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洋务时期的河务工程李英铨社会是一个整合性机体,一旦这个整合体发生裂变,潜在的天灾人祸就会爆发。当我们把眼光投向近代中国这幕历史画剧时,惊人地发现,天灾人祸之所以横行中国,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河工失治,社会整合体发生了裂变。为了挽救这种局势,在洋务派...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是中国人历史观念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重要过渡时期。传统华夏文明正统史观随着“天下”空间架构的裂变与文明谱系的夷夏错位而走向消亡,人们以新的世界眼光探索中西文明由对立而走向“大同”的历史趋势,并在历史的变易观念中注入竞争进化意识。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的冷战世界涌动着与过去不同的变化因素,在这样一个骤变的世界中,国家间关系不再单纯地受到意识形态的支配,权力关系、政治行为、经济联系的内涵和作用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呈现出新的特点。冷战的转型正是这一系列因素共同促动形成的。针对全球冷战的新变化,美国的冷战战略亦作出相应调整,反映间接战略性质的缓和战略与尼克松主义正是开启世界力量“整合”运动的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4.
1997年4月12至14日,在吉隆坡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儒商大会向全球发布一篇庄严的宣言,明确宣布:21世纪将是儒商世纪。历史赋予我们一个光荣使命,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建立儒商组织,推展儒商运动,光大儒商精神,建设一个既有物质文明又有精神文明的优雅世界。发起、领导和全力推动这个运动的旗手,就是查声国际华文文学界的暨南大学教授潘亚暾。华侨世家子北,大学毕业时毅然回国。年近花甲,却又一次出人意料,重返香江,一切皆是缘潘亚暾,福建南安人,1932年生於一个华侨世家。祖父潘斯妙,15岁时偷渡到菲律宾谋生。他从小贩做起,经过数…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世界航运业的第三次革命改变了全球海运格局,6-7个超级枢纽港将成为世界物流的关键。浙江北部海域正具备超级枢纽港的理想条件,这使得孙中山先生在20世纪初所提出的“东方大港”,在21世纪具有了亲折和更高层次上的现实性,业内人士估计,全球6-7个超枢纽港大约会在2005-2010年间完成布局,抓住机遇推出以衢山为基地的超级枢纽港,是全球竞争中的一个极重要的步骤。  相似文献   

6.
营造历史的典型环境、塑造典型的历史人物,是20世纪40年代现实主义史剧家创造性思维运作的产物。以人物为中心进行“史”与“剧”的有机整合,堪称20世纪40年代史剧家把握历史真实、重建艺术世界的创造性突破。  相似文献   

7.
拿破仑·波拿巴是世界近代史上评价分歧很大的历史人物之一。拿破仑置身于18世纪未19世界初历史处于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大变革时代,在他身上交织了新的与旧的、资产阶级的与贵族的、进步的与倒退的两重生。本文对拿破仑两重性的体现和形成原因进行了论述。同时,在如何看待拿破仑两重性的问题上,提出了对拿破仑进行整合评价的概念和模式。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现代小说表现了一个极有深意的艺术世界:自己太多的梦想与追求在残酷现实撞击下形成了碎片。郭沫若对这些碎片用新的人生体验与感悟重新进行检视和整合,于是他的作品表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意识及生存困境的思考,对历史重负中的芸芸众生的生命意识、生存方式的艰难感悟,对中国革命前途的乌托邦寄托,对弱小民族的弱势心理与克服弱势心理的复杂过程中的艰难抗争,在历史的行进中,身陷历史进程的局限与历史的必然要求之间的两难选择。所有这一切构成了郭沫若精神灵魂的裂变图,对此的整体表现与艺术的整体把握,构成了郭沫若现代小说的独特的艺术世界与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9.
两千多年来,不同时代、不同学者的笔下有着不同的屈原形象。两汉人心目中悲剧的屈原,宋代以后逐渐被塑造成为忠君爱国的圣贤,明清之际遗民学者笔下的屈原则是富有民族气节、满怀孤愤的爱国志士。20世纪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整合与融汇,传统的屈原形象发生深刻的裂变,屈原被分别描写为一个纵横家、巫官、有洁癖的殉情者、法家诗人,还有人认为屈原是一个“病态狂人”。屈原形象的接受史既反映了接受者的个人心史,也折射出历史群体的政治及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0.
全球一体化是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主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冷战是全球一体化发展一定阶段上的必然产物,但与此同时,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冷战的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