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唐丹丹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2):146-148
海外学者刘禾的《文本、批评和民族国家文学》,在《浮出历史的地表》中引入"女性的眼睛"解读《生死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完全突破多年以来的传统权威阐释,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进行了再解读。两种解读虽同在女性主义批评的视域之下,但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对这两种批评做比较分析,以期寻找出更为贴近作者萧红本意及《生死场》文本表达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赵影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5):55-58,62
《生死场》是萧红在民族兴亡的关头,通过对生与死的探讨,特别是对广大劳动妇女命运的考察和关注,以此对女性生命、生存意义进行挖掘和展现,引起人们对女性解放的追求,以及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思考,并扩展对国民性的审视,批判其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尹莹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3)
弗洛伊德无意识学说的基础上,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这一理论.哈代的小说《远离尘嚣》正是一出主人公由于性格和社会原因遭遇苦难、毁灭而重拾目标的悲喜剧.文章拟从荣格集体无意识角度分析和探讨了集体无意识对《远离尘嚣》中悲剧发生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挖掘了这一悲剧的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4.
王斯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63-66
依据瑞士心理学家荣格集体无意识学说,以客家文化心理为个案,分析在无意识中内化了的、心理最底层的文化心理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认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从生物学的角度诠 释了文化心理的构成以及存在差异的渊源,揭示了影响外语学习外显行为的内在原因,对外语教学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常勤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7(6):26-29,50
鲁迅先生为《生死场》写的序言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肯定了萧红的创作成就。《生死场》所体现出 来的艺术结构的多元美,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小说中较为追求结构关的优秀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7.
姜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726-728
以容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及弗萊的原型学说为理论基础,作者结合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南方社会经历,以及自身生活经历来说明福克纳在小说中是怎样来进行女性形象创作的。 相似文献
8.
女性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汉律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晓川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16(1):58-62
女性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密切关系:女性强化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男尊女卑的基本性格;女性促进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进化;保护女性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民主性之精华. 相似文献
9.
周洁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130-132
集体无意识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在神话原型批评中意义重大。文章以英国当代著名女性作家拜厄特代表作《占有》中的一则童话《水晶棺》为例,以集体无意识为理论基础,通过与其他文本的对比以及对《水晶棺》新视角的探讨,分析集体无意识对作者创作的影响。可以看出,作家在作品中有意识地赋予作品新的时代内涵,一方面集体无意识使经典得以延续;另一方面,个人有意识又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库切的《等待野蛮人》以帝国和"野蛮人"的战争作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群边镇居民对从未真正出现过的"野蛮人"的恐惧与厌恶,从而整日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本文通过分析小说当中人们对从未见过的所谓"野蛮人"的态度,探究人类集体无意识背后所表现的对异己的排斥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相似文献
11.
王维燕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4):105-109
萧红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作为女性的自我意识在小说《生死场》中,通过不同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被呈现得极为鲜明。然而萧红的这种意识在小说中依然隐含着男性崇拜的危机,并在小说关于抗日战争的人物塑造中表现了出来。萧红这种复杂的情感意识显然无法脱离时代环境的束缚,但这并不影响《生死场》在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中的“意在言外”“言不尽意”“言近旨远”等言象意特征体现了中国文化形简神远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集体无意识对文学创作者的熏陶.在《红楼梦》翻译中,杨宪益采用了异化为主的言、象、意转换策略,达到了尽量传播中国文化的翻译目的;而霍克斯则采取了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实现了其迎合西方读者口味的目的.究其根本,《红... 相似文献
13.
《诗经》女性审美传统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女性审美视角主要包括外在的容貌、形体,内在的品德、性情,这四方面均可对应于意象:花、水、玉、月来表现。后世文学不断吸收这些丰富营养,并继承和发展,形成女性审美传统即女性与花水玉月文化剖舍不断的民族血缘情结,也造就中国古代整体审美典范,更多崇尚的是与女性审美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自然、中和、阴柔虚静、玄远飘逸的气质。 相似文献
14.
15.
董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65-68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我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不可多得的含义深刻的作品,它体现了作者对传统道德文化回归的深切渴望,但同时又流露出作者对传统道德伦理的矛盾心态.小说中田小蛾等女性形象的塑造正是这种矛盾心态的体现,作品一方面表现她们在伦理道德束缚之下的不幸命运,一方面又以传统的道德伦理为准绳来审视和评判她们,使她们成为回归传统、重塑道德的理所当然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6.
武成功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2):116-118
老舍,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极有影响力的文学大师,处在现代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化的撞击中,为中国理想图景的构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不间断的思考。从他的创作实践中可以看出,老舍在对中国国民的中庸、保守、软弱、敷衍、自私等国民劣根性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中所体现出的温情、民众中蕴藏的民族主义精神、民性中的“善”和侠义心肠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眷恋和赞赏,明显地体现出他本人的一些传统文化心理特征。在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中,他的传统文化心理特征中的这几个方面尤为彰显。 相似文献
17.
18.
毛泽东的经典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对于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实践的角度而言,实践的现实需要是区别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根本标准,传统文化不存在抽象意义上的好与坏,也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建构起文化自觉前提下的“文化免疫”。从矛盾的角度而言,应辩证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立统一关系,统一性是矛盾主要方面,对立性是矛盾次要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应努力超越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特殊性”界限,建构具有世界“普遍性”意义的新生活样态,以此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在场”。 相似文献
19.
董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5):91-93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男人为主的作品,但却集中地反映出中国传统的女性观,主要表现为对女性美的否定和红颜祸水的观念,显示出传统文化对中国文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重返〈生死场〉》采用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作者刘禾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将作品主题置于与民族主义相对立的位置,使得萧红的《生死场》再一次陷入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问题中,其创新和偏颇之处相当具有典型性.从对男性批评家的否定、女性身体状态的描述、女性作家与男性作家写作模式的不同、男性特点的削弱、男性与女性归属的对比等方面对文章进行个人性评论,以此解读刘禾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