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基于2000-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应用益贫式增长测度方法中唯一满足单调性公理的减贫等值增长率(PEGR)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益贫性进行系统评价。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经济表现出持续的减贫式增长特征,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大于收入分配改善的减贫效应;中国经济增长近期表现出相对益贫性,但仍不具有绝对益贫性。鉴此,结合中国实际,政府益贫式增长政策的关注重点应是改善收入分配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国际前沿收入分配测度方法,基于贫困增长曲线(poverty growth curve,PGC)和收入增长相对益贫性(Relative pro-poorness of Growth,RPG)测度指标,应用2013年发布的新一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从居民收入增长的相对益贫性这一新视角分析个人所得税的减贫效应及其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由此阐释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益贫性的影响机理,并得到更具针对性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应用Atkinson社会福利函数,通过福利弹性系数和福利改善指数,研究中国居民家庭各收入成分变动对居民总体福利的益贫性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988—2010年,占中国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份额最高的工资薪金收入福利改善指数表现出最大的益富性,退休金收入和家庭手工业或小商业收入对总体福利的益富性贡献也不容忽视;农业净收益份额位居第二,其福利改善指数表现出最高的益贫性,包含转移收入的其他收入也具有一定的益贫性。相关方法可用来评价政府的财税政策是否具有益贫性,相关实证结论为制定缓解收入不平等的益贫性公共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借助社会福利函数对益贫式增长测度的可分解性,结合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提供的家庭就业率、劳动参与率、劳动报酬率、劳动时间等微观数据,追溯居民收入形成的劳动力市场特征要素,将居民收入和各劳动力市场特征的效用性、公平性与增长的损益相结合,应用要素分解模型阐释中国新世纪以来城镇家庭收入增长的益贫性及其形成机制,由此得到更具针对性的收入益贫式增长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8.
对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核算虚拟租金,将其纳入居民收入统计范畴,原有的收入分配格局会随之发生变动。利用CHFS2011、CFPS2012数据,建立参考模型和虚拟租金模型,选取分位点比率测度指数、基尼系数、均等对数偏差指数、泰尔指数及阿特金森指数等5项常用指标测度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研究虚拟租金对家庭和个人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比较租房家庭、未清偿余额家庭和完全产权住房家庭在收入分配格局中所处位置的差异。研究发现,市场价值法和资本市场法核算结果均表明,虚拟租金纳入中国家庭收入统计后,总体上缓解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这一点与发达国家系列研究相符。分样本计量结果显示,租户家庭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最大,核算虚拟租金后,未清偿余额家庭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程度最高,收入分配不平等分解结果表明,组内不平等是导致总体不平等的主要原因,纳入虚拟租金因素后,组内不平等对总体不平等的贡献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流动性约束、持久收入与农户消费——基于中国农村微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中国8省农村1420户的微观面板数据,检验了农户消费行为的三个理论假说。经验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①整体上,中国农户消费行为能够很好的用PIH/LCH来描述,但是流动性约束对消费也有重要影响;②对于流动性约束组的农户来说,存在消费的过度敏感现象;而对于非流动约束组而言,则消费行为很好的遵循PIH假说;③根据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流动性约束平均使得农户消费增长率提高1%~2%,农户相对避险系数为1.7~2.1左右;④本文尝试使用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了IV估计,结果表明,收入的内生性可能会使得标准的固定效应模型产生对流动性约束对消费增长影响的高估。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81-200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短期内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文章使用2005年、2006年及2008年三年的CGSS调查数据,运用Order Probit模型,尝试从收入分配及再分配等宏观角度破解我国的幸福收入悖论之谜.结果表明,一方面,收入差距侵蚀了经济增长对幸福的正效应,另一方面,收入再分配的公平性能显著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尤其是落后地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分析结果启示我们,经济发展和相关的政府政策的实施都是为了增强国民的幸福水平,经济的快速增长以降低居民幸福水平为代价显然违背了发展的基本初衷.就发展的终极目的而言,经济增长绝不是发展的唯一路径,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为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基础服务,同样能增强人们的福祉. 相似文献
1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曲线)是目前大多数学者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问题的理论前提,其中采用的数据有截面数据,时序数据和面板数据等三种,但前两种研究有其自身的不足。本文重点阐述了后者即采用面板数据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模型框架,并提供了该法下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的方法,以提供一种较为完整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3.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在实证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后,针对我国的经济特点,提出了推动我国经济公平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泰尔指数的测算发现,中国的行业收入差距水平9年间几乎没有变化,然而各地区的行业收入差距变化差异较大,发达省份的行业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欠发达省份的差距持续缩小,全国的平静掩盖了各省行业收入差距变化较大的事实,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各地区的行业收入差距的变化规律违背了"库兹涅兹倒U型假说"。基于30个省份19个行业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来分析各地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地经济增长与行业收入差距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互为因果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新剑桥增长模型的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关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结论,依据中国1989~2005年的实际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收入分配以及由此决定的储蓄、投资、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与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所描述的有所吻合。并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结论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再探讨——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基尼系数度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把中国划分为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分别建立了面板协整模型,并进一步估计和分析了误差校正模型,考察了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效应,结论为:较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而欠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欠发达地区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明显强于较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7.
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基于江苏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现有文献为基础,考察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通过对1978~2001年江苏经济统计数据的计量分析,测算了江苏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较高的产出增长率总是伴随着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39个宏观经济指标构建中国月度扩散指数,分析了各扩散指数的特征,并利用动态因素模型预测中国2009年4季度至2010年3季度的GDP增长率,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基于扩散指数的动态因素模型,具有提高模型自由度、降低多重共线性、综合大量信息、保证预测精确性等优势,对于宏观经济预测分析和决策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健康在多大程度上引致贫困脆弱性——基于CHNS农村数据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脆弱性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居民健康水平的下降.在阐述健康引致贫困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基于CHNS在2000-2009年间追踪调查数据,对贫困脆弱性和健康效用指数HUI进行测度,估计并分析健康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与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居民健康水平的恶化会使其面临更高的贫困脆弱性,居民健康水平每下降10%,贫困脆弱性大约会上升6%;健康影响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机制中,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渠道被证明是相对有效的,而人力资本渠道尽管体现出微弱效应,但尚未在统计上得到显著性验证.因此,制订前瞻性的反贫政策应着眼于建立健康风险防范机制,包括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和重大疾病救助力度,并增加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以促进其均衡化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