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源远流长,是引导中华民族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同时,也应看到,中国传统生育文化所包含的负面影响,进而批判、摒弃这些负面因素,人们才会真正成为生育的主人,人类才会以高度文明的方式繁衍生息,从而实现人类梦寐以求的选择: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低生育水平对东北三省人口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提出计划生育政策和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战略决策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是基于我国实际具体国情的理性判断。在30多年的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持续下降,完成了人口转变过程,已经进入低生育、低增长阶段。在肯定稳定低生育水平对于我国东北三省人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通过分析低生育水平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以统筹解决我国东北三省人口问题为根本目的,进而促进我国东北三省社会经济的健康、稳步、快速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6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生育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经济、政治、资源、生态环境等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所有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本文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口生育政策演变做了反思性回顾,并对国外相关人口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未来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5.
人口规律是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的人口共同规律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揭示这些规律,对于解决人口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分析北京市户籍人口生育水平、育龄妇女孩次结构、独生子女比例、婚配模式、人口迁移和生育意愿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北京生育政策调整对出生人口规模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户籍人口放开单独对北京新增出生人口的影响非常小,2020年以前每年对北京市户籍人口出生规模的影响在1万-2万人左右,远远低于迁入人口规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环县六十年人口发展的五个阶段,论述不同时期人口发展的特点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其中的作用,分析了人口总量变动的特征,影响人口总量变动的因素。对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现状与特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虽然存在着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 ,但随着史料的重新发掘整理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古代社会的人口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力图从原始资料出发 ,并吸取国内外学者较新的研究成果 ,对古希腊的人口和人口思想从四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1)古希腊人的婚育观 ;(2 )城邦人口政策 ;(3)雅典的公民人口数量 ;(4)雅典公民的年龄构成和家庭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9.
掌握人口生产与知识生产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寻求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农业社会,人口生产是缓慢的,对于知识生产及其产品的应用主要是由人口数量决定的;进入工业社会,在一定的人口增长和农业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知识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生产与知识生产呈现出与农业社会不同的技术拉动型模式;信息社会,人口生产与知识生产的关系出现从单向作用型向双向互动型转变的新趋势,对于人口问题的关注也从单纯量的要求向质、量互动型转化。两种生产的演变规律告诉我们: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还应注重加大知识生产的规模及知识产品应用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在于,我国农村原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教育体制、社会保障体制为主干的整个社会体制体系客观上具有较多的鼓励人口增长的因素。出路在于改革原有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新的社会体制体系。 相似文献
11.
12.
生育科技化的法律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生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的生育方法和手段不断诞生 ,冲击着原有的制度与文化。生育的科技化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本文对其中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生产及产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人口高质低速增长;而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又激发了人们对知识生产的深入研究。两种生产的辩证发展是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此基础上,应采取与我国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低生育—低死亡—零增长—长寿命—慢更替—高素质"的人口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人口发展与城市安全息息相关。北京市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新的、全面的社会发展,因此,人口规模与生态承载、经济承载变成一个日益紧迫和严峻的问题,由此引发了大量的社会与安全问题。研究北京人口与安全的问题、对策,对北京市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结果是,北京市至2020年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是1800万。 相似文献
15.
城市发展折射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发达经济体,正是由于许多城市经历了产业空心化、制造业岗位流失、劳动力市场两极化、中产阶级萎缩因而人口流失,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催生了国家层面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政策倾向。大量城市发展的惨痛教训和个别城市的逆袭经验表明,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得人口者得天下。城市政府通过更好地提供地方公共品吸引潜在的迁移者,通过增加劳动力供给和降低投资成本等整体改善营商环境,保持城市发展活力。从这些经验教训中概括出来的特征化事实,对于中国在人口红利消失的条件下,保持制造业稳定和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以及发挥地方政府职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口问题,是清代(鸦片战争以前)浙江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清代浙江的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总量都达到了封建社会时期的最高峰值,这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清初浙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乾、嘉时期,人口的继续急剧增长,明显超过了社会经济的同步增长,从而引起一系列社会矛盾,耕地不足,粮食紧张,流民日多。人口压力已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良因素,整个社会正处于高危地段,缓慢运转,危机一触即发。本文拟对清代浙江的人口增长情况,人口的性别比例、平均寿命及城乡结构,人口问题的压力等问题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利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12年劳动力市场数据,深入分析了首都人口红利的基本特征和走势。研究发现:第一,户籍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充足,但未来可补给的人口减少;35岁以前户籍就业人口占比不高,户籍人口分年龄别的就业率"两头"偏低;第二,2020年以后,支撑北京人口红利的人口流出省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减少,北京常住劳动年龄人口的存量和增量都会受到影响。由此判断,未来北京将可能遭遇"用工荒",既有"总量荒"问题,也有"结构荒"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三项政策建议:加快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提升就业需求层次;在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同时,充分调动户籍人口参与就业。 相似文献
18.
明治维新之后,增加人口被作为日本富国强兵的基本国策,结束了江户时代中期以来的人口停滞状态,近代工业文明的发达促成人口增长波浪。而人口过剩之后,日本政府然通过海外移民及殖民地移民缓解人口压力,在对外侵略战争中,更极力推行人口扩张政策。 相似文献
19.
20.
女性因生育而中断职业发展是一个常态化现象,就业与生育的平衡通常是诸多女性面临的两难选择.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探讨生育支持措施对女性就业稳定是否有效,结果发现,加强对女性权益保障的法律支持、 保障女性生育期间的经济支持和孩子照料支持等,对女性因生育中断就业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