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各国立法及理论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存在极大的争议,从分析这些争议入手,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应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提供积极的法律保护,并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界定、权利主体的界定和权利保护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德国早期现象学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就是现象学方法的构建和运用.现象学方法的主要步骤在于,通过"悬搁"(加括号)和本质直观,达到本质还原,从而直接面向事物本身.运用这样的现象学方法来对待文学艺术作品,可以直接"回到文学艺术本身",以直觉方式把握文学艺术作品的本质意义,以实现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略论《水浒传》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水浒传》的认识价值、伦理道德价值进行了许多探讨和争论,然而,对它的审美价值却较少有人从整体上进行系统的论述,在现实生活中,真与假、善与恶和人们的关系更为直接,人们首先在这些方面做出自己的判断。然而,当人们评价的是一部文学艺术作品时,他首先应当注意的是这部作品的审美价值。如果将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抛在一边,单纯地挖掘其认识的与伦理道德的价值,就等于抛开了所要研究对象的本质,那就不是对活生生的具有不朽艺术生命力的有机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不论它写什么、怎样写,也不论它是什么样式、形式,其内在意蕴都必然包含着作者的某种认识和评价,某种价值取向,这就是作品的主题。韦勒克说:“一部文学作品的‘材料’,在一个层次上是语言,在另一个层次上是人类的行为经验,在又一个层次上是人类的思想和态度。所有这些包括语言在内,都以另外的方式存在于艺术作品之外;但是,在一部成功的诗或小说中它们是被审美的这一原动力吸引在一起从而组成为复调式的联系的。”①可见,作品的主题,或称审美目的,就是融贯作品中的思想和态度。文学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民族的文学艺术,既贵于个性张扬,又离不开普世价值的恪守。满族作家在充满情感地状写本民族题材的同时,也通过作品极大地弘扬着时代的普世价值,并取得了世间公认的成就。该民族的作家文学长期养成了高度包容的性格。不愿收缩自己一向拥有的外向型视野。行进在世纪旅途的满族作家,因应于这样一个前所未觏的铿锵时代,精神意识领受着人类优秀思想的洗礼,更乐于以开放的文化胸怀、进取的人生眼光,全方位地观察发现生活.将融会着现代理念的艺术思考.注入笔端。  相似文献   

6.
论鲁迅叙事散文意境创造的艺术方法龚钢,赵妙青意境,历来是中国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孜孜以求的作品的至高境界,也是衡量、评定文学艺术作品的一条重要并具有普遍审美价值的尺度。鲁迅“五四”以来的小说创作,就艺术美学方法而论,大多具有中西融和的特点,而在散文写作...  相似文献   

7.
从古希腊罗马开始,一直到17世纪作家们的创作就是为了在文艺活动中得到名次和荣誉,借以显示自己的水准与实力,而没有"利"的目的.文艺创作完全不考虑作品自身的经济价值,而靠统治者或达官贵人的赞助和扶持,作家们生活无忧无虑,使文学创作及作品本身也就不需要考虑什么经济效益.18世纪开始商品经济意识大力度向文学艺术领域渗透,其结果使文学艺术成为了商品.作家们为利的需求而创作,读者和观众为了享受的需要而购买,稿费或稿酬形成了供需之间的等价交换关系与原则.赢得了读者就赢得了作品的传播,赢得了作品的蜚声文坛就赢得了经济利润,而名利双收也就标志了文艺作家个人奋斗的成功.文化活动组织者都以牟利为目的,文学艺术的本质追求已经不再是创作的动因,一切作品的内容与风格之选择都与能否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纠缠在了一起,文学性自然被挤出了原有的位置,而消费大众群体在这个文学艺术的生产链上直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文革 《云梦学刊》2014,(1):99-100
有一段时间人们曾在文学艺术是应当“歌德”还是暴露、是该表现理想还是表现现实、是该描写美还是描写丑等方面颇多争论。基于文学艺术观念的不同,不同时期文学艺术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如果说在新时期以前文学艺术主要为前者的话,那么新时期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文学艺术则更多倾向后者。站在文学史或艺术史的高度看,文学艺术的好坏、成功与否并不在于它表现了什么、是表现美还是表现丑,因为美丑都属于广义的美。如同叶朗先生所说的,都属于“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9.
论“劝善文学”及其发展应从瑛什么是劝善文学?从广义说,一切以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思想为灵魂的文学艺术作品是劝人善良,激励人奋发向上的;一切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为基调的文学艺术作品也是劝人善良,鼓舞人奋发向上的;一切能给人以力量,能磨荫斗志,催人...  相似文献   

10.
学界对著作权法本质认知缺乏共识。现行著作权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著作权法就是著作权保护法,而广义著作权法则是一个不同性质制度集合,它是以作者著作权保护为核心价值、公众使用权为结构性价值、共有领域为基础性价值的“立体结构体”。著作权法稳定运行并实现最终价值是基于在立体结构体中定位不同法律主体之间各自支付了对价、获得了不同性质的权利和自由。保护著作权使作者贡献了作品,保证了公众有可使用的思想资源,保障公众使用权则支撑了著作权人权利和自由长远的发展,它们之间交互对价共同维持了一个作品生产再生产机制趋向激励文学艺术繁荣、文化产业繁荣的制度目标,支撑一个现代法治国家运行。  相似文献   

11.
在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作家、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运用语言艺术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审美情趣的文学艺术作品来达到肯定人的本质力量,推动历史前进的目的.文学艺术家在运用语言艺术时,一般有两种表现手法,一是以浓墨重彩写辉煌,豪言壮语话史诗的大手笔挥洒世代风流;二是以普通人的心态,运用流畅、舒缓、自然的笔调把平常人做的平常事叙述出来.相比之下,后者更真实,更贴近生活,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情趣.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平实之美所体现出的不朽的艺术轻力.一、平实之美源于劳动者自己的生活所谓“平实”就是平淡真实.一切…  相似文献   

12.
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无不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生命,呈现出一种和谐的整体美.艺术的这种和谐的整体美,是一切成功的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标志.艺术的整体观,就是建立在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这一整体美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艺术的整体美的思想,作为文学艺术的客观规律,很早就为众多的哲学家、美学家所注目.在我国,汉淮南王刘安主持编纂  相似文献   

13.
人之所以需要审美,是由追求超越现实、渴望自由的生命本性决定的;只有以自由的生命活动作为最高价值和理想的文学艺术作品,才具有永恒的魅力;自由不仅是对必然的认识,还是一种精神境界,没有内在自由,外在自由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表现了生命自由的光辉在感性形式(形象)中的灿烂放射。总之,美是自由的诗性升华,是自由对自然的照亮与回归,是个体性与社会化的和谐整合。  相似文献   

14.
马大康 《浙江社会科学》2012,(9):128-135,159,160
在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中,文学艺术是作为现实对立面被建构起来的,它处在与现实相异在的虚构世界。文学艺术作品的结构,是由肯定现实存在与控诉现实存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艺术意识形态与艺术真理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的,这种悖论式关系恰恰最为有效地包孕着政治潜能。文学艺术的审美形式是感性形式,它由感性秩序构成;文学艺术就是以此对抗现实秩序,培植新感性,而这正是社会解放的起点。审美形式具有双重性:商品化与抵制商品化。作为一种形式,它为文学艺术设定形态,赋予可复制性和特定的价值,使它无奈地沦为商品;而另一方面,审美形式又让文学艺术获得自律性来抵制商品化。  相似文献   

15.
著作权法合同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是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为实现这一宗旨,不仅要依赖创作者努力创造出形形色色的作品,同时,还必须让作品进入市场,通过他人对作品的复制传播与各式交易行为,才能使作品真正面对和进入社会,实...  相似文献   

16.
在消费文化主导文学艺术生产的时代,余华的<兄弟>深深地打下了消费时代的文化烙印.<兄弟>的畅销,是当前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生产机制的产物,是余华十多年来在先锋文学领地所聚集的品牌效应在大众文化市场的反映.究其作品本身来看,作者媚俗化的写作姿态,"削平"了作品的意义和深度,其名气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已远远大于作品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7.
路遥小说中的道德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家的意识世界有着十分广泛的内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政治观、历史观、文化观、文艺观、审美观……以至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和感应,等等,无不包容其中。这些.可以通过他日常生活的言行和论著、日记等予以表露。路遥是一个对文学艺术、社会人生有他独待看法的作家,绝不类同于某些人云亦云、平庸浅薄之辈.他早有见地的认识,不一定都见之于作品,他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较深,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常以理性制约着情感和意识,故而他的小说中的意识世界,不是泛滥的洪水,而是沿堤岸流淌的江河,有波涛用滚之势,…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型态,必将对以文学艺术为构成要素的文化产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影响.知识经济与文学艺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辩证互动关系:知识经济对文学艺术产生的影响是引起文学艺术的创作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和拓展;其次,它必将对人们固有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好尚等产生强烈的冲击,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审美鉴赏力的普及与提高;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学艺术的作用与地位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学艺术将有助于推进人类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将作品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置于不同的语境下,其关系呈现相异的状态:在文艺学体系下,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作品的一种类别或表现形式;在法律关系坐标下,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很难用著作权意义下的作品来考量和容纳。对此的辨析,有助于审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法律命题和法治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初始阶段,商品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规范、道德、伦理、价值判断等观念上的变化,而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价值标准的变化。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功利原则随着人们经济行为的普遍化而日益强化,且不恰当地移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对于文学艺术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冲击并打破原有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平衡态势,建立起新的文化模式和新的动态平衡,这无疑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但也会出现文学艺术某些方面的困境和人文危机。追根究源,造成文学艺术日益世俗化的真正原因不完全在于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