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藏传佛教寺庙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论文以田野调查一手资料为基础,呈现东北藏传佛教的传播现状、特点、社会功能,同时也就当前东北地区藏传佛教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四川藏区藏传佛教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描述和分析了四川藏区藏传佛教的现状。近年来,区内藏传佛教复兴的趋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对宗教的需要程度明显更高。在世俗化趋势下,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参与主要集中在生老病死等人生事务上,民俗信仰的成分很大。它能解决的不是社会发展,而主要是通过补偿、整合和世俗干预等机制来解决个体精神和心理层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青海环湖地区藏传佛教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环湖地区藏传佛教的发展趋势及其社会文化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依法做好藏传佛教工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魏强 《中国藏学》2012,(2):173-175
以作为国师的八思巴在至元四年(1267)随忽必烈入住北京为重要标志,藏传佛教传入北京。至元七年(1270),大护国仁王寺和西镇国寺始建,成为北京乃至于内地最早创建的藏传佛教寺院。藏传佛教传入北京,与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实施有效管理相伴而生,是元朝中央政府通过藏传佛教界领袖人物治理西藏地方政策的具体体现,对北京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为北京地区的宗教信仰增添了新的内容,而且促进了北京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刘勇 《中国藏学》2007,(3):9-13
藏传佛教是一个由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体系。这些不同的构成因素,发挥了神学和非神学两种不同的功能。各构成因素功能及其实现方式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当顺应历史发展时,其功能实现就顺利,佛教就得到发展;否则,其功能的实现就会受到阻碍,而且可能会发生异化,佛教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
世俗化是宗教发展的历史趋势,它意味着宗教观念和宗教情感淡化,宗教活动领域缩小,宗教的社会影响减弱,宗教的价值观念失落,以及宗教意识趋于科学和理性.藏传佛教的世俗化由来已久,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技术文明、市场体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入文主义思潮的渐入,其进程不断加快.藏传佛教的世俗化必将带来藏族传统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及社会价值体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才让 《西藏研究》2004,(2):40-46
明洪武朝对元代有关藏传佛教政策多有借鉴 ,实施“因俗以治” ,册封藏传佛教各派势力 ,从而达到“西陲宴然”的政治目的。洪武朝的藏传佛教政策对以后明永乐等朝的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丹枫 《中国藏学》2023,(3):138-149+217
宗教中国化是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方略,对于佛教来说,其传入中国、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中国化的历史。佛教中国化的进路多样且成果丰富,在不同时代、不同传统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就藏传佛教而言,其经院哲学体系的形成极大地推进了藏传佛教的中国化进程。文章以藏传佛教格鲁派为中心,介绍其经院哲学的教材与教学体系,从而总结藏传佛教经院哲学的主要特征,并以格鲁派中观哲学的核心概念“中观八难”为例,论证从经院哲学视角重新考察该概念的必要,进而阐明藏传佛教经院哲学体系对于研究藏传佛教思想的学术意义,及对于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以来,藏传佛教在西方社会广泛传播,作为东方研究心灵的经验性科学与西方心理学逐步深入地展开对话,深刻影响了西方心理学的发展。首先,藏传佛教对人性的积极态度、对人类意识的深入认识,扩大了西方心理学的研究视野;第二,藏传佛教对自我、意识、情绪等复杂心理过程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第三,藏传佛教推动了佛教冥想的传播,为心理治疗和心理自助提供了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0.
门巴族同藏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佛教在门隅的传播有近千年的历史,因而藏传佛教对门巴族社会发展和宗教信仰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原西藏地方政府是以政教合一的形式统辖和治理门隅地区。由于门巴族社会发展的特殊性,也使门隅的藏传佛教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1.
藏传佛教对蒙古族家庭伦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的过程中 ,佛教的伦理道德思想与蒙古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相结合 ,使自身适合于蒙古社会 ,适合于蒙古人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背景 ,从而成为蒙古族民众能够接受的佛教伦理思想。本文对蒙古族传统的“孝亲”观与佛教的“孝道”思想、传统的家庭夫妻伦理与佛教提倡的家庭夫妻伦理的关系等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拉先加 《中国藏学》2024,(1):40-49+210-211
历史上,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在不同时期形成了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对藏传佛教的发展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受政教合一制度的影响,寺庙管理从早期的堪布主导的管理制度演变为教派领袖主导的管理制度,再发展到活佛主导的管理制度,体现佛教教义和学经教育的内在需求的同时,也受封建割据势力和地方政权、部落、土司等世俗政治的影响,对藏传佛教的存续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寺庙管理制度开启了历史新纪元,步入了民主化、法治化的轨道,寺庙管理实行了自我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为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供了制度保障。文章围绕吐蕃时期藏传佛教寺庙的修建以及相应制度的建立、后弘期和政教合一时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寺庙管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崭新的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对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制度化、法治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归纳。  相似文献   

13.
李元光 《民族学刊》2014,5(3):73-75
藏传佛教在继承并创新印度佛教的基础上,形成了融形上学和形下论于一体的佛学体系(亦哲学、亦宗教)。作为宗教哲学它既追求出世又在世间,把出世和在世有机统一起来,是世间的哲学与出世间的哲学的辩证统一。《藏传佛教哲学思想研究》准确把握了这一特点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思路,同时它将存在论、知识论、实践论融为一体,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对藏传佛教及其哲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15.
从元代到明代,整个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得到了普遍的发展,同时藏区也受到了蒙古政治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蒙藏文化的一体化。本文分析了藏传佛教兴盛的原因及对蒙藏文化的影响,肯定了藏传佛教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旅游业一步步发展壮大,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关于“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一系列重要指示的指引和在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下,我国旅游业实现了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转变。通过20多年的奋斗,我国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7.
藏传佛教影响着藏族社会的各个方面,当前藏族农村社区的治理就与藏传佛教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在赴金川县腾龙寺田野调查基础上,通过对腾龙寺宗教活动影响社区生活的观察与访谈,从教育、医疗、文化交流和风俗四个方面分析当前藏传佛教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期望此个案对农村社区治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藏传佛教信众宗教负担的历史佛教自松赞干布时代传入藏族地区就遭到苯波教信徒们的激烈反对和抵制。赤松德赞亲政之后,对玛祥仲巴杰等崇苯大臣灭佛之事铭记在心,他不仅颁布了不得灭佛的诏书,规定僧人不得为奴、不得服兵役和免予支应乌拉差税等特权,还采用吐蕃传统的盟誓方式,规定对僧侣的供养制度,以保证僧侣的生计和提高僧人的地位,使其成为从国库中领取薪俸者。 我们知道,无论是印度佛教还是汉传佛教,出家的僧人一般以化缘为生,无论地位多高的僧人,都可伸手向人要求施舍,一文不为少,千金不为多。佛教传入吐蕃之后,这方…  相似文献   

19.
宾秀英  青麦康珠 《民族学刊》2011,2(6):89-92,105
藏传佛教思想对藏族婚俗有着很大的影响。甘孜县藏族的婚礼程序中随处可见藏传佛教的影子,从说婚到完婚,礼物中不可缺少的哈达;祭坛时藏传佛教的“三白”牛奶、酥油、酸奶;认为结亲之日若大雪纷飞是幸福美满的吉兆;新娘到门口象征性地喝一口牛奶;用系有白羊毛的松树枝蘸着掺有牛奶的水向上中下弹三次祭祀诸神等。这一切郜表示新婚夫妇幸福甜美、万事顺愿、喜庆有余。这些婚俗文化反映了当地纯朴的民风民情,并以其独有的风格展现了甘孜县独有的婚礼程序以及在这些程序中根深蒂固的藏传佛教思想。  相似文献   

20.
潜在需求市场细分的藏传佛教文化旅游体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经济时代,大众观光游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突出个性、参与性、文化性、功能性的旅游体验活动受到广泛欢迎.藏传佛教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尤为适于作为旅游体验活动项目.本文以具有潜在需求细分的藏传佛教文化旅游市场为目标,对藏区旅游消费者现实需要进行了调研,依据“市场细分”和“潜在需求”理论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依据旅游体验的思想,对藏传佛教文化旅游体验活动项目进行了设计,提出了藏传佛教寻宗探祖游、藏传佛教文化修学游、藏传佛教医疗保健游、藏传佛教艺术观赏游、藏传佛教节庆游等高端、专项旅游活动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