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留学生来华留学动机,跨文化适应中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留学生所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管理方式以及留学的地域差异等方面,对北京某高校的留学生在京跨文化适应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来华留学生面临的文化障碍以及影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不同因素,以帮助留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同时为从事留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提出了改善课程设计以及时间规划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中教育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来华留学生文化教育是教育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是留学生学习成效的思想基础,是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保障。随着中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的心理和行为矛盾日益凸显,受到广泛关注。这不仅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进行,也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来华留学生语言障碍导致学习态度消极,教学方式的差异导致学习兴趣减退,缺乏沟通渠道导致社交技能缺失,价值观的反差导致负面情绪甚至心理问题产生。因此,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留学生管理和教学队伍素质,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制度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从而推进高等学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及“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的经济、文化等产生了浓厚兴趣,选择到中国留学.为吸引更多优秀国际留学生来华,结合国内外已有文献,采用访谈法和结构化问卷法进行调查,并以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构建文化适应模型,通过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留学生在文化适应维度上的特性,了解在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情况以及他们在文化适应维度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针对在华留学生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微观和宏观层面提出若干建议和政策意见,从而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4.
提升东盟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对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承担东盟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高校应当通过课堂内外文化活动的开展、课程设置的优化、中国文化在教材中的融入以及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有效途径,发挥留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是跨文化适应的常见主体之一。本研究以136名在日本高校的中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尝试从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及学术适应三个维度对其生活和学习状况进行较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高校国际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外籍教师和海外留学生的引进是高校国际化进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和海外留学生选择赴中国工作学习,但由于中西方存在巨大的文化鸿沟和语言差异,这就给外籍人员管理带来了挑战.针对外籍教师和海外学生的特点,应该实施跨文化管理.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顺畅有效的沟通机制,营造多元化的学习生活环境等一系列措施,促进高校国际化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据笔者在日本的实地调查,从社会人类学的视角观察一组来自中国不同地方的留学生的日语基础、学历与毕业后去向的相互关系,用芝加哥学派异文化适应中的"边缘人(marginal man)"概念分析3个不同类型的个案,探究其中因异文化不适应而引发的现实问题,其中除了个人的心理素质、日语基础等个人原因外,日本与中国在文化传统、心理模式的差异是主要原因之一,而这个根本性问题还没有引起日本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所以,虽然日本学校有优良的学习环境,但相当数量的留学生毕业后选择了回国或去第三国.留学生的异文化适应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学校、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提出解决此问题的相关建议,论述研究此问题对中国解决外国留学生的异文化适应问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段绍琪 《国际公关》2024,(4):173-175
中国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的留学目的地国,推动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学生趋同化管理已成为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必然选择。但高校在推进趋同化管理的过程中面临管理层积极性不足、师资队伍匮乏、留学生生源质量差等诸多困难,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认同、改革创新高校留学生管理机制、做强“留学中国”品牌、提高来华留学生生源质量、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等对策,从而逐步实现中外学生在教学、管理和服务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作实际,分析医学类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人文关怀,促进跨文化适应;人本法治结合,严格规范管理;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安全教育,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等举措促进医学类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留学生在南非的适应和挑战。一方面从文化、社会生活和就业移民的状况来考察中国学生群体在南非的跨文化适应情况;另一方面依据访谈内容,从个人生活、学业、社会文化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学生在南非所遇到的压力和挑战。随着在南非的中国留学生数量的迅速上升,研究中国留学生在南非的适应情况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来华华裔留学生学习适应教育,需要让华裔留学生感知和谐同胞关系,尊重华裔留学生的教育偏好和满足其身份认同,彰显学习适应教育的内生性制度逻辑,鼓励华裔留学生形塑学习者身份。追求华裔留学生学习适应资源条件的现实转化,推动学习者身份建构与文化融合的实践统一,以此凸显学习适应教育的外生性制度逻辑,促进华裔留学生学习者身份创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来华留学生拥有更多的信息,并与祖国文化社团或学生组织保持联络。这对于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和文化适应是更加困难还是有助于他们适应新环境文化?通过深度访谈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中文的十名韩国学生,探讨了来华留学生媒体使用尤其是互联网与跨文化适应的关系,和互联网使用对于他们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疑虑消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雷沛鸿教育管理活动在教育管理史上占重要地位.在"教育救国论"的驱使下,雷沛鸿利用政治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资源,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及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条件,以广西为试点,聚焦于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管理学术研究展开其教育管理活动.雷沛鸿教育管理活动在从教育改革全局出发,与国家、社会需要匹配及注重学术研究三大方面为当下教育管理研究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接收来华留学生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国家在政策和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消除了限制发展的不利因素,使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真正融入了国际教育市场,每年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均保持快速增长。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与世界正在逐步接轨,中华文化和文明以及中国强劲的发展势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中国学习。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必然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与趋势,给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准确…  相似文献   

15.
雷沛鸿教育管理活动在教育管理史上占重要地位.在"教育救国论"的驱使下,雷沛鸿利用政治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资源,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及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条件,以广西为试点,聚焦于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管理学术研究展开其教育管理活动.雷沛鸿教育管理活动在从教育改革全局出发,与国家、社会需要匹配及注重学术研究三大方面为当下教育管理研究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新举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来华留学生的人数逐年递增。这给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先的分工不明确,重管理轻服务等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的要求。以教学为中心,以管理、服务为两翼,构建“教学、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可使留学生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最优化迈进,  相似文献   

17.
随着来华留学生数量的与日俱增,如何提高高校留学生管理质量已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文章将在解释情感管理概念的基础上,从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和本质出发,分析情感管理在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中的必要性,并结合我校留学生管理工作实际,在管理理念、服务意识和工作方式等多方面探讨情感管理在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档案工作者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既要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又要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档案工作者要通过加强学习提高档案工作的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档案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9.
汉语热持续升温,来华留学生和在华居住工作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之间,对外汉语教学能找到全球化、改革开放、WTO、奥运作为超链接,但数十年发展的时间落差、跨越大洋的文化误解真的可以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完全合拢?本文在首次留学生中国社会认同度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将采集到的数据用数理统计FORSTAT软件加以汇总和分析,得出关于学习生活工作不同维度和了解接受热爱三个层面的结果,为教师传播中国价值观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性方案,有利于更好发挥对外汉语教学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文化价值、观念以及学生受教育的方式等方面分析中国留学生在国外ESL课堂的行为表现及成因。发现留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行为对有效地学习目的语言,融人异国生活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教师了解学生的背景文化亦能有效地促进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