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文章是将GARCH-EVT-COPULA模型用于美元、欧元、日元、港币四种人民币汇率的投资组合风险研究.研究发现,在所选定的时间内,无论是哪种类型的Copula还是哪种置信水平下的风险测度,最小风险的投资组合系数差别并不是很大,投资基本上集中在美元资产.由于t Copula和Clayton Copula比正态Copula能更好的刻画多个资产间的相关结构,在高置信水平下,我们更偏向于用这两种Copula来求组合投资的风险,给投资者提供外汇投资的最优比例参考. 相似文献
3.
证券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是投资收益率的高低和投资风险的大小。由于证券投资收益受证券市场众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可以将其看作随机变量,我们可以利用一定时间内某种证券收益率的数学期望与方差分别来衡量该种证券的获利能力和风险。诺贝尔奖得主Markowitz提出的证券组合优化均值方差模型奠定了现代证券组合理论基础。理论和实践均表明,通过组合投资确实能减少证券投资的风险。一、组合证券投资优化模型设投资者选择了n种证券,其收益率分别为Ri(i—l,2……n)为随机变量,其数学期望与方差分别为r;(i—l,2……n)及a;‘(i—1,2……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需要经常作出投资决策的机构或者个人,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风险相对稳定等情况的存在,通过仔细的考虑风险因素往往会带来负面效果,导致投资迷茫,措施良机。因此首先对经典投资组合模型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文章提出一种均衡风险下的证券投资组合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以便机构或个人能够简明实用的运用此方法在日常的证券投资中作出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5.
6.
均值-VaR模型是比较复杂的非线性规划问题,传统的算法不能保证得到全局最优值。鉴于此,引入遗传算法求解资产配置比例。对基于均值-VaR的单目标优化问题,设计了限定搜索空间和惩罚函数的遗传算法;而对多目标优化问题,应用并行选择遗传算法,并以沪深300行业分类指数构建投资组合,分析了行业资产配置的投资组合问题。结果表明,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的结果既满足了投资的目标和约束条件,又反映了投资者之间不同的收益风险需求,且具有较好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7.
8.
将lasso图理论合并到状态空间模型中,利用条件独立性且通过范数惩罚法对协方差阵进行估计。新方法兼具图模型和动态状态空间模型的优点。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欧洲股票市场进行投资组合优化决策,结果表明基于lasso图方法的状态空间模型的投资组合业绩要优于自回归和一般的状态空间模型。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条件风险价值CVaR风险计量技术,在整数规划意义下,建立了以最小化风险为目标,带有基数约束的投资组合优化模型。针对该模型运用差分进化法进行求解,利用罚函数方法处理模型中的不等式约束,并选取沪市和深市的十六种股票作为备选股票进行实证分析,数值结果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11.
文章基于半方差度量投资风险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行为可变,构建了带有风险偏好系数的丰方差房地产投资组合模型.经实例验证,得出结论:该模型能求出更优的投资组合;投资决策取决于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对比,即单位风险的回报才是资产选择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风险价值(VaR)和条件风险价值(CVaR)分别作为约束条件,结合均值-方差模型,得到了新的最优投资组合模型,并利用我国的股票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新模型的有效性,为制定合理的投资组合和控制风险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投资收益率作为时间组合投资收益的量度,确立了时间组合中的不满足假设和回避风险假设,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时间组合投资模型;通过求解数学模型论述了如何运用时间组合投资的方法降低投资风险,并确定了最优时间组合点是有效集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相似文献
14.
中小投资者缺乏适合的投资理论的指导。文章建立的跨时期投资线性规划模型属于投资组合模型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能够帮助投资者合理配置资金以期获得最大收益。投资者要把该模型使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与自身的定性分析相结合,不断修正模型的数据,以便于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均值、方差和偏度的投资组合模糊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在充满风险和机会的证券市场中,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总是以投资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为前提,合理运用资金,以期使投资风险最小,投资收益最大。“现代投资组合”创始人马可维奇(HarryMarkowitz)1952年发表了金融投资的里程碑文章《资产组合选择》,并在195 相似文献
16.
文章把情绪心理偏好融入到随机折现因子与风险溢价中,对数折现因子可分解为基本成分与情绪成分之和;任何证券的期望回报率可以表示为基本溢价与一个反映情绪为基础的风险情绪溢价之和.利用这个行为风险溢价定价模式从而可以解释权益溢价、波动率之谜.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