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隋代诗歌的创作主体主要由东魏北齐和梁陈入隋的诗人组成。西魏北周入隋之诗人则占据很次要的地位。这一现象与隋文化主要继承北齐梁陈文化而不重西魏北周文化有直接的关系。隋诗与隋文化的密切关系形成了隋诗的三个文化特质,并昭示出魏晋六朝至隋近三百年文化流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十六国时期,天水赵氏因仕宦后秦形成“京兆—天水”的“双家形态”。随着后秦衰亡,赵逸、赵温、赵迁三支分别进入赫连夏、仇池和江左,后又皆入仕北魏。在北魏,赵逸、赵温二支皆宦居京师,但分别葬于洛阳和天水,呈现出不同的乡里认同;赵迁一支,随仕宦而居,却归葬于家族在后秦开创的京兆小陵原祖茔。北朝后期,赵逸一支宦居北齐京城邺城,但以洛阳为乡里;赵迁一支,因仕宦西魏、北周,回归京兆乡里;赵温子孙在乡里认同上,则呈现出京城与天水的分歧。北朝天水赵氏的个案研究显示,北朝士族因仕宦而迁徙乃至移居京城可能已较普遍。  相似文献   

3.
西安南郊出土的隋代李裕墓志记录了李氏自李弼至李裕三代的仕宦及家族情况。李裕祖父为李弼,父乃李曜。李弼是北周初年的政权核心之一,李裕生于当时最尊贵的八柱国之家。李氏家族与杨氏家族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由此推测,在杨坚革周命,建立杨隋之时,李裕及其家族可能是杨坚的支持者,甚至可能是杨坚集团的核心成员。入隋后,李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并未受到影响,但李裕此后便远离了政治核心,史籍亦不载其子孙有显达者,甚至连其本人都史阙其载。由此推测,李氏家族可能已经不复当日的荣盛。李裕墓志及其家族的兴衰经历说明,即便是出自北周、隋、唐三代处于政治核心地位的武川军事势力与关陇集团的勋贵家族,想要维持家族之政治特权和高贵门第,也必须牢牢地依附于中央核心政权。这一点与魏晋以来所形成的门阀士族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4.
周武帝灭齐统一北方可能性探析杨翠微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灭北齐后,结束了北方长达四十多年的分裂历史,为隋王朝统一全中国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迎来了隋唐盛世的曙光。本文将分析探讨北周武帝灭齐的可能性,以揭示这一时期统一进程中的历史条件。一、汉化政策对...  相似文献   

5.
杨帆 《江右论坛》2007,8(6):47-51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封建君主.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与经济活动.受地缘关系的影响,他对西北经济大力开发,加强西北地区的行政建制,兴修水利,开展农业生产,大力推广均田制,并与屯田相结合.又实行了灭佛政策,使北周的经济发展壮大,为攻灭北齐以及后来的隋灭陈作了必要的铺垫.北周经济的发展,对结束我国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来的分裂割据状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元代徽州路的仕宦家族伴随着蒙元统治在地方社会的巩固而逐渐出现,他们通常凭借着军功、出身和荐举等路径走上仕途,这使他们相当重视家庭出身、家世渊源以及家族之间的社会网络。休宁吴田吴氏家族、西门汪氏家族即是其中的代表。这些仕宦家族在元明易代之际大多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面临着断裂和溃散的命运,他们当中只有少数能够在明代传续昔日的荣光。但与此同时,他们却成为后代重要的历史记忆,为之后的宗族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素材。  相似文献   

7.
库莫奚族最早见于《魏书》,大约在隋以后才正式简称为奚。本文拟对北朝时期 (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库莫奚的经济发展、民族共同体演变、与各种政治势力和与邻族的关系试做探讨。 一、 北朝时期库莫奚的经济发展 《魏书·库莫奚传》载,库莫奚“初为慕容元真(即慕容)所破,遗落者窜匿松漠之间.”“松漠”之意有二:“松”指松山,亦称平地松林,在今河北省围场县以北至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南数百里之地,林木葱蓊,尤多松树。“漠”指松山以西的戈壁沙漠,即以多伦城西和西北为起点之戈壁沙漠,还有西拉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与西拉木…  相似文献   

8.
袁敏 《唐都学刊》2010,26(1):72-74
薛道衡历仕北齐、北周而入隋,进入其文学创作的高峰,其代表性的作品几乎都作于此时,为隋代文宗。然而其生平创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现存诗文作品与出土文物可补正史记载之不足。围绕其生卒年、生平事迹补遗、重要作品系年三个问题展开分析,可以纠正以往文献的舛误。  相似文献   

9.
对隋代诗歌文化渊源的追溯实际上直接开启了对初唐文学以至整个唐代文学文化渊源的追溯。这也就构成了对隋代诗歌传统评价的反拨。这一反拨的意义就在于使我们以更加冷静入微的眼光去观照处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文学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获得对文学史观的重新把握。隋代诗人的来源有三:一者乃西魏、北周入隋之关陇统治集团成员,如场广、杨素、牛弘等;二者乃东魏、北齐人周隋之人,如李德林、卢思道、薛道衡等;三者乃架陈入周隋之人,如虞世基、许善心、王胄等。请先观自东魏、北齐入周隋之诗人。据建钦立辑校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相似文献   

10.
明代山东德平葛氏家族因为"三朝尚书"葛守礼的崛起而成为当地的望族,葛氏家族典型地体现了科举时代新仕宦阶层家族成长和发展的一般特征.为了承家久远,葛氏家族缘俗制礼,制订了<家礼摘要>,并利用家礼来敬宗收族、凝聚人心.通过解析葛氏家礼的撰述与实践,探讨家礼如何在不同时间营造出有利于家族联谊的"关系性空间",如何构建具有广泛包容性的血缘网络,并达至家族整合的目标.由家达乡,家礼最终是实现中国传统社会家邦和谐的"治世工具".  相似文献   

11.
习煜华 《浙江学刊》2003,(2):204-208
作者将社会性别分析引入对民族文化的研究中,通过调查纳西族较具代表性的吴洛科纳西和氏家族,对纳西族的基本社会结构--家族中的社会性别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家族在形成性别关系的形态、结构上的作用,以及家族与社会性别关系相互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作者将社会性别分析引入对民族文化的研究中,通过调查纳西族较具代表性的吴洛科纳西和氏家族,对纳西族的基本社会结构——家族中的社会性别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家族在形成性别关系的形态、结构上的作用,以及家族与社会性别关系相互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自北魏、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至隋唐之际,伴随着江左士人北徙的时代大潮,数十年间,萧梁皇族人物也间有北迁者,从而在北方诸政权中形成了萧梁皇族士人群体。萧梁皇族子弟多具有较高的学术文化修养,致力于学术文化活动,从而推动了当时南学北输的进程,对南北文化的深入交融与整合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弘治、正德以降至万历朝前期,是晚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王朝发展的社会经济层面,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同时,也产生了明朝人所谓的各种时弊与社会危机,包括赋税积弊、灾荒打击、盐盗猖獗以及倭乱爆发等内容,也有所谓从"北虏南倭"到"东奴西贼"的危机变化阶段。这些变化,都与地方民生与家庭生活日常息息相关。昆山顾氏家族中的杰出代表顾鼎臣,由于科举的成功,从家乡北上京城的中枢机构任职,开始了比较漫长的仕宦生涯。在他上呈朝廷的许多奏疏以及寄往昆山的家书,多侧面地呈现出在政治地位攀升的过程中,他与官场关系处理的谨慎态度、家庭生计的安排与家族控制、家庭教育中对读书与养生的重视以及对江南地方社会的关怀与公益事业的热心,进而据此可以更为全面地解读晚明政治史上这位重要人物的具体思想与活动,及其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5.
刘军 《唐都学刊》2024,(1):64-70
2017年,考古工作者抢救性发掘山西万荣西思雅北魏薛怀吉墓,出土完整墓志一方。该志翔实记录墓主的家世背景和仕宦履历,内容可与正史互相补证,对研究中古河东薛氏家族和北方民族、社会史极具参考价值。志主薛怀吉出自降臣薛安都之南祖房,依靠先世的功勋业绩、阀阅等第达到一流高门的层级。其政治归属系代人集团中的上客,备受恩典荣宠,仕进以五品释褐、三品终结,仕途飞黄腾达。且作为皇帝心腹重点培养,内充近侍、外镇方面,显赫一时。志文流露华夏认同取向,与河东薛氏借助祖源记忆荡涤蛮夷色彩的努力如出一辙。阀阅等第、政治归属和文化认同,乃扫描同类墓志三位一体的思考维度,代表内徙戎夷演进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6.
河间邢氏家族虽然自有其渊源,但其家族门第之士族化则奠基于汉魏之际.作为留居河北之世族,北魏太武帝时期其家族代表人物受到重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其家族代表人物邢峦等不断受到重用.北魏后期及东魏、北齐之际,其家族才俊辈出,成为北朝社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世族之一.河间邢氏在文化上保持着汉儒的学术传统,经律兼修,精擅礼制,这不仅成为他们入仕的基本条件,而且推动着北朝胡人统治者的汉化进程.邢氏人物多能属文,出现了以邢卲为代表的诸多文士,这在文学地位日益显著的北朝后期,对于其家族文化声誉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邢卲等人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富于包容性,其思想作风表现出明显的玄学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萨迦派在元代的特殊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元一代,藏传佛教受到空前推崇.其中的萨迦派,地位更是特殊.这种特殊性,一是在于它最早与蒙古皇室缔结供施关系;二是元朝的历任帝师,绝大多数出自萨迦昆氏家族,少数几位虽非昆族,但也是与昆族关系极为密切的萨迦派弟子,而且,他们几位出任帝师实在是一种意外--当时,八思巴的亲侄子、白兰王恰那多吉之子达玛巴拉若支达早逝绝嗣,八思巴的堂侄达尼钦布·桑波贝则因家族内部庶嫡矛盾而被忽必烈流放到江南,从而使得昆氏家族再无别的男性后裔可选,正是在这种无可奈何的特殊境况中,几位萨迦派弟子才得以被晋封为帝师;三是元代乌思藏的历任本钦,都由帝师举荐.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继嗣是绵延家族最重要的保障。乏子无嗣家庭,为了承继宗祧和继承财产等,不得不采取多种方式立嗣,在最重宗法的徽州更是如此。祁门高塘王氏为继子在谱牒中的记载是名列继父位下,还是吊归本生父的问题,引发两支裔的纠纷,甚至进行了近一年的诉讼。纠纷始于鸿村支裔倡修族谱,过程主要分为鸿村支裔控诉、鸿村许村两支裔互控和结案等三个阶段,最终以知县裁定舜二长房吊入继父名下,次子吊归本生父位下而告终。诉讼的实质是宗祧确立与延续问题,与高塘王氏两支裔的谱牒认同、宗子身份和祀产承继等诸多利益密切相关,其最终也导致了高塘王氏"四族遂涣而不萃"。  相似文献   

19.
陈宝良 《浙江学刊》2001,(3):161-165
本文从衣食住行、社交礼仪以及文化生活诸方面,对明代生员层社会生活的真面相进行了适当的梳理,认为生员层的生活,既是仕宦阶层生活的一部分,却又与仕宦上层的生活有别;进而指出,明代生员层的生活在前后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日本江户时代的社会特征与企业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江户时代的社会特征与企业经营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夏春玉王杨一、日本江户时代的社会特征自1600年德川家康在江户(今东京)建立幕府之后,日本社会便进入了一个长达268年的封建社会。江户幕府为了维护德川家族的长期而稳定的统治地位,建立了一个十分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