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刘逢禄的经学中心在《公羊》学,这是没有疑义的。然而,刘逢禄《公羊》学的代表作是什么,学术界却有不同的意见。在刘逢禄的《公羊》学著作中,最为他本人所推崇的是《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一书。刘逢禄在该书成书后,曾做诗四首,其中第二、三首说:“一月重寻翰墨缘,温城绝业得珠联;窥园未免愧前贤,驻景方知绝几编。天遣幽人在空谷,帝为词客展华年;拟将中寿安吾分,半世须教万世传。”“弱冠精研志不磨,每从家法辨眼讹;引针难起邱明疾,入室先抄武库戈。要使日星辉复盎,还将峡石挽颓波;经神绝业如相待,一瓣心香奉董何。”①第三首诗是说《春秋公…  相似文献   

2.
廖平认为,《公羊传》独守西汉今文经学家法,为今文经学的重要代表著作。《公羊传》虽为子夏所作,实际上是经汉代经师增补而成。《公羊传》的主要性质就是保存了西汉今文经学所讲的"义例",所以多"非常异义可骇之论";廖平《公羊》学的特点,一是以阐发《春秋》微言大义为宗旨,二是以笃守今文家法、复明两汉师说为旨归。在晚清《公羊》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魏源和龚自珍同受刘逢禄《公羊春秋》学,于晚清今文经学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魏源在谈他倡今文经学之宗旨和意义说:……且夫文质再世而必复,天道三微而成一著。今日复古之要,由训诂、声音以进于东京典章制度,此齐一变至鲁也;由典章、制度以进于西汉微言大义,贯经术...  相似文献   

4.
黄开国 《齐鲁学刊》2006,3(2):11-15
孔广森被有的学者视为清代第一位有《公羊》学著述的人物,但他的《公羊春秋经传通义》与何休的《公羊》学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之异就在于孔广森否定何休的王鲁说,自立三科九旨,没有对《公羊》学微言的阐发,只有《公羊》书法、大义的发明,从而使孔广森的经学著作虽以《公羊》命名,却对清代《公羊》学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推进。然而,孔广森的经学还是有其新内容,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在《哲学研究》2005年第4期发表的关于庄存与的论文中,对《春秋正辞》的思想特色与历史意义作出了说明,对其书法方面却没有论及。而书法历来是《春秋》学尤其是《公羊》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如果说《春秋正辞》从内容上具有不重微言,只讲大义的特点,与《公羊》学存在差别,那么,就讲求书法而言,则与《公羊》学如出一辙。从书、不书、当书而不书、不当书而书、常所书、偶所书等所谓《春秋》书法中,以推见圣人之义,是《公羊》学阐释《春秋》的特色,也是其与《左传》、《谷梁传》的区别。庄存与不仅在《春秋举例》与《春秋要指》中论列了这些书…  相似文献   

6.
刘逢禄在《刘礼部集·释例》中论三世说时,提出《春秋》所记的周天王、诸侯、鲁国十二公等为薪蒸之属,其中所寓含的圣人微言为薪蒸舒宣的火光,火光需薪蒸的舒宣,但是,薪蒸决不是火光。刘逢禄的这一比喻,同他的假借说一样都是要试图解决《春秋》与鲁史的关系问题,以说明《春秋》虽本鲁史,但却与鲁史有根本的不同。然而,他一方面说《春秋》之义是假借鲁史而发,犹薪蒸舒宣火光,另一方面又说《春秋》何尝真黜周?何尝真王鲁?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他的思想矛盾性的异义。历史上包慎言就说:“凡此十二君者,鲁之君乎哉?《春秋》之君耶?方之于周,此二百…  相似文献   

7.
何休的《春秋公羊传解诂》、《春秋公羊文谥例》等著述,在《公羊》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也具有特殊的地位。这种地位与意义,不仅仅表现为其使《公羊》基本理论体系变得系统与完整,而且也体现为何休本人对《公羊》学说的改造与丰富,使之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色。尤其是他根据《公羊》旧义充实“大一统”政治理论和“三世说”历史哲学的内涵,为后世思想家提供了维护统一、从事改良的重要思想源泉。在封建社会的持续发展阶段,人们更注意何休学说中“尊王”、“大一统”的政治观点。而到了封建社会崩溃的前夜,人们的兴趣重点便转移到借鉴何休学说中的“张三世”历史哲学上来了。以此为依据,人们宣传维新改良的主张,指导社会变革的实践,于是出现了那场震憾整个晚清社会的戊戌变法  相似文献   

8.
何休在春秋公羊学的历史上是个承先启后的人物,早期春秋公羊学的理论体系是由他完成的,他提出的“三科九旨”说事实上已成为后世春秋公羊学的理论核心。清人刘逢禄竟说:“无‘三科九旨’则无《公羊》,无《公羊》则无《春秋》”,可见何休的“三科九旨”在公羊家心目中的地位何等重要。但是,何休的“三科九旨”就其思想内容来说,究竟与《春秋》和《公羊传》有何密切关系,却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我认为,何休的“三科九旨”,在其主要观点上,歪曲了《春秋》和《公羊传》的本义。它的思想应该说属于何休自己。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经学特别是《春秋》学的两大命题,“尊王”与“王鲁”分别主要出现在《谷梁春秋》的经传与《公羊春秋》的经传汉注中。二者所蕴含的截然不同的思想,在本质上决定了《春秋》二传在两汉的地位,甚至对中国经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平飞 《船山学刊》2008,(1):100-103
《公羊传》注重“以义解经”,故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公羊传》通过对《春秋》“立义”、“释义”、“明义”、“显义”、“取义”、“著义”、“断义”的考量提供了一个颇有特色的解答,充分突显了公羊学派所理解的《春秋》“义以为上”制作本原和“经世致用”实践本性。  相似文献   

11.
魏源的《董子春秋发微》一书今虽不见,然从《序目》可知,它是魏源在其经世致用思想的驱使下,承继刘逢禄发明何休公羊春秋义例说,进而突出张扬三世说的重要成果。被刘逢禄所揭橥的何休三世说主要是详今略古的笔法义例,其政治意图在大一统;被魏源所阐发的董子三世说,其哲学基础上是气运论,政治意图是更化改制。魏源还有一奇妙的发现:将鼓吹心性学说的孟子视为孔子春秋微言大义思想的学术传人。这些成果引导康有为直奔西汉董仲舒,创立具有进化意义的三世说,掀起了托古改制的改良运动(而非革命运动)。由此可知:魏源上承刘逢禄,下启清末的康有为,是近代经今文学史上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12.
龚自珍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和爱国主义者。在政治上,他抨击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专制,主张更法改图,以解决日益深化的社会危机,并对社会的黑暗和朝廷的弊政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积极主张维护国家主权,以武力抵抗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支持林则徐禁烟;提出在华北种桑养蚕,扩大国内丝织业生产;建议加强战备,移民西北,巩固边陲。因此,他治经鄙薄汉学考据,从常州学派的刘逢禄学《公羊春秋》,根据其更法改图的需要,探索经书的“微言大义”,“讥切时政,低排专制”,阐发经世匡时思想,成为嘉  相似文献   

13.
清代中后期今古文之争又被提起,而且多由《公羊》学者发起,刘师培作为古文派经学家,通过严谨的历史考据恢复《左传》学解释《春秋》经的历史地位,努力将《左传》的地位提琴至《公羊》、《谷梁》之上。  相似文献   

14.
《公羊》学的大一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羊》学喜讲微言大义 ,大一统则是其根本观念。《公羊》学的大一统体现于“元年春 ,王正月” ,前者是从形而上的说明 ,后者是从形而下的说明 ,而无论是形而上还是形而下都必须落实到尊王这一中心。  相似文献   

15.
谭凯  贺汉魂 《船山学刊》2016,(4):97-103
康有为的《论语注》是四书学史上极具重要意义的一部著作。《论语注》中的三世进化论体现了康有为将公羊三世说与西方社会进化论的结合;在《论语注》对太平大同世的构想中,康有为则引介了西方如自由、平等和民主等近代政治观念;《论语注》中康有为对夷夏之辨的评判标准也是颇具现代特征的公理与文明。康有为立足于儒家的公羊学说,对中西文化进行融合,对儒学近代化做出的努力值得肯定,同时也体现了儒学思想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春秋公羊学说的方法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春秋公羊学说体系进行分析,对于理解这一被称为“其中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和“怪诞之说”的古代学说体系,并究明它在历史上何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将大有裨益。公羊学说在方法论上有三个显著特点:(一)强烈的政治色彩与浓厚的学术色彩在同一学说体系中相反而相成; (二)以变易进化的观点观察历史,观察社会发展的未来;(三)专讲“微言大义”,对《春秋》或《公羊传》中简略的文字,大胆地阐释发挥,成为传统学术史一门“解释学”,后代具有革新精神的公羊学家便利用这种解释经书“微言大义”的名义,为容纳新思想提供了方便的途径和合法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用《春秋》学谱系概括了先秦至汉代中叶的学术思想史,细致地描述出功利主义观念对 思想家的影响。我们从司马迁提供的资料出发,分析了《春秋》经传关系的内涵,清理了战国诸子与公羊 学的关联,最后归纳出汉代公羊学的基本主题以及司马迁的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羊传》是《春秋》齐学的经典。以《公羊》出于子夏或是曾子等说,皆非定论,《公羊传》应该出于子夏、曾子等人。《公羊传》六次出现的鲁子,非曾子之误,而是对鲁地传《春秋》齐学者的统称。将《公羊传》著于竹帛的是公羊寿与胡毋子都,但其书却是传《春秋》的齐学先师的共同成果。《公羊传》以公羊为名,其实却是《春秋》齐学,后人不知名实之异,而有关于《公羊传》传承的各种误说。  相似文献   

19.
《海国图志》是十九世纪中叶由中国人最早自编有关世界地理、历史系统知识的著述,并包括着编者魏源对于“海防”的见解。它不只是一部资料性的参考书,也适当反映出当时一般开明人士具体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后的态度问题。编者魏源(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1844年进士,署理江苏的东台和兴化各县,实授高邮州知州。1850年太平军起义,首倡团练,力图抵拒,却因延误驿报革职;后复原官,不久病死。他是一个封建统治集团中的小官僚,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政治上当然顽强反抗农民革命;但在学术思想的领域里,却有一定的贡献。魏源曾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是和龚自珍议论相得而齐名的经今文学家。他们一反当时汉学家支离破碎的治学方法,主张研究古代典籍应该联系现实政治,提倡“经世致用”之学。鸦片战争前十四年,魏源即已辑成《皇朝经世文编》一百二十卷。1821年英军进犯浙江,他曾在坚决抗战的钦差大臣  相似文献   

20.
公羊家法与清代今文学复兴之统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文公羊家法的真谛,是阐发微言大义,以经议政,主张"改制"、进化。东汉何休提出"三科九旨",对公羊家法作了比较完备的总结。乾隆间庄存与继承董仲舒、何休的路数,求公羊学之正途,对"大一统"、"张三世"、"通三统"等基本问题作进一步阐释,成为清代今文学复兴的开山人物。孔广森自立"三科九旨",混淆今古文家法,其结果是抽掉了公羊学说活跃的思想内涵,使之庸俗化。刘逢禄继承了庄存与的事业,将之发扬壮大,为公羊学撰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著作,成为复兴今文学事业的关键人物。至龚自珍、魏源对公羊学说大力改造,倡导改革,批判专制,成为著名的今文学派健将,为以后康有为所直接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