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延安精神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13年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头弘扬、践行延安精神,为全党做出了表率。湖北省委近年来加大了对延安精神研究会工作的领导力度。2008年,省委两次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省委常委张昌尔,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李春明先后听取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工作汇报,对研究会的工作出思路、提要求,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孟昭斌 《中华魂》2021,(4):47-49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气和显著标志.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对延安精神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对弘扬延安精神发出了伟大的号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阐述了延安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多次对弘扬延安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希...  相似文献   

3.
(2020年12月12日)潇湘孟冬,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我们在毛泽东主席的家乡韶山,隆重举行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研讨会,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意义。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历久弥新、永放光芒,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到延安梁家河插队并在那里工作生活了七年。  相似文献   

4.
察哈尔路社区 《中华魂》2017,(10):F0003-F0003
2004年,在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的支持帮助下,南京市鼓楼区挹江门街道察哈尔路社区把弘扬延安精神引入社区,建立了主题为“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红色文化阵地,使延安精神在社区扎地生根、发扬光大,涌现出了许多好人好事和一批优秀党员、优秀志愿者。  相似文献   

5.
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的丰功伟绩,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进行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2006年5月2日至6日,在淮海工学院党委的组织下,院领导冯景华、党委统战部部长陈卫率领全院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院侨联、无党派高知联负责人30余人前往革命圣地延安进行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6.
《中华魂》2012,(21):30-31
2012年9月18日,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伍绍祖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与我们永别了。我们党失去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研究会失去了一位卓越的领导同志。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顾伍绍祖同志自2005年加入研究会并被选为常务副会长以来的一些往事,形成了以下几个难忘的印象。真诚热爱延安精神的延安儿女中的杰出代表伍绍祖同志的父亲伍云甫、母亲熊无荆同志都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伍绍祖同志1939年出生于西安,但童年时代主要是在延安度过的,是在延安精神的  相似文献   

7.
朱继东 《中华魂》2021,(1):23-27
坚持政治家办报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个优秀传统,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多次强调要坚持政治家办报,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个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将经典文本意义向时代价值转化的实践过程。此过程包含文本之释读范式选择的前提性阶段、意义转化的内容转化阶段、表达方式转变的话语输出阶段和载体形式创新的终端传播阶段。四个阶段有各自的实践特征或要求:中西诠释理念交融背景下本土价值的张扬使文本诠释范式渐趋觉醒于本土古典诠释法;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成要素作为意义的选择框架并据此框架对经典文本内容进行学科鉴别、选择和调适来完成意义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化;话语输出过程不仅要熟练文言文文体,还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话语表达范式;被赋予数字化特点的载体形式应发挥立体化组合传播效应并坚持主流媒体的核心价值引导力。四个阶段在整体性上形成了先后逻辑关系和演绎过程并在这一关系和过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9.
活动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载体之一,对活动载体的研究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运用实践中先后呈现出单一性、泛政治性、盲目性、碎片化等弊端。当前面临意识形态斗争在活动载体上的渗透、多元价值对活动载体的需求、现代生活方式对活动载体的要求、现代载体对传统载体的消解等时代挑战。创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应在“五个坚持”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教育目的为前提,以正确的教育方法为轨道,以遵循“三大规律”为根本,以创新发展为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