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清朝中晚期西藏地方政府对尼泊尔的一次跨境救援行动为切入点,通过西藏地方政府在1833年的尼泊尔地震中,主持维修受破坏的加德满都"加容卡肖佛塔",以及藏尼货币兑换关系的变化,重点论证和评析清廷在第二次藏尼战争后在西藏颁行的新货币政策,对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藏尼关系所造成的影响和这一时期西藏的白银货币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10月10э11日,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西藏杂志社协办的中国西藏文化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首个专门研讨西藏文化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的国家级学术论坛,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约120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出席了这次盛会。10月10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名誉会长热地宣布论坛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会长帕巴拉·格列朗杰代表论坛组委会致欢迎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名…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藏研中心)成立30周年学术座谈会于2016年5月20日在藏研中心召开。本次座谈会是藏研中心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背景下举办的一场重要学术会议。来自中央统战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以及藏研中心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藏研中心副总干事郑堆主持。  相似文献   

4.
三木旦 《中国藏学》2023,(6):202-206
<正>2023年11月28日,首届西藏历史文化论坛暨西藏早期文明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以下简称“历史所”)主办,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藏研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西藏大学、西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西藏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全国1 1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其中18位专家学者围绕“西藏早期文明史”主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和讨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陈宗荣、总干事郑堆、副总干事李德成出席论坛。本次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论坛开幕式由历史所副所长班玛更珠(严永山)研究员主持。  相似文献   

5.
西藏基督教史(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855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们在西藏东部地区的博木噶(Bonga)建立了一个传教点。在那段年月里,传教士们支持了象库柏这样的西藏探险家为印度政府与西藏的接触所作的努力。这是因为他们理解通过外交与军事行动才有希望扩展他们在西藏的影响。传教士们继续受到藏人们的困挠与折磨。1867年,他们送信给加德满都的不列颠驻扎官拉姆齐陆军上校,再经尼泊尔五年一届的使团的信差送至中国内地。在信中,他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由于英国殖民主义势力在喜马拉雅地区的扩张,以及英俄竞争对这一区域产生的压力,引发喜马拉雅地区的政治、经济局势变动,导致西藏地方与尼泊尔的关系呈现出"希望、挑战与挫折并存"的状态。这一时期藏尼间的政治关系因边界争端、贸易纠纷等长期存在,时常表现出冲突与矛盾,而两者间原有的宗教、文化及民间社会的联系仍绵延不断,为双方关系的保持与调整提供了多维的渠道。文章利用西藏地方和尼泊尔两方面的史料,记述1918—1921年西藏协助尼泊尔修缮斯瓦扬布大佛塔等史事,力图呈现近代西藏地方与尼泊尔关系更加全面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7.
邱熠华 《中国藏学》2012,(2):135-147
文章梳理了以往研究中有关1930年藏尼危机的不同记述,分析了危机爆发的内外因素及导火索。英印政府通过干预藏尼纠纷,试图恢复自身在西藏地方的影响力,莱登拉受派入藏,为锡金政治官维尔1930年拉萨之行创造了条件;同时,南京国民政府在藏尼危机发生后也派出谢国梁、巴文峻两位特派员,加强了与西藏地方和尼泊尔的关系。文章依据英印政府所派调解人莱登拉的个人传记提供的新资料,记述其入藏之行及藏尼双方最终以和平方式结束纠纷的过程。同时提出,近代西藏历史研究应重视藏尼关系。  相似文献   

8.
蕃尼古道是从我国西藏拉萨通往尼泊尔、印度和中亚的重要干线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道自开通以来,一直是我国西藏和内地通往尼泊尔的干道,至清代形成了一张线路清晰、站点密布、主辅路交错的复杂路网。它不仅对西藏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对元以来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治理、国家的统一和汉藏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中国与尼泊尔、印度和南亚诸国的交流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新时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这条古道的进一步开发和建设,对于西藏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国与南亚诸国的合作,必将产生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元631年,吐蕃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迎娶赤尊公主为妃。赤尊公主作为吐蕃佛教的早期传播者之一,在"蕃尼古道"上开通了佛教传播和文化交流的一条要道。她不仅将佛教从尼泊尔传入吐蕃,而且把尼泊尔佛教绘画艺术和建筑工巧传入雪域藏地,从而创建了藏传佛教艺术的殿堂,并丰富了吐蕃建筑工艺,为藏民族文化艺术注入了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10.
熊文彬 《中国藏学》2005,(1):108-111
2004年9月3-7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了为期5天的"第二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藏族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四川大学、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和美国<东方艺术>杂志社等5家单位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尼泊尔同西藏就有了贸易往来,尼泊尔向西藏出口木材、药材、酥油、大米等,西藏向尼泊尔出口绵羊、牦牛、麝香、金、银等,边境贵易十分活跃。近年来,特别是1991年底,尼中边境口岸全面开放后,两国贸易呈现了新的景象。目前,尼中边境贸易主要有三种形式:1.尼泊尔同西藏之间,在30公里长的边民集中地带和17个通商口岸进行无许可证的传统贸易;2.1991年9月,两国签署贸易协定后,双边贸易70%通过物资,30%通过外汇交易;3.尼泊尔同第三国之间的交易。1986──1987财政年度,尼泊尔同西藏之间的贸易总额为3.022亿卢比;19…  相似文献   

12.
吉隆文物古迹与蕃尼道上古代中尼文化交流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巍 《西藏研究》2000,(1):65-77
公元7世纪中叶,中西交通上出现了一条新的国际通道──吐蕃尼婆罗道(以下简称为“蕃尼道”)。该道从西藏拉萨越喜玛拉雅山入加德满都谷地,经尼婆罗首都而入印度。如同有学者曾经论述的那样:“这条道路的开辟是汉藏、藏尼联姻的结晶,它对于中尼聘使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都起了很大的作用”。①1990年,笔者对这条古道自吉隆马拉山口至中尼边境界河一线作过考古调查,在沿线发现了一批重要的实物史料,对于廓清这条古道及其相关的古代中尼文化交流上的若干问题,提供了一些补充资料。一蕃尼道分为南北两段,其北段系经青海至拉…  相似文献   

13.
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是一所兼具博物馆功能、培养博士研究生教育功能、大学共同利用机构功能为一体的世界一流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对涉藏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前后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主要是20世纪初由青木文教从西藏带回日本的民族志资料;其次是20世纪50年代日本学者川喜田二郎等人组织的社会调查队在尼泊尔等喜玛拉雅藏系社会的调查资料;第三个时期是中日建交后通过“中国民族文化宫”收购的一批民族文化资料中的涉藏部分。这些资料对今后的藏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2023年8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届研讨会有来自中国、日本、德国、美国、法国、英国、奥地利、澳大利亚、蒙古、挪威、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320人参会,会议共收到论文370篇。8月14日上午,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开幕式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5.
1789年至1909年,尼泊尔先后共19次派使节往返经西藏朝贡清廷,1795年后例为五年一贡。同治年间开始随朝贡团贸易鸦片。1911年因清朝灭亡而朝贡自然终止。这是清代中尼关系史、特别是贸易和外交关系史上的大事,但过去由于缺乏尼泊尔方面的史料,而清朝有关史料零散不全,所以尚无国内外从事尼泊尔及藏史的学者利用中外史料进行认真系统地对照比较研究考定。在此据中外文史料略作排比考述,以供从事藏史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尼泊尔西北部洛沃(木斯塘)地区属于藏文明辐射区,是藏文明向南传播、延伸的中间地带,也是南亚文明北传之重要通道。千百年来,洛沃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与中国西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间频繁的往来互动,留下诸多遗迹和遗物。从纵向的历史脉络来看,洛沃地区先后曾被阿里古格王国、拉达克王国、贡塘王国统治,同时又几度被亚孜王国、门宗朗王国所征服,其历史变迁极其曲折复杂。后随着廓尔喀崛起,西藏在洛沃地区的影响日益衰微,而尼泊尔逐渐加强了对洛沃的控制,到21世纪初,洛沃地区失去自治权利,完全成为尼泊尔的一个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17.
为结合藏学研究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入学习《江泽民文选》,学习江泽民同志有关西藏工作和民族宗教工作等重要论述,从大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西藏工作的重要性,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藏研中心)于2006年12月8日召开了“江泽民与西藏工作”学  相似文献   

18.
<正>由哈尔滨工程大学主办的"藏学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月9一11日在哈尔滨市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召开。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云南大理学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专家围绕中外关系中的涉藏问题、境外非政府组织与西藏问题、国际关系中的西藏话语以及涉及中国国家安全的其他涉藏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19.
夏尔巴人,中尼边境地区的一个民族。北宋末年,蒙古铁骑驰骋在茫茫草原。金戈铁马荡平了大宋王朝,北方的西夏王朝也消失在历史的云烟深处,空渺无迹,不知去向,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悬念。然而尼泊尔的素伦昆布和我国西藏樟木小镇及其下属的立新和雪布岗村落,可能就是神秘的党项人后裔的归宿。从夏尔巴人的族源、风俗习惯、语言艺术、宗教信仰等方面来看,与我国的藏族极为相似,渊源于藏文化或喜马拉雅文化带民族。研究夏尔巴人不仅是对我国民族学研究的补充,更重要的是对于西部边陲的巩固稳定和中尼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牛燕军 《西藏研究》2021,(1):157-162
西藏南亚大通道建设的提出,是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表现,为中国与南亚相关国家的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西藏南亚大通道建设沿线国家和地区民族复杂、宗教多元,也面临着诸多民族宗教领域问题的挑战。尼泊尔在西藏南亚大通道建设中的地位特殊,民族宗教因素影响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尼泊尔国内民族宗教因素的积极作用,助力西藏南亚大通道建设;另一方面,要有效应对和防范尼泊尔民族宗教问题给西藏南亚大通道建设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领域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