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有道路”问题一直是德国史学界过去争论的焦点。该理论形成于 1 9世纪初 ,到一战时达到顶峰。二战后 ,“特有道路”由积极概念转为消极概念 ,被当成是所谓“德国灾祸”的历史温床。战后的几十年中 ,关于“特有道路”的分歧继续存在。自由派从社会结构理论出发 ,论证了结构不稳定和非均衡性发展造成“德国灾祸”的逻辑过程。而保守派则在历史主义史学传统的基础上 ,吸收了自由派的某些合理因素 ,否定“特有道路”与“德国灾祸”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国际阳明学讨论会前夜,浙江省社科院的《浙江学刊》主编谢宝森教授亲临住处,说:“明天的讨论会上是否能请您发言,时间为二十分钟。”当时,由于过于突然,我非常为难,婉言道:“我本来只打算参加王阳明墓的揭幕仪式的,因为时间比较凑巧,就临时决定来参加讨论会了,没作任何准备。”然而,谢教授仍然再三道:“只要是关于王阳明的,什么都行。拜托了。”念及与谢宝森教授是一九八五年在筑波大学举办的第八届国际退溪学学术讨论会上幸会以来的朋友了,盛情难却,于是便决定谈谈“王阳明与湛甘泉的友情”。  相似文献   

3.
据西班牙《我们的旗帜》杂志1982年7月号报道,“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于今年5月召开了一次有关季米特洛夫的政治思想的国际讨论会,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运动领导人一百周年诞辰。讨论会共讨论三个问题:1.季米特洛夫与人民阵线;2.从人民阵线到人民民主;3.人民民主问题。会上充满了激烈的争论,最后,由卡里略致闭幕词。摘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蒙特利尔第17届世界哲学大会的影响下,国际形而上学学会组织了两次有东欧哲学家与西方哲学家参加的学术讨论会。一次在加拿大魁北克的拉瓦尔大学召开,由托马斯·德·科南克教授主持,另一次在美国的波士顿学院召开,由奥利瓦·布兰查泰教授主持。波士顿会议自1983年8月28日至31日进行了三天。与会的保加利亚学者6人和美国学者7人围绕“社会的性质”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面对这次会议作一些扼要的介绍。第一天发言的两位哲学家,是目前担任  相似文献   

5.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已成为社会党(包括社会民主党、工党)公开树起的旗帜,其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一个半世纪。“民主社会主义”一词是从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的,民主共和主义者是最早主张把“社会民主主义”作为其纲领的;伯恩施坦是第一个把“民主社会主义”作为改良主义的同义语使用的;列宁是第一位树起“共产党”的旗帜与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分道扬镳的;社会党国际是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首次把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其纲领性目标的,这一纲领性目标40年来基本保持了其理论、原则和国内政策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亚洲的经济发展与美元体制的前景──九州大学国际讨论会侧记[日]中尾茂夫金枫译1993年9月16日刊18日,由日本九州大学主办.在福冈市召开了以“亚洲经济活力与亚人新经济秩序──新地区主义与冷战后的日美经济关系”为题的同际讨论会。斯坦福大学教授麦金农主...  相似文献   

7.
据法国《综合评论》杂志1991年第1期报道,法国将于1992年5月22—23日在法国的昂热举办主题为“从西方向整个欧洲传播的西欧之声”国际讨论会。由法国文学、语言和人文科学院主办的这次法国文学和比较文学国际讨论会将研讨法国的西方文学结构和迟早将引起人们注意的精神领域的存在和产生于欧洲或类似欧洲各地的呼声的存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历史语义学的角度,探讨economy(economics)汉语译名的来源和类别,并探究“经济”一词的本原与蜕变,及这个译名最终得以确立的可能的原因。笔者认为,“经济”作为一个宽泛概念对应西方现代economy概念是“言之有理”的:而且,它在词源上与西方经济概念的重要成分相去不远。作为“经世济民”的简称,“经济”原本是西方“政治经济学”概念的汉语译名,它既包容了西方古典主义经济学中政治与经济的含义,又顾及西方19世纪下半叶开始时行的political economy的简略用法:economy。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最适度货币区理论”劳是从关于最适度汇率制度的长期争论中衍生的,并对该理论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作者指出,该理论的演变特点是:从偏重理论研究到注意实证分析,从一国汇率制度选择到国际汇率制度改革,从终极、理想化目标到复合而现实的目标,从偏重概念与命题的推敲到探索货币一体化的途径。最后,作者还就该理论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最适度货币区”与“货币同盟”的关系,“共同货币”与“不可改变的固定汇率制”,“最适度贷币区”的范围等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纪念当代著名学者陈寅恪教授(1890~1969)的业绩,重新评价和探讨他在历史上所占的位置,1989年5月25日到29日在广州召开了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由季羡林博士任执行委员会主任,会员由邓广铭、王永兴、石泉、陈胜磷、周一良、金应熙、胡守为、唐长孺、蒋天枢、蔡鸿生等教授和刘大年、林甘泉等研究员以及李侃等中华书局的各位总编组成。与会人员来自将近40个单位,共110人。虽称为国际学术讨论会,却只有密执安大学的张春树和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的汪荣祖两位来自美国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以"自由、民主、法治"等"普世价值"取代过去的"反共"意识形态大旗,发动颜色革命,输出西方式民主。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脱离"西化民主轨道"不满,对此,俄罗斯不甘示弱,一方面在外交场合积极对话,另一方面提出"主权民主论"以应对西方的"民主普世论",反对输出民主。文章阐述了对"民主"概念的理解、对民主模式的反思、民主与全球化和国际社会的关系以及俄罗斯的民主前景。  相似文献   

12.
据西班牙《国际社会学杂志》1982年7—9月号报道,由葡萄牙古本江科学研究院举办的题为“比较历史社会学”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9月在葡萄牙的韦拉什举行。来自西班牙、英国、巴西、土耳其和葡萄牙的专家和学者参加了讨论会。这次讨论会是由葡萄牙古本江科学研究院的历史社会学中心具体负责组织的。该中心的任务是:对当今葡萄牙社会的构成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以及历史上社会结构中被曲解(误解)的某些领域进行分析研究。这次讨论会是该中心自1981年成立以来所进行的最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当前,历史社会学中心主要进行着三项学术研究计划:第一,系统考察葡萄牙共和国历史上区域  相似文献   

13.
美国宋史学者戴仁柱 (RichardL .Davis)先生历经十数载完成的《新五代史》英译本 ① 于 2 0 0 4年 2月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付梓推出。这是继《史记》、《汉书》英译本以来西方汉学界成功翻译的又一本比较完整的中国正史。该书一经面世 ,立即引起西方中国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哈佛大学包弼德教授 (PeterBol)评价该译作“值得推崇” ,为西方学者“研究唐宋转型和 1 1世纪中国新文士意识的出现”提供了重要资料。耶鲁大学韩森教授 (ValerieHansen)也将该书的翻译称为“日益认识到宋代以前的 5 0年间历史重要性的”西方史家拓展研究的“门…  相似文献   

14.
民权:从民本到民主的接转——兼论儒家法文化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儒家民本思想在近代社会中通过民权学说作为中转接引西方民主思想为例,说明儒家法文化具有适应现代化的能力。作者认为,民本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精华所在,但它是一种“子民”文化,而不是“公民”文化,造就的是“主民”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与现代民主思想有质的不同。近代思想界在引进西方民主文化时,首先倡言民权学说,并认为民权与民主是相对立的,这正是用民本思想诠释民主的结果。直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思想的前锋才进至民主领域。中国政治思想和法思想从民本经民权再发展到民主,带有某种必然性。因为,从重视人民权利而言,民权与民主相一致;从注重群体价值而言,民权又与民本相衔接。这一思想发展过程表明,儒家文化具有接引西方民主文化的一定能力,但其适应、转化、创新却是极其复杂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与中日两国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本刊通讯员由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协办的“传统文化与中日两国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1998年4月9~10日在京召开。来自中国、日本及其他国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  相似文献   

16.
为了庆祝郭沫若诞生一百周年,陕西省鲁迅研究学会,于1992年11月在西北大学图书馆举办了题为“鲁迅、郭沫若与‘五四’新文化”的学术讨论会。会议由陕西省鲁迅研究学会副会长傅正乾教授主持。与会代表有来自省内外的学者,专家、教授40多位。陕西省鲁迅研究学会会长、西北大学教授张华同志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王骏骥同志宣读了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的贺词;陈瑞琳同志宣读了四川郭沫若研究学会、陕西省社联副主席李振东发来的贺信。西北大学科研处处长陈宗兴、中文系系主任刘建军教授也作  相似文献   

17.
关于马克思的“异化”概念,西方学术界争论了几十年,至今仍在继续。我国哲学界很多同志也开始注意和研究“异化”问题。在讨论中,争论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异化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国际和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异化概念只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占有它的地位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后,马克思抛弃了异化概念,只能作  相似文献   

18.
“麦当劳理论”(Golden Arches Theory)是近年来流行于西方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的理论之一。它认为有“麦当劳”网络的国家之间不会发生战争,因为中产阶级的发展足以 支持起“麦当劳”网络。在政治上主导国家前途的中产阶级宁愿排队等着买汉堡包而非排队 等着登记征兵打仗,他们更关注生活的安宁与财富的增长,而不是去追求国家对外的霸权。 因此,富裕民主的国家之间不会发生战争。本文从该理论出发,认为东亚地区在走向全球化 的进程中,较西欧地区更为艰难。而麦当劳理论为中国以及日本和韩国思考东亚的和平外 交和安全环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25—30日,在杭州召开了利用外资问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洪任中方名誉主席,斯隆管理学院院长西格尔任美方名誉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浦山任中方主席,美方主席是斯隆管理学院罗宾逊教授。出席会议的有中国和西方的高级学者和高级管理人员45人。会议讨论了政府关于外资的政策,评介了世界各地区吸收外资的经验,分析了外国企业卷入的利弊和所有权、市场、技术及人事问题,着重就中国引进外资的政策和投资环境作了研究和评价。现将西方学者和企业家对有关问题的观点和建议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后物质主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历史、社会与文化的脉络中发展出来,是一个具有特殊文化与政治意味的西方本土概念。尽管该理论具有价值无涉的框架结构,展示了经济发展带动价值转型、价值转型继而促进政治变迁的一般过程,但是填充这一框架结构的核心概念和叙事却透露出浓重的本土关怀。长期以来,后物质主义被视作普适性的理论,用来解释全球各地的文化变迁与政治发展现象。通过分析两种重大的立论错误,本文试图证明后物质主义理论并不具备真正的普适性。第一,强加式客位策略的应用使得跨国/跨文化延伸的视角失真。第二,民主目的论/历史终结论忽视了文化的分化和多样性,使得理论工作陷入了“民主至上”的桎梏之中。造成以上问题的直接成因是研究者缺乏对文化主体性的充分认识,背后的根源则是西方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知识—权力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