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代学人赵朴初有《咏天华谷史》诗云:深情细味故乡茶,莫道云迹不忆家.品遍锡兰和宇治,清芳独赏我中华.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故乡.中国人饮茶,自古便带有普遍性.上自宫廷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中国人从何时开始识茶、饮茶,已不可考,但至少在作于战国时代(一说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茶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即茶也)而解之”.茶是一种智慧,犹如酒是一团情感.中国文化自古有阴阳互补的异质同构性,茶属水,性主阴柔;酒属火,性主阳刚.酒调整着情感,茶津润着理智.酒表征着热烈,茶象征着淡泊.酒把万物距离拉近;茶使人的心灵宁  相似文献   

2.
齐白石,湖南湘潭人,是名扬中外的绘画艺术大师,他年寿高丰,堪称翰墨林中的老寿星,享年高达94岁。齐白石的长寿秘诀在于他笃信老人的养生“七戒”,并信守不渝,坚持不懈。这“七戒”是: 一戒酒:齐老高龄时深知饮酒不利于健康,他尽管经常出席各种酒宴,但却很少用酒,每当席间同座举杯劝饮时,他常以“谢谢,不会用酒”或以茶代酒婉  相似文献   

3.
朴智淑 《理论界》2023,(8):90-96
吴乔著名诗论“文饭诗酒”不仅明确指出诗文表现方法之不同,而且作为诗歌本质的“比兴”论含义也包括其中。“变尽米形”指的是比兴将个人情感上升为审美情感;“饮之则醉”说的则是比兴所创造和达到的共情空间和移情效果。吴乔提倡的情物关系有两种:一是情感最初产生的情物关系;一是已有情感的“感物而动”,后者即是吴乔所言之“兴”。吴乔“比兴”论的以上三个层次的相关论述极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诗经》“荼”为“茶”源说周蒙茶叶、丝绸和陶瓷为中国三大发明,久负盛名。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其历史传统源远流长,可以上溯到远古的神农时代,距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①作为文化传播使者的角色,在公元4世纪茶便传到了朝鲜,早在汉代就传入日...  相似文献   

5.
睡虎地秦简 《 编年记》有 “ □安陆□史”记载。此处墓主喜究竟为何职?目前学术界共有五种不同的解 喜释,但均嫌证据不够充分。令史可称佐,而秦已有“假佐”之制,且喜已完全具备假佐条件,故合理的简文解释应为“ 喜假安陆令史” 。该解释也符合秦简的记载习惯。  相似文献   

6.
“荣佛一味”,不仅是指饮食文化与宗教文化的交融与发展,而且是“拔无明之荒草,亦能瞻望佛祖之玄风”思想的物化体现,更重要的是人类幻想世界与情感世界的再度拥抱。一、释·茶《过去现在因果经》记载:摩耶夫人在回娘家分娩途中,路经蓝毗尼花园,见园中一棵大树,花色香鲜,枝叶繁茂,就举起右手想摘一枝,这时释奠慢慢地从夫人右胁降生!茶,从被发现到成为日常饮料,大致经历了祭品、药用、菜食和饮料四个阶段,距今至少也有四千年历史。茶树为常绿冠本植物,秋末开白花,花腋生。一个宗教领袖的诞生方式党与茶花的开放形式如此相似…  相似文献   

7.
在倡导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一番研究辨析,不可人云亦云地统称为孔孟之道而一概论之。具体就“孝”与“无后”而言,应在深入研究辨析的基础上,还儒家学说“孝”的本源。  相似文献   

8.
历代竹枝词因包涵历史文化的丰富信息,被看作社会史料的宝库。发掘其中有关酒的生产与消费的资料,对于酿酒史和饮酒史,以及相关社会史、文化史、风俗史的回顾和总结,是有积极意义的。巴蜀竹枝词有体现酒与节令礼俗的关系、酒与休闲生活的关系的篇章。农家自酿酒在民间消费生活中占有较大比重。而城乡"酒市"的繁荣,也表现了生活史的一个重要侧面。竹枝词中也有反映酿酒业之产业史的内容。"载酒"舟船浮江远行,则体现了商品酒的流通以及巴蜀酒业经济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的扩展。  相似文献   

9.
释“湖湘”     
中国区域文化研究中,“湖南文化”多被称作“湖湘文化。”然以“湖湘”为湖南之雅称并不确切。历史地考察,“湖湘”实可为两湖之通称。“湖湘”并举,盖始于唐。张说有“游洞庭湖湘”诗。不过此处“湖湘”仅指洞庭湖。张说游“洞庭帕”(君山),以其水盛时“宛在太湖中,可望不可即”,特地选择“寒沙际水平”的季节①。其时洞庭湖已“秋水归宿壑,此(君)山复居于陆,唯一条湘川而且”③。故张说以湖、湘并举。宋代“湖湘”之称甚为普遍。见于官方文书者如“新利州路运判温益可湖南转运判官制”称:“湖湘之阻远于京师”’③;见于正史…  相似文献   

10.
现传今文《尚书》“周书”部分的《洪范》《吕刑》两篇,都有远早于西周初年的久远渊源。《洪范》是殷商遗民箕子据其所记诵口述给武王的一篇文献,故春秋时期,人们既可称其为“周书”,也可称其为“商书”。《洪范》的早期流传,采用的是口耳传授方式,其原始文本具有突出的诗歌韵文特征,因此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仍可称其为“诗”。其文字写本的最初出现,应在西周初年箕子口述给武王之后。《吕刑》的作者不会是周穆王,其主体部分“王曰”之王,应指某位古老帝王。从所述史事看,《吕刑》的最初产生时代甚至要早于殷商,与夏代的“禹刑”有密切的关系。与《洪范》一样,《吕刑》也有突出的诗体韵文痕迹。在文字写本出现之前,这两篇文献应都经历过很长时期的口述流传过程,一直以“声音”为媒介存世,由早期的乐官群体保存并传授。口述“声媒”文献易于记诵的文体特征,对于判断先秦文献的时代早晚及其史料价值,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宋代的“产茶额”和“买茶额”中所记载的数字 ,是我们了解宋代茶叶经济发展状况最好的材料。然而 ,“买茶额”和“产茶额”究竟代表什么含义 ?如果我们从字面来理解 ,显然会产生很多的误会 ,而以此为根据对宋代的茶叶经济作出的推断也就不准确。本文从对宋代榷茶制度及其运作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对北宋时期的“买茶额”和南宋的“产茶额”的含义作出解释。认为 ,所谓“买茶额”是指国家的榷茶机构买纳产茶州县政府收购上来的部分好茶 ,以供大茶商长途贩运到北方地区进行销售的茶叶数额 ,而所谓“产茶额”是指产茶州县“批发”和“住卖”的茶叶数 ,也就是官府控制下茶叶在全国的销售总额。  相似文献   

12.
“象”之小识李祥林“象”乃中国文化史上一极重要范畴,由之而来的“观物取象”和“立象尽意”两大命题,对中国美学和艺术有深远影响。按《说文解字》,象本为象形字体,它有鼻子有眼睛,有四肢有尾巴,正是人们所熟悉的大象之简化模写。大象的“象”当然是指动物,它又...  相似文献   

13.
李露 《理论界》2008,(1):165-167
通常我们在谈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礼治”思想的产生时,会将其归功于孔子。然而,经研究发现,“礼治”思想的主体来源于周公。周公“制礼作乐”不仅开创了中国礼乐文化之先河,也为中国儒家“礼治”法律思想奠定了基础。此外,周公确立的“德”以及“仁德政治”之观念亦成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德治”思想的起源。因而本文将着重介绍周公“德治”和“礼治”独创思想之产生,以昭示其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尾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句中“菊花”是实指菊花呢,还是指别的什么?《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把“就菊花”解为赏菊花,我认为似有不妥。以菊入诗,屈原《离骚》中就已经有了:“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以推知,在当时已有食用菊花的习惯了。汉代便有了“菊花酒”,  相似文献   

15.
史学术语“封建”误植考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封建”本义“封土建国”、“封邦建藩”,原指殷周实行的分封制,与秦以降实行的郡县制相对应。近代中日两国学人皆以“封建”翻译西方史学术语feudalism(意为领主、采邑制),遂成一重要汉字史学术语。自20世纪20年代初期始,共产国际译词在中国传播(如称现实中国为“半封建”),尤其是1929年前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的一派,将“封建”泛化,把秦汉至明清这一颇不“封建”的两千余年历史纳入“封建时代”。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原因,此一论说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通行。而负荷新义的“封建”,脱离了中外古今概念坐标系的正轨,既未求得古今义流变的合理性,也没有达成中西义对接的准确性,故其效用不佳。笔者从语义学与历史学的结合部,追踪术语“封建”误植的过程,并建议恢复“封建”古典义,又与英文术语feudalism相通约,将殷周称“封建时代”,秦汉至明清的社会,不宜冠以“封建”,从政制角度可称“郡县制时代”,从较宽泛的历史学言之,可称“宗法专制帝制时代”。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约是个性格极温和的靓女,谁都愿意“娶”过去,置之“金屋”以为“娇”。于是便有了“饮食文化”的大张其鼓,“茶文化”的登堂入室,“辫子文化”的标新立异,就连“三寸金莲”  相似文献   

17.
味觉思想之确立,原本作为欲望表达的饮酒被转换为认知方式与思想方法。苏轼、朱肱等人进而从味开始考察酒,追寻酒趣、酒德。尤其从性道之维领会酒,深刻阐发了“以酒为命”“酒近于道”“酒中有妙理”等精义,揭示了酒的形上内涵。自此,对于士人来说,饮酒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它既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性命、道理的展开,更是自觉的精神修行。饮酒敞开酒中之道与理,以及人自身的性和命,酒也就由外在的欲望对象转换成了人的内在精神生命。当饮酒被当作形上活动,日用常行也就有了形上意义,这些洞见无疑为“日用即道”观念提供了必要的精神准备。  相似文献   

18.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政治思想的结晶。他在追述“三民主义”的思想来源时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门“因袭”传统文化是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过程中,孙中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创新思想。‘“民族主义”在“三民主义”政纲中影响巨大,是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旗帜。在关于“民族主义”的诸多言论中,孙中山从传统文化中广泛吸取有益于革命需要的东西,并适时地赋予其新的意义。从“驱除邀虏,恢复中华”中,可以看出,孙中…  相似文献   

19.
观春灯 话恐龙 春节观灯,是我们民族的古老传统,由于改革开放的成功,为了庆祝这个节日,今年不少地方办了灯会,自贡市今年办的国际恐龙灯会,规模之大,灯组之多,灯艺之精美,可称盛况空前。有20多个国家送灯参展,彩灯博物馆同时揭幕。  相似文献   

20.
华夏“和”文化与民族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古代是宗法社会。宗法社会以家族、家庭为本位,最终形成了“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特色,形成了包含一系列做人说教在内的“人教”文化,“礼教”便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华夏“和”文化即是由“礼教”派生的一种子文化、这种“和”文化表现为一个多维的行为文化系统。 首先,古人为了给人间之和找到一个本体论依据,便把“和”设想为宇宙天地的根本法则,这便构成了“天地之和”。《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董仲舒《春秋繁茂·循天之道》曰:“中者,天下之所始终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干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和者,天(地)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 其次,作为“天地之和”必然反映的“人间之和”体现为“天人之和”与“人人之和”两大形态。“天人之和”是人们在处理与天的关系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原则。在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图式中,天与人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