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齐国《韶》乐蠡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齐国 《韶》乐, 是我国古代雅乐中的一颗明珠, 它展示了上古乐舞的突出成就。它起源于帝喾的 《九招》, 后经帝尧承传, 舜夔修改, 形成了 《箫韶》。之后, 又经夏后启再舞, 商汤加工, 西周继承推广, 至公元前 544 年的鲁国有了大的发展。但是, 真正适于它生长壮大的气候和土壤, 却是在齐国。期间, 它随着齐文化的形成、成熟与发展和周礼对东夷文化的不断渗透与融合, 于齐初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齐 《韶》  相似文献   

2.
黄炎培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教育家,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职业教育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他创办的职业学校及其在职业教育理论上的贡献,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黄炎培一生的教育活动和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03年至1913年,是他的职业教育思想的孕育时期.这一时期他主要从事于普通教育;第二个时期,从1914年至1916年,是他的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成长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进行教育的考察、探究;第三个时期,从1917年至1947年,是他的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职业教育理论的完善时期.这一时期他集中精力创办职业学校,进行职业教育的实验研究.现根据他一生的教育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过程,分别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3.
略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政治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阶段:"以经济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阶段,"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历史地勾勒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和教育理念的变迁,这对正确认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探索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理念,科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影史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拍摄谭鑫培《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片断开始,到1920年代末,为第一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电影的萌生期,主要倾向是追求赢利。这一时期论者们认为电影的优点在于逼真,并在电影摄制的实践中学会了一些电影技法。自1930年罗明佑的《故都春梦》上映,至1940年代末,为中国电影史的第二时期,政治角力成为一个突出的现象,这一时期成长起一批有成绩的导演与演员,电影的技法被认识得更为清楚,并完成了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过渡。在国难深重的形势下,左翼力量在电影界相当活跃。从1950年代到1976年,为中国电影史的第三时期,与话剧拉开距离的电影理论,在民族化浪潮中又向中国戏曲靠拢。而在政治的强势作用下,1930年代文艺,从1950年代初被称为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到最终被批为黑线。1976年至世纪末是中国电影史的第四个时期,这一时期又分为三个小阶段:从1976年到1983年,电影中的虚假现象遭到观众普遍的批评,求艺术手段之新、淡化戏剧性与对民族历程的反思这三点,成为这一阶段电影发展的新的动向。从1984年到1987年,是探索片强劲崛起并迅速退潮的阶段;从1988...  相似文献   

5.
康有为早期礼学思想的形成以其早年教育为主要背景,集中体现在《教学通议》一书中,以尊崇《周礼》为其鲜明的特色。康有为早期礼学思想继承了儒家经世致用的政治传统,并孕有近代维新变法的政治因子,是康有为戊戌时期维新变法思想的重要前提和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6.
当代韩国德育针对不同阶段出现的思想道德问题,及时对德育内容作出调整,主要经历了以强烈"民族精神"为核心、强调"国民意识"的培养、加强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三阶段的演变,对解决实际问题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韩国德育形成了其自身的鲜明特色,这对于我国的德育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旅游市场是一个世界性的综合市场,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多种因素密不可分的。纵观世界旅游历史,旅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上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古代到19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的旅游活动,大部分是以宗教为目的的。所以旅游市场比较狭小,以国內旅游和毗邻国家的短距离旅游为主;参加人数有限,多以贵族、僧侣、武士等特权阶层为主体;旅游活动的组织者一般是教会,其动机是加强人们的宗教思想。第二个阶段是以19世纪40年代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相似文献   

8.
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办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一直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对这一研究过程的回顾,不仅能够从过去的研究中继承优秀成果,还可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深化研究。笔者以教育部组织撰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有代表性的专著、论文为标准,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演变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通过分阶段的研究,对每个阶段的有代表性的观点予以评价,希望通过评价,在为同行继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提供参考的同时,用理论成果来回答社会一些人对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价值的种种疑问。  相似文献   

9.
宋辽夏金时期是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继承、完善及理论总结和升华的时期,这一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密切相关.在少数民族对儒家思想的吸收与借鉴、汉族对少数民族政权的逐步认同以及"中国观"扩大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少数民族与汉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认同.  相似文献   

10.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内核的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发扬,极具时代精神,富含问题意识,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实践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在高等教育"统筹推进两个一流"的战略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新理念这一思想统领,将发展新理念的内涵和实践要求有机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激活动力、协同推进、绿色发展、优化格局、增强实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比英语、汉语、朝鲜语、日语四种语言的宾语,人们会发现它们存在很多异同。而这些异同点会为外语教学、翻译及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On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theLead¥LuDongAbstract:Thisarticledealswithwhat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  相似文献   

13.
圣西门的实业思想与法国近代的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西门的思想以实业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认为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以实业活动为基础,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为目的;为此必须努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实现工业化;圣西门还就发展法国新型的金融业和改进农业经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圣西门的实业思想和工业化主张成了第二帝国时代工业化的主导思想,对法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然的和谐     
科学创造文明 ,也使世界受到损害。当代人的生存被合法地虚无掉了 ,这种合法化的生存危机只有通过艺术的“解合法化”才能克服。艺术是人类感情的全音阶 ,能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真实存在。人与世界的和谐 ,是自然而然地拥有的。只是由于人的不断超越 ,这种本然的和谐被遗忘掉了。艺术能够引导人们回归人与自然本原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对城市景观小品需求增大。速生的景观小品设计质量参差不齐,即使是设计质量较高的景观小品也因奢华而与绿色环保的时代要求相去甚远。景观设计将野草文化、就地取材纳入设计理念中,可以实现在绿色城市背景下景观的人本表达。  相似文献   

16.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相互交织,构筑了一个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世界;使文学政治化,政治历史化。它表现了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都被无法控制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所异化的命运,也讲述了一段作为拉格泰姆音乐撰写的历史,从而构成了一部节奏明快的新历史主义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17.
广告语与幽默语的顺应性特征有显著的可比性。广告语是通过顺应受众、"投其所好"来达到目的。顺应受众是显性的"褒扬的"顺应过程;使受众顺应广告语者的目的、产生购买行为则是隐性的顺应过程。幽默语的特点是:幽默制作者有意违背或不顺应受众或听者的预期,这是一个显性的不顺应过程;而通过某种"线索"或"关联"(即隐性顺应因素)引导受众朝意想不到的或隐性的意义上思考,这个意义就是幽默制作者的意图,这是一个隐性的且具备"贬损性质的"顺应过程。广告幽默语具备广告的特征和幽默的顺应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揭示了格网的表现语言和操作图式 ,并结合实例分析了格网设计法在不同流派中的特殊表现。格网设计法以其科学化、秩序性以及丰富的创作空间超脱于众多的流派而经久不衰 ,对中国建筑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秋颂》作为颂诗,表现了与传统颁诗完全不同的特点,它既不是委身于崇高而对崇高所发出的赞叹,也不是委身于神而对神的心灵顿悟,这是一种另类的崇高。一般来说,济慈的颂诗都存在着明显的顿悟时刻,既瞬间的幻觉伴随着瞬间的清醒。但《秋颂》是一个例外,它没有这样的转折。它是一场醒着的梦,是猜想的推演,是成功的移情,而不是一首纯粹的自然诗,一首现世的颂歌。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艺术原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教育与艺术有本质的相通之处,教育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文章从教育的目的、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及教育的技巧三个层次分析了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性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所具有的艺术原理,尤其是对教育者提出了把教育当作一门人生艺术来从事的要求。最后从培养自由独立人格这一角度批判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政治实用主义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