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勇 《社会工作》2011,(11):27-28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着力点。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涂世勤 《社会工作》2010,(23):32-32
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程中,民政事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加强民政"软实力"建设对于促进民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劲颖 《社会工作》2009,(23):20-21
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同时,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其他领域也显现了重要作用。当前,政府部门需要以发展社会组织为载体,以推动社会事业为切入点,引导社会组织强化社会责任,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关注民生,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为改善民生,必须加快社会建设。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作》2011,(6):27-28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着力点.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陆学艺 《探求》2012,(3):19-23
当前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本文在探析社会建设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并指出中国社会建设未来的发展将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做起,逐步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第二阶段要着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政策,完善社会管理;第三阶段是争取到本世纪中叶,经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现代型经济结构相协调的橄榄型的现代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7.
发展城市基层社会事业直接关系广大社区居民生活品质的改善与提升,是政府改善民生、履行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本文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通过梳理近年来城市基层社会事业发展中存在问题,从强化科技支撑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当前城市基层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做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战略,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提上新的高度,凡此,社会保障事业在政府重视、百姓期待、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中急需创新发展,寻求突破。如管理服务对象数量成倍增长,而经办机构受编制和规模的限制,"小马拉大车"的问题;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趋势,给社  相似文献   

9.
改善民生以促进公平正义:胡锦涛社会建设思想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注民生、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重点和亮点.胡锦涛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了六点基本要求,揭示了"改善民生"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释和领会胡锦涛的社会建设思想,对当前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卜敬浩 《社会工作》2011,(17):45-46
深圳市经过了三十年的经济建设,工作重心逐步向社会建设转移,并在深圳市社会建设工作会议中深入讨论了建设的方向、内容等。易松国教授曾阐述了社会建设的两大内涵:一是实体建设,包括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社会环境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有机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揭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有机体中的基础性地位,阐述了社会有机体在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中得到不断更新,强调人在社会有机体中的主体性作用等思想。为我们深入理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思维范式,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和谐社会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3.
靳生玺 《社会福利》2006,(10):27-28
近年来,甘肃省民政部门积极制定和落实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倡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加大各类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建设改造力度,推动了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为保障社会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反映执政党把工作立足点定位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基本民生事业是民生事业中最基本、最突出的,与群众生活联系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具体内容包括就业、义务教育、基本牛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以及住房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7,(1):93-97
社区社会组织是社会细胞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繁荣社会事业,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社区社会组织自产生以来经历了萌芽与主导性发展、壮大与引导性发展、繁荣与规范性发展等不同阶段并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也面临认识不足、定位不准、管理不规范、人力和经费保障欠缺等困境。对此,提升理念、科学定位、规范管理,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是我国社区社会组织走出困境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也是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现实要求。但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不仅仅如此。社会建设不但是人类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特征,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万庆良 《探求》2010,(5):4-15
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国家兴衰成败,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广州近年来为改善民生做了大量工作,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具备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目前突出抓好促进教育公平均衡优质发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就业稳定增长、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推动文化建设繁荣发展等九方面工作。为了做好这些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增长与居民增收、统筹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和统筹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等。  相似文献   

18.
阎青春 《社会福利》2011,(12):13-16
【政策出台】2011年9月17日,国务院颁布下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颁布实施,是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为我国发展新时期的老龄事业提供了根本性的行动纲领,是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统筹解决老龄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社会服务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9.
杨明伟 《社会工作》2011,(22):61-62
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正、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会体制是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以主动的建设和变革为手段,以改善社会的状况、建设一个更好的社会。公平正义既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追求,因此,社会工作的发展必将为创新社会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社会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建构一个以社会组织为基层主体、以居民自治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形态。作为一个相对于西方市民社会发展的后发进程,我国的社会建设既面临着传统资源匮乏和现代社会多重压力的困扰,又具备了在借鉴西方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实现超越的可能。通过实现从管理社会到社会管理理念的转变,我国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事业需要在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和道德价值基础两个方面发现自身的发展逻辑,规划符合这一逻辑要求的发展路径,以最终落实于超越利益共同体层面的价值共同体的建构,来推动我国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