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毁林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简称毁林EKC曲线)框架下,研究减少砍伐和森林退化造成的排放(REDD+)机制对森林覆盖率变化发展路径的影响。对1990—2010年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中亚45个国家的毁林EKC曲线和拐点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东亚和中亚具有倒U型的毁林EKC曲线,东南亚、南亚和西亚具有U型的毁林EKC曲线。在REDD+机制下,采用资金补偿和激励的方式可以改变毁林EKC曲线的形状,从而在低于拐点要求的收入水平下促使毁林率发生转变,缩短森林转变周期。毁林EKC曲线以及拐点的测算对亚洲各区域REDD+机制的政策制定具有参考意义。中国应积极参与REDD+机制的政策制定和实施,降低减排成本,获取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2.
协同效应研究是近年来气候变化适应与减缓的重要研究领域,为量化评估和统筹制定面向区域大气环境管理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性政策提供了新视角与新思路,逐渐成为气候变化适应与减缓的重要政策工具。协同效应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效应的定义阐述、模型建立与案例分析等方面。国际上对于协同效应研究已经进入了由科学研究向决策服务的阶段,是服务区域国际气候谈判的重要科学基础。相比之下,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于中国的协同效应研究,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加强协同效应研究,对于科学体现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的交互作用对于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而言意义重大。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国际贸易对减缓气候变化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气候变化可能会改变国际贸易的格局和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影响国际贸易的运输链。减缓气候变化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我国应充分认识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复杂关系,采取相关措施,关注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4.
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对人类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办法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对CO2的吸收及CO2的收集和储存。在没有显著的技术发展和进步的条件下,减排温室气体必将影响一个国家的能源、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气候变化研究工作,如气候变化政策、气候变化科学、减排温室气体技术(能源、工业、农业和林业技术)、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研究等,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强大支撑。  相似文献   

5.
关于政策评估的概念,学术界至少存在三种看法:一是认为政策评估主要是对政策方案的评估,把政策评估视为一种分析过程,其目的在于分析、比较各种不同的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二是认为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全过程的评估,既包括对政策方案的评估,也包括对政策执行、政策监控、政策终结以及政策结果的评估;三是认为政策评估的着眼点应是政策效果,政策评估的主要目的是鉴定人们所执行的政策在达成其目标上的效果,确认政策实施对于政策问题的解决程度和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
何香柏 《阅江学刊》2012,4(1):38-44
以温室气体减排为主要立足点的气候变化问题在国内外已经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关注,相比之下,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还未被给予足够的关注,更不用谈气候变化适应性对环境法律的影响和挑战。我国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政策是以减缓为导向的,有关适应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还很少。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不可避免性、不可逆转性和空间时间上的广泛性,对环境政策与法律的假定基础、环境法律目的和现行环境管理体制等都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当务之急在于弄清气候变化与传统环境问题的本质区别,气候变化问题纳入现行环境法律的可行性等。  相似文献   

7.
戈华清  史军 《阅江学刊》2011,3(6):68-73
在德班气候变化会议召开前夕,举办此次学术会议意义重大。参加此次会议的大多学者都认为气候变化不是单纯的学科或单纯的科学认知问题,已演化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会上,学者们就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集中探讨了气候变化中伦理问题、经济社会管理对策的有效性、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或政策工具)选择与法律调控的相关内容等。他们认为,今后我们既需要从不同层面对气候伦理问题进行研究,也需要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体制、采取减缓气候变化的具体政策选择、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法律制度的完善等方面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闫辰 《阅江学刊》2015,(2):59-69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软能力在气候治理中具有一种"退隐"却巨大的能动作用。从政策过程理论来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软能力建设的困境在于制度性推动力不足,可能导致政策过程滞缓,影响政策供给能力;政策方案的竞争机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利益协商妥协机制;社会利益表达不均衡以及参与结构的封闭趋势,导致强势集团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重侵蚀。破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软能力建设困境的政治学思路,在于增强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政策过程的制度性推动力,保障政策流程的制度化、规范化、稳定化;健全政策方案的竞争机制和利益协商妥协机制,促进各种利益主体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竞争,防范竞争失序;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政策参与结构的开放程度,通过建立均衡的低成本的利益表达机制,降低政策协商的门槛。  相似文献   

9.
民营企业的政治行为就是民营企业为改善政策环境而开展的政治活动.中国民营企业政治行为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对于中国民营企业的政治行为,既要从工具理性的视角分析其效果和效益,也要从价值理性的视角分析其社会效应.民营企业政治行为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可低估.完善规范机制、强化回应机制、构建协商机制,是提升民营企业政治行为有效性、使其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卓成霞 《创新》2016,(1):122-128
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对社会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公共政策,应以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为价值取向来实现其效能的最大化,关注实质性效能,而非程序性效能。文章从政策文本设计、政策运行过程、政策衔接协调等方面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系统剖析;从解决大学生就业、党政人才培育、夯实基层民主建设、新农村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方面,构建目标性的政策效能评价体系,评估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效能。提升大学生村官政策效能,应构建政策实施中的修缮机制,政策运行中的责任监督机制,政策实施后的安抚机制,政策追踪的第三方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1.
法律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德班世界气候大会提出了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义务。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法学研究者在温室气体减排、限排和封存方面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国内外能源法的比较研究、依法监管碳排放权与温室气体排放、探索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的相关法律以及发展低碳经济等领域。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我国学者认为应加强法律建设,提高应对能力。此外,我国学者还就气候变化对海洋、航空等方面法律提出的新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气象灾害及其影响已产生新的特点。近年来,包括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预警信息发布、风险管理、减灾手段和科技支撑等方面在内的气象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逐步加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日渐完善。未来,面对气象防灾减灾的新挑战,我国应更加注重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的气候风险,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增强全民防灾减灾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曹荣湘 《阅江学刊》2011,3(6):24-27,40
目前,中国的节能减排面临艰巨的任务。近来,有关碳税的讨论广受关注。从理论上来看,碳税是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节能减排的最优路径。但在中国目前的特殊体制和宏观经济形势下,征收碳税须慎之又慎。我们必须首先解决好碳税的减排效果、碳税对经济增长的冲击、税负转嫁、税收中性等问题后再考虑开征碳税。对碳税要展开进一步研究,要对2012年开征的时间表进行重新修正。同时,要把重点对准碳交易,花大力气去研究、探索、建立中国的碳交易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气候变化已经从自然科学所面对的问题转而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国际斗争问题,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对待IPCC报告及其他不同意见。坚持"节能减排"的国策,大力降低能耗,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在国际上,我国必须力争应有的排放权和发展权。必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碳资本存量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学者提出了基于现期排放量及历史排放量的不同减排方案,但由于其难以调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所以不能得到普遍认可。本文提出了碳资本存量的概念,认为碳资本存量对各国当代人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它可以度量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国应承担的历史排放责任。本文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及相关数据,计算了目前中美日三国水泥、钢、铜、铝的社会蓄积量,研究设定了上述物质的碳排放系数,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中美日三国当前物质存量所内涵的碳资本量。结果表明,虽然目前中国碳资本总量已经超过美国和日本,但美日两国人均碳资本是中国的3倍。因此,发达国家承担本国历史温室气体排放责任有其坚实的物质基础,发达国家民众承担本国历史温室气体排放也有其清晰的责任链条。本文提出全球碳减排方案的设计应包括两类账户,一是基于各国人均碳资本差异的考虑历史责任的公正账户,二是基于目前各国人口数量的考虑当期公平的平等账户。本方案的优点在于有清晰的理论依据,可平衡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并促进全球技术合作与转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可行性论证是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具体行动和措施,是在预设的安全系数下为工程项目算好经济帐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气候可行性论证已经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未来,我国应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活动的规范性,逐步提高业务能力及技术水平,建立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工程气象探测体系,采用先进的气象专业技术。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发展应注重专业化和规范化,依靠需求引导发展,同时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欧气候关系时断时续,在责任分担议题上分歧不断,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减排承诺和碳排放权问题上。中国一方面应利用政策延续性的优势,继续加强与美欧已有的气候与能源合作,另一方面应尽快推进南非德班气候大会谈判后的相应政策调整,推行更加积极的国际化气候战略,积极参与并构建全球气候治理的长远规划,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减排。同时,将国家发展战略和气候战略紧密结合起来,确立更为明确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