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认同是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局势复杂变换,国家从政策层面也高度重视民族教育中民族认同这一议题。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通过调查藏族大学生对本民族题材电影的主题、类型、电影形式的喜爱程度,大众电影与民族电影的选择以及民族电影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调查,分析藏族题材电影对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喜马拉雅》、《盐程万里》、《色戒》、《旅行者与魔术师》等国外新近有关藏族文化的电影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分析了藏文化意象在这些电影作品中的“刻板印象”。文章认为,当代藏文化电影作品延续了过去西方白人文化的“香格里拉”印象,在现代文化的“他者”之维上,继续加强了藏文化作为文化另类的形象塑造。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在藏族文化认同方面有双重影响:促进了藏文化的传播,同时又形成了藏文化未来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刘宾 《中国民族》2012,(Z1):68-71
当代中国的电影生产中,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色彩斑斓的奇葩。它们在我国当代电影屏幕上不时展示新的主题、题材和人物形象,不断拓展异常丰富多彩的电影美学表现空间。从新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生活题材的电影《内蒙人民的胜利》算起,这一类电影的创作和生产已经走过了62年硕果累累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早已进入一个由新媒体统治的世界,传统逐渐受到冲击,在此背景下,电影与各种媒介的交互融合逐渐构成当代电影发展的新趋势,进而形成了桌面电影、弹幕电影、游戏电影、VR电影等新的电影形式。其中桌面电影作为新形势下极具代表性的电影类型,发迹时起吸引大量受众目光,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桌面电影逐渐受到其自身类型的限制,而走向了发展的瓶颈。通过对桌面电影目前的困境进行分析和思考,对当前新形态电影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代藏族女性文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沛萍 《西藏研究》2013,(3):101-108
当代藏族女性文学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规模与特色。尽管如此,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当代藏族女性文学研究还是呈现出了几种足以辨认、归纳的形态。与此同时,当代藏族女性文学研究还存在着许多明显的缺憾和不足,它所达到的高度和厚度,与当代藏族女性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完全不相称的,而资料搜集的欠缺是制约当代藏族女性文学研究提升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6.
电影商品的商业价值要依托艺术价值来实现.一部优秀的影片,应该是艺术美学的成功导致商业利益的获得.结合内蒙古电影现状探讨了内蒙古电影商业运作问题,提出以下思考:地方政府应对电影文化产业进行政策性扶持和财政支持,刺激电影的生产力发展;内蒙古电影要发扬民族电影优良传统,艺术性与商业性融合、本土性与国际性结合,开创本土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创作具有鲜明市场定位的影片;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多方设法保证内蒙古题材影片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民族电影作品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7.
道吉任钦 《中国藏学》2011,(3):167-170,186
文章梳理了藏族当代文学的产生、发展及传承关系,从时间和空间上对藏族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进行了划分。在对藏族当代文学的创作主体、接受主体以及作品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藏族当代文学所具有的当代性及其理性精神和个体意识等方面作了尝试性探索和归纳。  相似文献   

8.
万玛才旦导演在藏语电影《塔洛》中表达了"现代性"进程中个体的身份焦虑,这种焦虑同时也表征了藏族在当代现代性进程中的个体割裂所造成的困顿。《塔洛》作为藏语电影,丰富了我国少数民族电影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塔洛》《清水里的刀子》等少数民族电影的出现,进一步丰满了以汉语为主流的"华语电影"的文化版图。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少数民族电影,正被电影产业推动着、冲击着传统的"华语电影""少数民族电影"等电影理论观念。《塔洛》和"2017华语电影展"的出现表明了海内外学者、电影导演、观众正试图通过多元对话,逐步促成一种中国电影"文化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藏族美术是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优秀传统 ,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圣殿中的瑰宝。本文对藏族传统美术在当代的继承宏扬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对传统美术的保护与发掘、整理和研究、普及与推广及嬗变与通融等相关学术理论问题作了研究和探讨 ,对藏族传统美术在当代的继承宏扬实践中的举措、实绩作了肯定 ,对继承中的创新、发展也提出了见地和希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当代藏族作家成长经历和作品特色的分析,将藏族作家分为四个类型;通过对这四个类型作家群的小说作品的具体剖析和研究,以及对作品中不同文化内涵的比较和挖掘,全面、客观地梳理、总结和评介了新时期的藏族文学。由于作者本人就是当代西藏文学的创作实践者和评论者,同时对藏族作家有较广泛和深入的了解,因此,本篇关于当代藏族作家的文章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已达成共识。随着传播科技的迅猛发展,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利用电影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弘扬民族艺术成为现阶段的重要议题。中国电影长久以来发展并不平衡,因此,以方志电影研究为基础,利用本土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优势对东北电影"因地制宜"进行改造,负载民族形象与文化精神,在深入生活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努力打造属于本土民族特色的电影精品,继而实现当代本土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发掘与传承。  相似文献   

12.
宗教世俗化问题是当代宗教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深层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当代宗教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在辨析“宗教世俗化”概念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了藏族社会转型过程中藏传佛教的世俗化问题,分析了传统社会中藏传佛教存在的局限以及产生世俗化的原因,最后讨论了藏传佛教世俗化对藏族社会转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闫雪 《中国民族博览》2023,(12):126-128
钢琴和电影都是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但也是有区别的,如果将钢琴音乐与电影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让电影更加生动,更加符合观众的审美要求,还能使影片内容更加丰富,艺术效果更加突出。对影片中的钢琴音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挖掘其社会和现实意义,将有助于推动我国钢琴艺术多元化发展,提高其创作品质。本文从电影音乐的基本概念、电影音乐的社会价值、电影音乐的运用、钢琴音乐与电影艺术的融合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当代藏族妇女人口状况分析南文渊一对藏族妇女状况的研究,包括对女性地位、身体素质与文化素质、婚姻状况及宗教信仰状况的研究,是藏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方面。不少学者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拟从人口学角度对当代藏族妇女状况作...  相似文献   

15.
以自传式纪录片为载体的"土著影像",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人类学者索尔·沃斯和约翰·阿代尔进行"纳瓦霍人电影计划"之后,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的土著文化自我表述和"影像赋权"。土著族群自我表达、自我呈现的"影像民族志",根本性地改写了民族志电影作者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影像创作的文化殖民霸权,产生了更为深入、具有丰富阐释价值的影像文本,在当代视觉人类学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随着教育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藏区的音乐创作队伍也逐渐发展成型.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藏族音乐携带着传统、时尚、流行等元素,成为当代藏区大众文化娱乐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成为藏区以外的人群了解藏区的一条纽带.本文通过对藏族音乐发展历程、特点和发展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初步梳理,使读者了解、认识藏族音乐现状以及音乐人队伍状况,为今后更进一步发展藏族音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邢崇  张立笑 《民族学刊》2023,(11):102-109+167
作为中国诗意电影的滥觞之作《小城之春》,开启了民族化诗意电影语言的探索。“十七年电影时期”郑君里导演同电影大师费穆有着共同的美学追求,不断向中国古典艺术探胜求宝,创作出极具特色的诗意美学电影《枯木逢春》。当代电影《春江水暖》延续了传统诗意电影风格,融中国山水画意境美学于现代大家族危机故事中,展现当下年轻导演追求山水诗意电影民族化的探索。这三部电影体现了不同时期中国影人在电影民族化诗意叙事的探索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春”:诗意的电影意象象征;江南影像:诗意的电影叙事空间;“中国画”:诗意的电影长镜头美学。通过对三部电影视听语言共性的提炼与个性的阐释,管窥三部影片诗意化的影像于不同时代的承继与发展,体认中国电影美学精神的自觉追求,探索民族化电影诗意语言的当代表达。  相似文献   

18.
从物质层面看,在当代生态科学的理论视野中,藏族传统游牧文化成功地解决了草畜平衡、草场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内的能量节约与持续循环等重大问题;从精神层面看,在当代生态科学的理论视野中,藏族传统游牧文化成功地实现了生态化的生命观、自然观及与自然相处的和谐观;从制度层面看,在当代生态科学系统性、整体性及相互依赖性这一总的精神与原则的理论视野中,藏族传统游牧文化成功地完成了社会的秩序化与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19.
魔幻电影与宗教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魔幻电影中人物都闪现着耶稣基督的身影,题材都取自《圣经》,内容强调了宗教对人类的救赎作用,并采用了大量的基督符号。魔幻电影中的基督救赎精神渗透着人类深层的文化心理,有着潜在的基督文化意蕴,是富有诗意的象征性寓言;同时,基督教在修正现实道德秩序和自我世界过程中的部分缺失,使得部分魔幻电影中出现反基督的倾向。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文化意蕴、救赎主题、符号象征、反基督倾向等四个方面着重探讨一下魔幻电影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电影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长久以来,中国政府在维护社会结构和产业利益的双重诉求下,对电影信息资源的全球流通一直保持谨慎的态度.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影坛的张艺谋在中国原有的电影格局中撕开了一条裂缝,向西方展示了一个与以往经验不同的中国景象,从而吸引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注意力,形成了"张艺谋电影"以及"谋女郎"等重要的文化品牌.张艺谋的成功是中国影坛的一个传奇,因此"张艺谋现象"也由此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他通过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叙述,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开拓出了一条国产电影走向世界的成功之路,成为中国电影的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