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以上"、"以下"两个语言形式的使用,从上古汉语到现在,已经几千年。在古代汉语里,这两个语言形式的表义始终是明确的,用法一直是规范的。白话运动以后,逐渐出现混乱。改革开放以来,混乱现象越来越严重,所造成的社会危害越来越大,又成了非规范化不可的词语。面对今天"以上"和"以下"使用中的混乱及其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我们有必要学习自古以来的传统的规范用法,以促进理解和使用的规范化。汉语"以上"、"以下"传统的规范用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最早出现的是同名词性成分N组合成N以上和N以下结构表达范围、概数或方位。二、较晚出现的是单独使用表示指代。无论表达范围,还是表达概数或者方位,"以上"和"以下"原本都不是一个词,"上"和"下"都是趋向动词。表达范围的N以上和N以下,就是自N推而上之和自N推而下之,也就是从N往上数和从N往下数,一律包括范围的起点N在内。表达概数的N以上和N以下,就是以N为基数往上升或者往下降,也就是增加或者减少。既然增加或者减少了,而且实际的数字只能有一个,当然就不可能等于原来的基数了。所以,表达概数的N以上和N以下结构不包括所谓本数在内。表达人或者事物所处的方位的N以上和N以下,实际上就是以N为基点往上移或者往下移,既然已经移位,当然也就不可能处于原位了,也就是不包括分界点N在内了。用以上、以下或者以下、以上把具有系列性的事物或数量分割成相互对应的高低两部分,每一部分只划定范围的起点,不划定范围的止点。这是二分法最常见的分割方式,从上古汉语直到现代汉语,贯彻始终。这种分割,高低两部分的起点都相邻接而不重叠,说明两部分的起点都包括在所分割出来的小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
“以上”和“以下”主要用于表范围,可针对事物,也可针对数量。其用法自古以来本是明确的,使用时自然包括本级或本数,即“N以上”或“N以下”,起点就是N。现代汉语的使用却十分混乱,滥加括注和乱造并列结构时有所见,应引起语言学界和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问题重重的“以上”和“以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以上”和“以下”两个语言形式,仅从有文献可查的上古汉语算起,就已经使用将近三千年了。三千年来,随着时代的演进,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使用范围这么广,出现频率这么高,如果表义不明确,用法不规范,那危害可就大了。在古代汉语里,这两个语言形式的使用,表义从来是明确的,用法一直是规范的。而到了现在,不仅语言学理论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和错误,实际使用中也越来越混乱,而且已经影响了其他一些表达形式的正确使用。深入地研究“以上”和“以下”的表义和用法,在深入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的今天,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也具有极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极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胡附同志在《数词和量词》一书中说:“‘以上’和‘以下’用在数目字后边,有划界作用,界限的一面数目是固定的,另一方没有限制。根据习惯,说‘以上’或‘以下’都是包括本数在内的。例如,五十以上,包括五十在内,‘五十以下,也包括五十在内。”①类似的说法,还见于其他语法书。这种说法明白地表示:“以上”或“以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古代汉语“N所V”结构的表述功能和表情功能。当“N所V”结构表示判断、陈述一个客观事实的时候,就体现了语言的表述功能;当“N所V”结构表示被动、表达一定的情感,即表达不如意或如意的主观感觉时,就体现了语言的表情功能。表示判断的用法最先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字的功能发生变化,叙事视角发生改变,导致说话人的情感发生转移(移情),从而使“N所V”结构可以表达不如意或如意的主观感情,这是“移情”这一主观化的产物。这种用法较多见于汉译佛典,与梵文原典有直接的关系,佛经翻译对于“N所V”结构表示被动的用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法第161条第1款规定:“依法被逮捕、关押的犯罪分子脱逃的,除按其原犯罪行判处或者按其原判刑期执行外,加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条第2款还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犯前款罪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2条规定:“劳改犯逃跑的,除按原判刑期执行外,加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以暴力、威胁方法逃跑的,加  相似文献   

7.
"以前"、"以后"出现最早、用得最多的是单方向地限定时间和历史范围。先秦时期,很少使用"以前"和"以后",多数时候是使用"之前"和"之后"。两汉以来,"以前"、"以后"虽然比先秦时期用得更多了,但"之前"、"之后"也同样经常使用。特别是"之后",在《史记》以来的历代史书里,往往用得比"以后"还要多。现在也使用"之前"、"之后"或"前"、"后"限定时间范围,但表义却随便安排。"前"、"后"是方位词,无论"前"、"后"还是"之前"、"之后",表达具体的空间方位都不包括分界点在内,表达时间也不包括分界点在内。这些例子"之前"、"之后"和"前"、"后"加括注"含"什么什么,是违背本义和本来用法的,都应该纠正。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如果"以前"、"以后"是以短时甚至瞬间所发生的事件为分界点的,往往不包括这个事件在内。作为分界点的事件标志旧时期的结束,新时期的开始,用来表达旧时期的"以前"更不能包括分界点在内。  相似文献   

8.
郑玄注释中多次使用注释用语“谓若”,学界重视不够.总结其用法和内涵对正确阅读郑玄注释有重要作用.我们总结“谓若”的用法有三种:一是表示用具体解释抽象或用一般解释特殊时的举例说明,二是表示用具体解释抽象或用一般解释特殊时的类比训释,三是表示推测判断.从本质上说,“谓若”属于郑玄所用训诂方法“比况例释法”中的术语之一.郑玄的注释用语“谓若”影响很大,为后代众多注释家如高诱、何晏、王肃、韦昭、杜预、范宁、裴驷、刘孝标、皇侃、陆德明、孔颖达、颜师古、杨士勋、贾公彦、李贤、司马贞、杨倞、徐彦、段玉裁等所沿用.  相似文献   

9.
"高头"作为方位词,不仅用于吴语中,也存在于广大南方方言和部分北方方言中。主要有表示定向方位和泛向方位两种用法。其出现时间大概在唐宋时期,并在近代的文学作品中非常常见。从它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来看,"高头"在历史上是一个带有浓厚方言色彩的方位词。  相似文献   

10.
“点”是个常用字,常用词重点、难点、优点、缺点、景点等也为人们广泛使用。近些年,在传媒和日常生活中,“~点”的合成词大量出现,“点族词”队伍迅速扩大;新词层出不穷,如亮点、买点、契合点等;老词有新用法,或使用范围扩大或词义发生变化,如热点、焦点、沸点  相似文献   

11.
“岂有此理”、“多”是汉语的常用词 ,《金瓶梅》对此使用也很频繁 ,但除常见用法外 ,还有特殊情况。“岂有此理 (礼 )”更多的是在礼貌场合表示谦逊、推让的客套用语。“多”时常作表全部的范围副词 ,和“都”相同。笔者拿同时代稍晚的“二拍”作比较 ,认为这与方音有关 ,而前人对“多”的解释未注意这一点 ;“多”的使用也透露了《金瓶梅》版本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运用单点描写、共时比较及历时溯源的方法,分析淮北方言中介词“拜”的用法、特点及来源。其用法:一是通过“拜十名”后动词的复杂结构关系表示处置,二是通过“拜+名”的特殊结构表示埋怨、责怪和无可奈何,三是通过“拜+名+动/形的”结构表示描写。其特点:“拜”字结构后的动词主要为动作动词,整个句式表示人或物对另外的人或物施加影响或处置而产生了某种动态化的结果,“拜”字句的处置用法和它表使令意义的用法关系密切,“拜”字结构后的动词可以是一个光杆动词等等。其来源是:从句式平行和读音的相似上看,淮北话中的介词“拜”和普通话中的介词“把”是历史同源词,“拜”应该是“把”的读音变异或变体。  相似文献   

13.
现代意义上的“羁押”因体现刑法的时代精神和适用刑期折抵而进入刑法视域;我国第一部规制“羁押”进入刑法视域的法律是《大清新刑律》,此后的各刑法典传承了如此规制;我国刑法视域中的羁押并非仅仅为刑事诉讼中完全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的刑事强制措施,还应包括非刑事的处置措施和刑罚的监禁转换而来的情形;新中国司法实践中出现的77个关于刑期折抵的司法解释同时彰显了我国司法的进步与现有羁押体制的弊端。  相似文献   

14.
汉语里的“在”字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它既可做动词带宾语,又可做介词带宾语,还可做副词。本文拟从“在”的主要用法,谈谈它在维吾尔语中的不同表达。一、动词“在”在维语中的表达1.1 表示存在,即“名 在”的句式。这种句式是用在回答或说明某一个问题,表示人或事物的存在。“名”是“在”的主语。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英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与其内在的界限的关系,把动词的用法分为“完成”用法与“未完成”用法两种范畴。“完成”用法表示达到某种界限的行为,而“未完成”用法不表示行为是否达到界限,只说明行为存在的事实。两种用法与动词的体性有密切联系。英语学习者掌握这两种用法的区别以及它们与不同体性动词的配套关系,能更正确地使用英语动词。  相似文献   

16.
“beto +不定式”结构是英语语法中很常见的一种结构 ,它的使用频率高 ,表意功能广。尽可能地把它的表意功能进行一个归纳总结 ,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 ,它也有助于我们对语言交际的丰富性和生动性的理解运用。一、“beto +不定式”结构的用法“beto +不定式”结构最基本的用法 ,从整体上来说 ,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 )表示按计划、安排将要发生的动作或行为1 .“beto +不定式”结构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按计划、安排 (特别是正式的安排 )将要发生的动作、行为 ,意为“准备、打算、预定、将…  相似文献   

17.
害怕”在普通话中只作动词使用,而在榆社方言中却有情态副词的用法:既可以表示说话人对事物或事件的推测或估计,也可以表达否定的态度;而且具有委婉功能和非现实性的特征。近代汉语中的“害怕”在意义上主要表现为“心中慌乱”与“担心”;在结构上主要有“S+(状语)害怕+(N)”和“S1+[害怕]+(S2)V”两种类型,而后者也为“害怕”的语法化提供了可能。在语法化过程中,榆社方言中的“害怕”在结构上经历了“S1+(状语)害怕+(S2)V”→“S1+[害怕]+(S2)V”的变化;在意义上也有发展,即“心中慌乱→担心→担心+判断→判断”,最终有了表达个人判断或观点的情态用法。  相似文献   

18.
“什么”的意义和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又写作“甚么”,北方话也说“啥”。在现代汉语中“什么”使用的频率很高,是一个代替事物的疑问代词。不过,表示疑问只是它的基本用法、在实际言语中“什么”还有许多其他的用法,如表示强调、反法等语气,表示轻微、婉转的语义和轻蔑、贬斥的感情色彩等。在学习过程中,基本用法比较容易掌握,其他一些灵活用法较为复杂。为了准确把握“什么”的意义和用法,本文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一些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与归纳。对各种事物因疑而问是“什么”一词的基本意义和常见用法,它具有指示和称代两种用途。例如:(1)我问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两个层面描述了动量词“圈”的用法,并探析了其形成的机制。动量词“圈”能够与数词、指示代词搭配,还能够重叠使用。与动量词“圈”结合的动词主要有以下三类:表示发生位移动作的动词、表示“看”的动词和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动量词“圈”在使用时具有“摹状性”和“事件性”的语义特征。“圈”的本义为“养牲畜的栅栏”,动量词“圈”的用法在隐喻认知机制和转喻认知机制的综合驱动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一种“往+过3+(一)V”结构中的“过3”.它的用法是“过”业已概括诸用法之外一种未予概括的用法,一种具有方言特征的用法.基于语义、语法特征和文本中出现的呼应性词语,该用法的“过3”的词类性质,总体上确认为兼含有一定趋向动词性质的方位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