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基于EVA的并购债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并购绩效评价研究方法述评 企业并购理论及实践研究是目前西方经济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我国对并购的研究著作众多,但结论莫衷一是,并购企业并购是否真正为并购公司带来了预期中的效率提高和绩效表现?研究和论证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具有重要价值,但是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权威方法,本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引入经济增加值EVA来对并购公司的绩效进行评价,以期建立更为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
世界并购热潮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产物,同时并购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理论上讲,并购这类有效的经济手段目前受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纳,主要用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效应、提高经济效率.文章采用经营业绩研究法从财务角度来研究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对进行并购活动的上市公司沪、深两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财务绩效的实证检验.同时,将并购事件按照并购类型分类,比较分析不同并购类型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如何.  相似文献   

3.
信息产业上市公司并购市场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2000-2001年我国信息产业公司发生的22起并购案例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并购公告日存在显著的CAR。而运用会计研究法对1997年至2004年并购绩效的研究结论表明了并购实质上没有改变信息产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4.
随着并购理论的逐步发展,对于企业并购的绩效评价研究进入新的阶段.文章构建了财务收益绩效、资本运营绩效、偿债能力绩效及可持续发展四大类的13个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对2014年150个上市公司的并购前后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并购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是短期内绩效有微弱提升但并不明显,随着时间的磨合,企业的收益绩效会有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对上市企业并购绩效研究发现中国并购市场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不同国家投资者保护程度差异对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并购收益具有重大影响.以2004-2013年发生的国内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的海外并购为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公司所在地的投资者保护程度对并购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目标公司位于投资者保护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则国内上市公司所获得的并购收益随之增加,并且差异越大并购收益越大.由投资者保护程度差异所带来的并购收益只存在于国有上市公司中.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并购次序对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莹  丁慧平  崔婧 《统计与决策》2017,(11):185-188
文章以生物医药行业72家上市公司2006-2014年发生的295起并购事件为样本,分析并购次序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并购绩效随着并购次序的上升呈下降趋势,但并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首次并购成功的企业,并购绩效随着并购次序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首次并购失败的企业,并购绩效随着并购次序的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首次并购成功的企业,并购绩效与并购次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关系.首次并购失败的企业,并购绩效与并购次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7.
不同并购动机下的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假设和样本选择(一)本文的研究假设本文的判别方法是在Bekovitch的判别标准上的改进:如果收购公司CAR为正,判别为协同动机;如果收购公司CAR为负,则判别为代理动机。这里没有考虑总体CAR,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并购绝大多数发生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间,非上市公司资料很难获得;另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呈现明显的“强-弱”搭配特征,收购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自然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特点。这样就可以近似的用收购公司的CAR的符号来判别收购公司的并购动机。本文将收购公司的并购动机作为预分类变量,对剩下的收购公司进行多元线性判…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长期绩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2000~2007年7月中国上市公司发生的海外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长期事件研究法(BHAR)检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长期绩效.研究显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长期绩效整体来看并没有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采用因子分析法构造上市公司综合业绩评价函数的基础上,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分析并购事件发生前后上市公司综合绩效得分因子的变化以科学评价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并购短期绩效之间是负相关关系,但是与并购长期绩效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上市公司高管货币性薪酬水平与并购绩效是正相关关系管理层隐性收入与并购短期绩效是负相关关系,与并购长期绩效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沪深交易所2007年92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公司治理机制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为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股权结构是影响上市公司成为并购重组目标公司的重要因素,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国有股比例与上市公司成为并购重组目标公司的可能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董事会治理对并购重组行为影响并不显著,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兼任以及独立董事的比例与上市公司成为并购重组目标公司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对公司并购的价值创造优劣的讨论从没有停止过,可谓“众说纷纭”。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2000年发生并购活动的69家样本公司建立综合因子得分函数,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并购前后经营业绩综合得分是否有显著改变的显著性检验。弥补配对样本的T检验的不足,采取采用了两配对样本Sign检验和Wilcoxon检验相结合的非参数检验。实证研究发现:横向、纵向并购的并购当年及并购一年后绩效得到提高,但其后绩效下降,绩效下降的程度不大,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后的长期角度来看,总体上说明的横向、纵向并购活动有一定程度的创造价值或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但是由于很多年份没有通过检验,实证结果很难判断其效应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国“双轮驱动”战略为研究背景,在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价值进行回顾与梳理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泡沫及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集中度与泡沫经济的关系,并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经验证据.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件不仅会引发并购重组公司的股价泡沫,而且对证券市场综合指数也存在相应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当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集中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改革牛市将会演化成整体的泡沫经济.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公司兼并与收购是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实现自身经济目标的一种经济行为.1993年9月"宝延事件"拉开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帷幕,此后,随着上市公司的日益增多,证券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公司并购和资本重组事件也在逐年快速地增加.  相似文献   

14.
换股比率是上市公司并购协议中的首要约定事项之一,这一比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并购双方的股东利益,也决定着合并公司各方的持股比率.研究科学、合理的换股比率模型已经成为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并购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从分析L-G模型入手,建立考虑协同效益和增长的换股比率模型,为上市公司并购中确定换股比率,提供一种有效的定量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信息熵观点下的粗糙集方法确定技术并购绩效模型中的客观权重值,并结合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绩效评价原理,建立基于粗糙集条件信息熵的技术并购评价模型.以上市公司技术并购样本为例,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有效性,为技术并购的后续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宪 《统计与决策》2016,(21):166-168
文章以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绩效的作用机理为指导,以2013年中小企业板中采用股权激励计划的5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事件研究法探讨了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显示:短期内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无明显影响;但长期内对公司绩效有激励作用,而且股权激励强度越大,激励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理论和公司治理绩效评价理论为基础,以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为主要方法,分别对我国2010年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绩效评价和公司治理绩效评价,并对二者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绩效的好坏对财务绩效表现有比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换股并购中换股比率确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换股并购是指并购公司通过增发新股以换取目标公司的股份,从而取得目标公司控制权的一种并购方式,即由并购公司发行新股换取目标公司股东手中持有的目标公司股份:或重新设立一个公司,由这个新公司发行股票来交换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股东手中持有的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的股份.换股并购是企业实现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扩大经营规模、改善经营管理、实现整合效应和协同效应的有效手段.换股并购已成为成熟资本市场最常用的并购手段,其优势越来越显著,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中换股比率确定存在的问题及其应采取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07-2009年浙江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浙江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从薪酬一公司绩效敏感性角度,验证了浙江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粘性特征,即公司绩效上升时薪酬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绩效下降时薪酬的减少幅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上市公司是我国农业经济体系中的龙头企业.公司治理的改进是提高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运营效率的基础性策略.治理缋效模型的构建不仅需要密切结合于公司治理的环境,而且需要借鉴于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成果.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公司治理的内部机理,发现了公司治理的优势所在及不足之处,从而为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改进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