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读鲁迅《呐喊.自序》,我们能够发现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鲁迅与其他更积极的新文化运动的鼓动者之间的思想分歧。鲁迅的“五四”有别于一般“新青年”的“五四”,对这种差异的把握将有助于我们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复杂性的理解,并最终走出今天关于五四评价的种种争议,寻找理解中国现代文化与文学的共同思想平台。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新文化运动已经走过百年历程。而作为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一环,白话文运动也已百年。提到白话文运动,人们总是过多地将视角聚焦在新文化运动之后的历史时段,而对于白话文为何发生以及何以发生却鲜有提及。没有晚清,哪来"五四",这一近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著名论断也显现出了清末民初这一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段之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时世平《救亡·启蒙·复兴——现代性焦虑与清末民初文学语言转型论》(天津  相似文献   

3.
叶祝弟  阮凯 《天府新论》2015,(5):156-160
2015年是新文化运动100周年,这既是中国文化从震荡走向自省的百年,也是价值重估、观念重构的百年。为了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2015年6月19—21日,《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上海东方青年学社等单位在上海联合举行“新文化运动百年价值重估”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瑞典、中国台湾、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180多位知名学者,围绕“新文化运动价值重估”、“儒学转型与新文化运动”、“‘启蒙’的百年流变”、“新文化运动反传统主义与激进主义反思”、“学衡派与文化保守主义”、“新文化运动中的世界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与个人主义”“文学、启蒙与现代性问题反思”、“中西文化融合与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与公共理性”等主题进行了深度的讨论和研究,会议取得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王娟 《江汉论坛》2023,(4):43-50
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基于事实与逻辑提出的极具辨识度和引领性的重大原创性命题。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深入阐明一系列涉及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彰显出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思想内涵看,它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必然”“何以呈现”“何以规定”“何以保障”“何以重要”等基本问题。从哲学意蕴看,它反映了“现实”的辩证运动,贯穿了“实践”的思维方式,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展现了“时代”的问题视域。从现实意义看,它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聚合了思想富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提供了理论支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引领人类文明多元共生标注了前行方向。  相似文献   

5.
内容提要“人的自由”这一现代性概念具有“入的整体解放”与“个体自由”双重内涵。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将个人自由与自主权利作为人实现现代转型的基础。20世纪上半叶大批作家多将“人”的觉醒和个人解放作为文学创作的自觉追求。20世纪30年代末,在初步获得个体自由后,作家的文学创作中普遍流露出迷茫、孤独、苦闷情绪。  相似文献   

6.
新文化运动时期 ,胡适将实用主义引入中国并积极宣传。在“五四”运动之前实用主义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而此后却阻碍了新文化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这反映出一种理论对特定时代的作用是与特定历史条件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7.
自传统至现代(下)——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变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文学革命是一次道道地地的革命,它不仅画出旧文学与新文学的明确分界,还初步确立了作为新文学主体的“新人”的本体精神.换句话说,现代意义上的“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构成“五四”文学革命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主要贡献,而这自然是要联系新文化运动的总体动向来看的.  相似文献   

8.
一、将“新文化运动”混同于“五四运动”。这表明人们眼光里没有独立的文化运动。只有政治运动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五四运动”等同于“新文化运动”,有时还合起来叫“五四新文化运动”.汗牛充栋的文字资料里,都是把两件不同的事混在一起。倡导白话文和文学革命,怎么与上街抗议列强瓜分中国是一回事呢?不管在历史上,还是在逻辑上,都需要将两者重新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9.
将民主与科学认定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精神特质,几乎已成为学界公认的史实。本文认为,民主与科学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显性旗帜,而“五四”新一代知识者之共同精神信仰则是“个人主义”,正是这种“先知类型”的“个人主义”为那一代知识者提供了独异的生命激情,从而使他们在中国传播异质性思想成为可能。本文力图从鲁迅和胡适的易卜生观切入对该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新文化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新文化运动” ,这是至今并不明晰的问题。当时的人们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 ,这就难免导致后来的种种误解和曲解。本文认为 ,从中国的现代化历史看 ,新文化运动是政治变革完成之后的一场思想文化补课 ;从中国与世界文明主流的关系看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运动 ,也是中国与世界文明主流全面接轨的运动 ;从新文化运动的价值选择与努力方向看 ,它是一场人的解放运动 ,又是争取人的独立、自由与权利的运动  相似文献   

11.
“五四”得名于国家危亡关头由学生发起的政治运动,而其精神的灵魂则是新文化运动。它涉及了中国现代化发展选择的许多问题。其中包括现代化过程需要什么样的思想、文化资源,如何提供这种资源等。“五四”作为文化运动在大半个世纪里持久不衰的魅力,恐怕也与这一问题相关。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到现在整整六十年了。它既是一个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爱国运动,又是一个划时代的新文化运动。它揭开了我国文学史上新的一页。我们在纪念这个伟大的新文化运动的同时,不能不想到的是五四时期的民间文学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复古逆流泛滥之时,整理国故运动的首倡者胡适于一九二四年七月专程来到辽宁,?后在沈阳、大连两次发表演说。一是七月三十日在大连青年会馆所作的题为《新文化运动》的讲演。在这个讲演中,胡适一方面极力否认新文化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把它说成是一个“将固有的文化重新估价”的运动,另一方面,又把他早已为李大钊等革命的知识分子所批驳了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谬论重新拿出来贩卖,说什么“新文化运动不是说甚么主义,象马克思主义、布尔雪维克主义……等等,乃是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对时间的“先验阐明”,撇开了数学何以可能的问题而跳到了力学何以可能的问题。时间的先验阐明的这一实际的缺位表明其时间观在“形式框架”的理解和作为“能力”的理解之间的冲突,它处于传统空间化的时间向力学化、能动化的时间的过渡中。由此切入到康德的时间图型,揭示出时间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在构成知识方面比空间具有更加深刻的本源作用,它与创造性的想像力其实就是一个东西。最后援引海德格尔的时间观佐证和阐发了康德时间观中的这一具有重要的生存论和本体论意义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五四道德变革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核心是批判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非人的”旧道德,建构以“人”为核心的新道德.女人作为“人”的发现是道德变革的重要内容,而女作家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对这场变革的见证思考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历史上和东西文化冲突史上的转折地位,以及它在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伟大历史意义,已有比较客观、公正的估定。在救亡、变政、启蒙的近代多重奏中,新文化运动在其作始主要的不是变政,也不是救亡,而是思想变化上的启蒙。它的根本目的在于“立人”(改造国民性),摧毁旧传统,重建崭新的现代华夏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以“西学批判中学”,“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标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实质上是用近代科学理性精神来反对传统的实用理性,用近代人文主义精神来反对传统的君主专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历史关系如何?这是“五四”以来迭招物议、聚讼纷纭的一个问题,对它的解答不仅伴随着紧张的史事争辩,而且包含着激烈的文化冲突。以现代新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者站在反对派的立场上,指斥新文化运动抛弃传统,毁灭“国粹”,一意西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层”;与此相左的极端反传统主义者则以这—运  相似文献   

18.
从投身民主革命到发起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主要是从救亡图存出发去审视军事问题 ,认为国家应有“国防权” ,国民应有国防观 ,主张对民众进行“尚武”精神教育。从发起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陈独秀军事观的基本特点是 ,从实现民主政治出发去审视军事问题 ,对军国主义的侵略性、反民主性进行批判抨击 ,同时力主铲除中国封建军阀推行“武人政治”。五四运动后 ,还提出新文化运动应影响于军事 ,劳工者应该自己管理军事。陈独秀早期的军事观对 2 0世纪初期中国军事思想的发展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指归:现代文化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李继凯本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暨新文学浪潮,从一开始便将现代文化的两个主角“民主”与“科学”(即德先生和赛先生)推上了前台或先锋的位置,而新文学作为这种新型文化的媒体及创造物,则受到了“五四”人或现代人的高度重视。正...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中国社会变革所具有的文化先导性特征,使得每一次的革新都是在思想文化领域首先取得突破。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在新文化运动造成中国传统与现代“断裂”的背景下发生的。传统向现代转型中的“断裂”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拓了理论空间。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救国方案也好,一种参与论争的社会思潮也好,它本身没有“断裂”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新文化的意图,更没有“断裂”中国现代化启蒙的功能与企图。相反,倒是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给“五四”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创造了一个新思想入场的理论空间。无论理论的魅力还是实践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都绽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这一理论的竞争力延续至当代,就表现为苏联解体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一球两制”的竞争态势下,仍然保持着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