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辩证法与诡辩论的对立与斗争历来是哲学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大肆兜售折衷主义、诡辩论,把辩证法变成了“最卑鄙下贱的诡辩术”,所以,列宁在1914——1915年潜心研究哲学、创作《哲学笔记》时,把辩证法与诡辩论的  相似文献   

2.
世界及其万事万物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抑或既是简单的又是复杂的,这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来我们拥有的简单性世界观一直伴随着的理性困惑。黑格尔的辩证法曾经以思辨的方式超越过这种困惑,但由于没有相应的科学作支撑,使其囿于神秘的唯心主义形式之中,因而未能获得真正地理解。复杂性研究浪潮特别是复杂科学的兴起催生了新的复杂性世界观,在这种新的世界观的统驭下,我们的科学、哲学乃至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和整体形态,都正在和将要发生巨大的变化。深入探讨辩证法和复杂性的关系,是唯物辩证法当代研究中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们都忽视了在康德哲学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的辩证法问题。康德所谓的辩证法是指理性超越使用过程中自然的产物,与我们一般所说的辩证法完全不同。本文详细探讨了这种辩证法的起源、分类和作用,这个探讨同时涉及了作为哲学核心问题的超越和形而上学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自己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看来,理性形而上学借助与资本逻辑的"共谋",在资本时代完成了对人的抽象统治和意识形态控制。马克思批判的辩证法就是通过把对形而上学"现实运作"的批判和对形而上学"意识形态"的批判内在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对形而上学的双重瓦解和超越。  相似文献   

5.
"颠倒"是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肢解,属于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和抽象的历史观。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对立的实质是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与革命性来源于新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诉诸于感性实践活动的理解。马克思辩证法生根于新唯物主义和时代问题的土壤,具有实践性的品格。超越"颠倒",才能认清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践本质,真正承认马克思为辩证法所做的革命性贡献。  相似文献   

6.
“人类中心论”困境之谜——超越与不可超越的辩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当今所谓的“人类中。心”困境,“诘难”之声不绝于耳。作者认为,自柏拉图以降,人类就踏上“自我中心”超越之途,但“超越”不是“废除”,而是扬弃。从理论维度透视,我们所要超越的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人类中。心论,尤其是建立在近代工业文明塑造的凝固化体制基础上的那种绝对化了的人类“沙文主义”、“征服主义”,而对自身终极价值关怀的、实现“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的人类中心难以超越。就现实层面分析,实践活动的本性之一是主体价值选择活动,选择的标准或尺度不能脱离人的需要和利益。设想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去领略绝对无中心的地位,也仅仅是一种价值悬设。何况今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走出而是正在走入人类实践中心。“人类中心”的超越与不可超越之途,正是矛盾辩证法的体现与展开。  相似文献   

7.
超越实践美学 建立超越美学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新时期美学获得了重大发展,这首先表现在实践美学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成为当代美学的主流.以李泽厚先生为代表的实践美学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把美和审美主体当作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主张美是事物的客观社会属性,并且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命题.与实践美学相对立的是以蔡仪先生为代表的“自然派”美学,它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审美当作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主张美是事物的客观自然属性,并提出了“美是典型”的命题.在两种美学观的论争中,实践美学以其明显的理论优势,无可争议地成为美学界的主流学派.实践美学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美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抹煞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把语言符号看得和这符号本身一样重要.自有文字,即有声音.韵语偶句,便于讽诵的《诗经》的谐声方式为后代诗歌和文学创作定下了一个基本的标准.以沈约为代表的六朝人,在充分了解中国汉字特性的基础上,创制了运用于文学创作实践的四声理论,并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最终让语音成为区别多种文体的一个界限.以此为基础,后代人们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不断有意识地丰富和完善四声理论,使其成为文人创作中所恪守的金科玉律.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的“具体”“发展”原则是他辩证法借以建立的基础。它集中体现了黑格尔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深刻反映了黑格尔辩证思维的实质,在黑格尔哲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加深理解此思想,这对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的"具体""发展"原则是他辩证法借以建立的基础.它集中体现了黑格尔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深刻反映了黑格尔辩证思维的实质,在黑格尔哲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加深理解此思想,这对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能动司法:政治愿景与司法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动司法通过回归传统、司法为民、职能延伸、案结事了,为人们描绘出本土资源与外国经验、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解纷与管理、规则与实效相统一的中国司法自主道路的美好图景.它要求法官不仅要依法裁判,还要考量政治和社会的现实需求;不仅要实现形式正义,还要实现实质正义.能动司法的积极贡献在于,它试图对以法律规则为根据、形式正义为目标的常规司法提出挑战.但这毕竟只是一种政治愿景,而且司法可能面临两难处境,即法官不得不在政治与法律、灵活性与确定性、集体目标与个案权利之间左顾右盼.制定一个能动司法程序,使法外能动转为法内能动,也许是解决司法两难的一种可能出路.  相似文献   

12.
13.
劳动辩证法是马克思历史辩证法隐而不彰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内容是异化劳动向自主活动转化。劳动辩证法和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法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两者是历史辩证法在不同向度的表现。从异化劳动转化为自主活动,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致的。文艺复兴以降,人们劳动观念的改变,是马克思劳动辩证法形成的重要的思想背景。  相似文献   

14.
“中介”思维是辩证法思维方式核心内容之一。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中介思维扬弃了哲学史上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辩证法中介思维的抽象性和思辨性,使之转换为关于理解现实生活及其历史运动的哲学智慧。在哲学的层面上反思和回应现代社会的分裂并在新的视野中寻求辩证和解,构成了其最重要的问题意识。它把现代性“主体性”及其自由原则置于现代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上,既在一个更为深远的视野中扬弃了现代性原则,同时又对现代性原则的历史成果给予了积极肯定和妥当安置,为我们超越在此问题上非此即彼的抽象的两极对立,从而克服现代性原则的内在矛盾和分裂开启了一个深具启发性的思想路径。  相似文献   

15.
界限的界限     
不知道你在学术研究工作中,是否经常被一种苦恼纠缠着,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有时只好望笔兴叹。这种死缠活缠的苦恼,主要是划不清所谓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据说,学术问题就是学术问题,政治问题就是政治问题,两者界限是分明的。可是,在我们的生活里,在学术研究中,却又常常划不清楚,而且往往为此大吃苦头。比如,关于科学社会主义问题的研究吧,这该是学术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自从资本主义永恒论被自己不断暴露的社会矛盾所否定以来,世界上有多少学者、理论家进行了多少研究,提出了多少见解,得出了多少结论,真的是众说纷纭。然而,真理愈辩愈明,正是从纷纭的众说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可以肯定,如果没有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这长达百数十年的研究和争论,社会主义学说是不可能从空想的社会主义进到科学的社会主义的。顾名思义,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科学,科学是必  相似文献   

16.
辩证法:复杂性的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客观性;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复杂性。从复杂性问题的角度来分析辩证法的特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辩证法的实质,不断丰富辩证法的内容。一、形而上学是关于简单性的哲学辩证法为什么比形而上学科学、合理、高明?因为形而上学把世界过于简单化了,而在认识复杂性的道路上,辩证法却比形而上学前进了一大步。形而上学成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在近代。按照恩格斯的分析,近代自然科学在早期普遍采用的是静止、孤立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当时不仅是必要的,而…  相似文献   

17.
历史唯物主义直接立足于人类现实的社会存在,不仅超越了先验反思的普遍历史观念,而且颠覆了绝对思辨的世界精神王国,最终发现了人类社会的现实历史规律。因此,回溯康德先验历史哲学的界限,把握黑格尔思辨历史哲学的完成,重新理解马克思批判历史科学对以往历史哲学的超越,是一条通达历史唯物主义本质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8.
历史性的辩证法与辩证法的历史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存在论的意义上理解黑格尔辩证法的历史性维度 ,描述了其所经历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历程 ,即黑格尔辩证法的历史意识对康德批判哲学的先验意识的超越 ,以及诠释学辩证法的效果历史意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历史意识的扬弃。在此基础上 ,我们还揭示了辩证法自身历史性的存在论的、辩证性的真实哲学含义 ,为我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历史性问题提供直接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面对西方现代性的挑战,中国本土的传统既没有被颠覆,也不是简单的延续,而是一种选择性的创造性转换。作为晚清以来诸多政治主体中的成功者,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之一是承接了古典的民本思想,在挖掘、利用民本思想的同时,使古典的民本思想发生了重要的转向,即将守成的民本主义转换为能动的民本主义,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能动的民本主义有着不同的面向。中国共产党奉行能动的民本主义,不仅成就了建国立政的基业,而且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为什么能够超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又为什么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为什么不能超越商品经济发展阶段?这里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最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问题。 (一) 为什么我国能够超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呢?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范围内去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是:原始公社——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普遍性的表现。实际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历史进程是相当曲折、相当纷繁复杂的,这又是历史发展的特殊性表现。无论是普遍性的表现还是特殊性的表现,它们都是一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