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炜慧  赵静 《决策与信息》2011,(11):119-119
本天从证券公司破产中投资者的权益保护出发,介绍了投资者在证券公司破产时所拥有的权利,并结合近年来中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和司法破产中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做法,在分析了我国现行证券公司破产程序中的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合格投资者的界定、明确赔偿范围、明确投资者保护基金与监管部门的分工合作三点建议,以更好的保护投资者拍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王谨 《经营管理者》2014,(30):11-12
国外因次贷危机导致许多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出现破产或被并购的情况,通过并购重组来提高实力,增强抗风险能力是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必然道路。而正在发生的宏源、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并购案例正印证了这一点。一般而言,证券公司并购存在着诸多风险,只有将这些风险逐一化解,才能够使并购行为具有高效率。因而证券公司在并购之前要确立战略发展目标、掌握国家法律政策动态、明确行业发展前景、完善人力风险预估评价体系,只有做到了上述几点,才能够很好地防范证券公司并购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风险补偿系数表示投资者承担单位风险所要求的收益补偿,也反映了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本文以美国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构建的TVA-GARCH-M 模型考察了投资者风险补偿系数的时变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美国市场上整体投资者情绪与时变的风险补偿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投资者的风险补偿系数随时间发生变化,投资者情绪与时变风险补偿系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美国股市整体投资者情绪能格兰杰引起时变风险补偿系数的变化; 同时投资者情绪负向影响着时变风险补偿系数,乐观情绪的变动会导致时变风险补偿系数降低,而悲观情绪的变动会使得时变风险补偿系数增加.  相似文献   

4.
非理性条件下的风险偏好与投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清 《管理评论》2004,16(12):10-18
对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度量,是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经典的风险偏好度量方法,例如均方效用函数度量法,是建立在传统的理性假设之上,与现实经常不符。本文通过考察VaR计算模型中的逆问题.提出并论证了一种不再依赖于传统理性的风险偏好度量方法;然后,借助于该法.对非传统理性条件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以及基于其上的投资选择行为进行分析、比较,以确定投资者的最佳投资选择。作为应用.我们选取了1997年至2001年间我国三大金融投资领域:股票、债券和银行存款的有关数据.对在我国三大金融投资领域中的最优投资选择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研究对于整个证券公司风险预防而言,具有极强的预防作用。面对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不确定因素的加深,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必须有一个显著的提升。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辨识证券公司风险的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以成立专门的应对风险的机构或是委员会的方式来防控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以降低风险带来对证券公司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上证e互动"的实验环境,研究投资者信息能力的提高对个股崩盘风险的影响效果及传导路径。研究结果显示,社交媒体条件下投资者信息能力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这表明提高投资者信息能力是降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有效方式;其次,截面分组发现,在收益率波动更大的公司中,社交媒体条件下投资者信息能力的提高更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最后,路径检验发现,社交媒体条件下投资者信息能力的提高可以降低投资者意见分歧,并通过该路径影响股价崩盘风险。本文对投资者信息能力、股价崩盘风险、意见分歧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拓展,不但深化了行为金融学理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解释,而且有助于全面理解投资者信息能力在证券市场的作用效果和路径,对从投资者信息能力角度防范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包括证券公司在内的部分金融中介机构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性,因而开始注重提高金融产品的质量。作为一种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的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以证券公司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为研究内容,对我国证券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证券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改进措施,希望可以为我国证券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具体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回转交易的交易制度是国际证券市场通行的一项交易制度。在目前阶段,我国债券和权证实行当日回转交易,B股实行次日回转交易,A股和上市交易的基金不实行回转交易。不实行回转交易具有明显助涨助跌性质,市场波动幅度加大:有利于机构投资者欠资金的操作,不利于中小投资者小资金的操作。实行回转交易将满足投资者的交易需求,可以真实反映市场供求状况,交易手段的更新要求交易制度改革,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9.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是正向还是负向?现有研究文献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认为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对市场条件进行细分来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以2011年~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门限模型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是否会因市场效率和市场化程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存在市场效率和市场化程度的门限效应:当市场效率处在高水平时,机构投资者持股会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当市场效率处在低水平时,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上市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处在高水平时,机构投资者持股会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上市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处在低水平时,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在目前我国的整体市场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加大股价崩盘风险."  相似文献   

10.
池丽旭  庄新田 《管理科学》2011,14(10):54-66
应用前景理论思想,以中国证券市场中存在的处置效应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投资者的行为偏差和风险偏好特征,并且进一步确定了决策者投资过程中的参考价格水平. 实证结果表明,1) 宏观面因素直接影响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 股权分置改革前,投资者的非理性较强,表现出长期持有损失股票,而过早地卖出盈利股票的处置效应特征; 股权分置改革后,投资者更愿意长期持有盈利的股票,对收益表现出一定的风险喜好. 另外,投资者表现出的私房钱效应削弱了处置效应的强度. 2) 投资者除了将动态购买成本作为参考价格,其情绪还会受到股票历史最高价格的影响. 3) 最后,针对投资者的认知与行为偏差,验证了止损策略的收益优于买 入后持有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风险补偿系数表示投资者承担单位风险所要求的收益补偿,也反映了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美国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构建的TVA-GARCH-M模型考察了投资者风险补偿系数的时变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美国市场上整体投资者情绪与时变的风险补偿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投资者的风险补偿系数随时间发生变化,投资者情绪与时变风险补偿系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美国股市整体投资者情绪能格兰杰引起时变风险补偿系数的变化;同时投资者情绪负向影响着时变风险补偿系数,乐观情绪的变动会导致时变风险补偿系数降低,而悲观情绪的变动会使得时变风险补偿系数增加.  相似文献   

12.
尹海员  朱旭 《管理科学》2022,25(2):69-88
聚焦机构投资者决策行为背后的信息驱动因素,选取2007年~2017年沪深A股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机构投资者信息挖掘能力的度量指标,分析机构投资者信息挖掘能力的差异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效应及其中介路径.实证发现,持股机构投资者信息挖掘能力的差异程度越大,则越能减缓样本股票的股价崩盘风险.多重链式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羊群行为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也即信息挖掘能力差异会导致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程度降低,进而缓解了股价崩盘风险.在不同市场环境中,熊市中这种缓解效应相较于牛市更加明显.同时,良好的公司内外部环境不仅能有效降低股价崩盘的风险,也可以加强机构投资者信息挖掘能力差异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缓解效应.研究结论为全面认识机构投资者信息挖掘能力以及如何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如何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引发各方关注。本文运用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基于上市公司百度搜索指数,分析投资者关注对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分析结论表明,投资者关注度提升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同时此种影响在牛市样本中更为显著。具体机制来看,投资者关注度提升能够通过外部监督机制的补充和流动性增加两种机制,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同时,信息环境的优化同样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分析结论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市场投资者与股市崩盘风险之间的关联,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假设投资者风险厌恶、且其风险厌恶程度受其情绪影响的条件下,以投资者效用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建立基于投资者情绪的投资组合模型从理论上研究投资者情绪对投资组合结构及其收益-风险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投资者过度乐观时,其将通过银行借贷融资等方式购买超额风险资产;当投资者情绪处于相对理性状态时,其将合理分配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当投资者情绪处于悲观状态时,其将卖空风险资产。当投资者情绪处于过度乐观和相对理性状态时,投资组合预期超额收益与风险正相关;当投资者情绪处于悲观状态时,投资组合预期超额收益与风险负相关。论文研究结果修正了前人的相关研究结论,是对传统投资组合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角色的定位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在研究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发展时,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机构投资者所持有公司股份的不断上升,他们开始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但是,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所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监督成本以及风险偏好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他们在公司治理活动中的表现也将截然不同.正是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进行数理模型的一般分析,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是否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条件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监督成本、风险偏好.结论表明,上述三个因素的变动影响着机构投资者是否进行监督及其监督的临界值.本文对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裴平  张谊浩 《管理世界》2004,(12):12-22
认知偏差概念是行为金融学的核心范畴,起源于认知心理学。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解释,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可以分为启发式简化、自我欺骗、情绪和自我控制以及社会的交互作用等4种类型。本文借鉴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投资者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股市投资者的认知偏差予以实证考察。通过对这些投资者的客观背景、主观交易特点、认知偏差特征、风险偏好偏差、中国本土化的投资者认知偏差等方面的问卷调查,本文收集了关于中国股市投资者认知偏差及行为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并从中可以检验出我国股市投资者存在的诸多一般性和本土化认知偏差。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对今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投资者行为的规范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攀登  施东晖 《管理评论》2004,16(11):16-22
在对投资者订单主动性科学定义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上海证券交易所180指数的180只成份股票在2003年10月初到2004年3月末六个月共117个交易日的逐笔申报和成交数据.对我国上海股票市场中个人与机构投资者的订单主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投资者的平均订单主动性为负值,说明大多数的个人投资者提交的订单给市场提供了流动性.而机构投资者的平均订单主动性为正值,为证券市场中流动性的需要者;交易价格变化,价差、订单的不平衡、订单规模这四个因素都对订单的主动性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个人和机构投资者订单主动性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为遏制投机行为、稳定大宗商品市场,我国在2016年频繁出台政策调整商品期货交易规则.本文利用交易账户数据探究政策调整对投资者杠杆的影响.研究发现,交易规则的改变确实降低了投资者杠杆,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机制:一是调整后投资者受到追加保证金的压力增大,被迫降低杠杆;二是调整后市场波动率增大,投资者有降低杠杆应对市场风险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股市2000年1月至2017年9月的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盈亏状态和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博彩行为的影响。本文首先构造股票博彩指数和资本利得量以及二者的交互项,然后使用Fama-MacBeth回归并分析该交互项系数估计量的统计显著性和经济显著性,结果发现,尽管我国股市投资者总体上表现出博彩偏好,但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投资者会厌恶风险,不愿意冒险买入或继续持有"博彩型"股。本文还构造了投资者情绪指数,并以中位数为界将全样本分为投资者情绪高涨期和低落期,然后通过分组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对博彩行为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影响:较之于情绪低落期,投资者在情绪高涨期会更加偏好投资"博彩型"股票;此外,情绪还会通过影响投资者的风险态度进而间接影响投资者对"博彩型"股票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调查数据的证券投资者信心指数(SICI),运用有向无环图(DAG)以及基于有向无环图结果的递归预测方差分解技术,深入探究了我国投资者情绪、过度交易行为与股市波动间的同期及动态影响,进而为减轻我国A股市场的过度波动现象,防范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提供实证支持.实证结果显示:就同期影响而言,我国A股市场的过度波动与投资者情绪变化导致了过度交易行为;就动态影响而言,随着互联网通讯技术与杠杆交易的兴起,我国投资者情绪、市场波动具有较强的“自我实现”机制,尽管近年来我国投资者情绪及交易行为日趋理性,但在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尤其是牛熊更替暴跌时期,市场波动对我国投资者情绪影响将会变大,投资者情绪波动将导致非理性交易行为显著增加,此时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与交易行为也将对我国A股市场波动产生显著影响,加剧了我国证券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