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展批评是指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动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个别差异是很大的,有人孤僻、多疑,有人热情、开朗,有人深沉、稳重等等。因此,在开展批评时,就应该针对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方能收到  相似文献   

2.
山西人性格特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西人性格特质的初步研究辛志勇,韩向明,刘丽一、问题的提出社区性格,是一个国家中某一特定的社会区域内聚居着的各种群体或绝大多数人所显示出一种共同的、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倾向,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山西人性格,即是指在山西这个特定区域居着的各...  相似文献   

3.
性格因素是影响二程理学思想异同的重要因素之一。程颢的性格偏重从容、洒脱,具有外倾型性格的特点;程颐的性格则倾向严谨、持重,是比较典型的内倾型性格。这种性格上的差异影响到他们对道德修养方法、为学途径的理解。在道德修养方法上,外倾型性格的程颢坚决严格约束的道德修养方法,主张应在与外物、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道德修养的目的;而程颐的内倾型性格决定了他必然采用道德约束和内心体认为主的修养方法。在为学途径上,从容、洒脱的程颢赞同从大处着手,反对拘谨的为学途径;严谨持重、强调持守的程颐主张为学应以步步为营、渐次积累的方法为主。  相似文献   

4.
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和评论家都提倡小说要表现人物的性格。什么是性格?恩格斯曾解释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做什么与不做什么,这是指人物对现实的态度而言;怎样做,这是指人物的行为方式而言。现代的一些心理学著作,将人的性格看成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稳固性的表现,这种解释是科学的。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水浒传》人物性格的研究,大体上都是运用社会学的方法,根据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说过:“人物的性格不仅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怎样做。”这就是说,性格表现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行为的现实,一是行为的动机和方式。人的性格本身是一个独特的世界,都自成一个有机系统。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反两极构成的。那么体现在晴雯身上,她的性格特征也是由多极要素构成的,而且正由于是多极构成,她的形象才鲜明、生动、有血、有肉,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斤一笑”,历来学者都用此来论  相似文献   

6.
国内有造诣的心理学专家,一般把人的各种心理特征归结为性格、兴趣、能力、习惯和气质五个方面。本文主要论述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性格、兴趣和能力对人大整体效应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 一、性格是影响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政治品质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人,由于性格的差异,对人和事物的态度方面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心理特征。一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223-228
史传叙事呈现出"行动>性格"的特征。行动是事件的核心,这也就意味着"事件>人物"。史传中的人物不是为了表现性格才行动,而是在行动中附带产生了性格。这是因为史传编撰的根本目的是彰善瘅恶,而能反映出人物善恶的只有行动。这导致了它的人物性格以单一型、向心型为主,性格结构缺少变化性和对立性,并呈现出善恶二元化的倾向。史传人物的这一特征还与史传叙事不能透视人物内心世界、属于事后叙述、合传类传的编撰体例等因素有关,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人格,即人的品格修养,是指一定的社会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人格不单纯表现为品德,其内涵是性格、道德、智慧、意志、行为的统一,是发现、捍卫和创造真善美的能力,是一个人的无形财富和无形勋章。全部社会进化的过程和结果。在本质上都体现于人格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1 客观世界是复杂的,社会生活本身也是复杂的,环境创造了人,创造着人的性格及其全部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正如马克思、恩格思所指出的,是“由于他的生活包括了一个广阔范围的多样性活动和对世界的实际关系,因此是过着一个多方面的生活,这样一个人的思维也象他的生活的任何其它表现一样具有全面性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每个人性格都是由众多的因素构成的,反过来众多的性格因素形成了性格的复杂性,从而也形成性格内涵的动态,使性格本身更为复杂。这种错综复杂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物性格表现在文化作品中就是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我们通常所说的立体人物、圆形人物、多侧面人物、凸圆形人物,就表现了这种复杂性。他们是同一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性格是反映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标志,良好性格是个性优化的核心,也是人生成功的重要条件。文中分析了内倾性格学生的心理成因,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学校情境中激发内倾性格学生潜能的心理导向策略,即认知改变导向策略、行为改变导向策略、活动操作导向策略、角色扮演导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政治心理学认为 ,性格对人的政治行为有重要影响。黎元洪是辛亥革命前后的重要人物 ,他的性格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他为人谨厚 ;另一方面他又表现出明显的优柔懦弱。谨厚的性格帮助他在革命前的湖北军界及社会上获得了声誉 ,也是他在革命发生后能够平步青云的一个重要原因。懦弱的性格使他在行动上表现出消极被动和犹豫不决 ,因而在政治上误过不少事 ;而且性格懦弱使其在行动上易受别人的影响 ,在政治上容易被人利用 ,对其在政府中形成位尊权小的傀儡地位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阿伦特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定义都把关系到人的条件本身作为基础,阿伦特继承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传统,认为人是政治动物,而马克思则把人看作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二者对自由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大致来看,马克思的劳动自由观强调人在劳动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关系中现实地复现自己、表现自己作为类存在物的类特性,而阿伦特的政治自由观主张平等多样的主体通过言辞和行动的表演在公共领域进行秀异、显现自我。阿伦特基于其对自由和劳动、工作以及行动等概念关系的理解,对马克思的自由观念进行了评析和解读,但她对马克思劳动自由观的这种理解存在问题。尽管如此,阿伦特的解读仍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马克思自由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是把老年人看成为社会上必要的成员、一份力量,还是看成为社会的包袱、多余的人,这是对待老年人的一种社会态度。人们由于社会生活环境与经验不一样,各人所具有的价值观不同,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也不相同。“老龄歧视”就是对待老年人的一种不正确的态度。 “老龄歧视”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据美国老人问题特别委员会调查的结果,全美国受  相似文献   

14.
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的人物从来没有在现代主义小说中消失 ,消失的只是传统人物观推崇的推动人物行动的性格逻辑。在现代主义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的比照中 ,可见出以表现“主观”意旨为主的现代主义小说叙述背离性格逻辑的必然性 ;将现代主义小说与浪漫主义小说做以比照 ,则强调了现代主义小说表现“主观”意旨的特殊之处 ,进而证明了现代主义小说叙述背离性格逻辑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哲学中,劳动既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又是一个体现一定价值旨趣的哲学范畴.特别从黑格尔、马克思的关系看,我们更是能体认到马克思劳动概念深刻的哲学意蕴.劳动不是抽象理性的自我运动,而是人和自然界双重生成的物质活动过程.借助劳动概念,马克思通达了我们现实的生活世界、现实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把"人的解放"的旨趣孕育在现实的历史过程中,从而实现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良好的环境可改善人的心情乃至性格。而家居环境由于是少数、特定人较长久的生存空间,那么有针对性地修饰它,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你的情绪与性格。 A、增强自信 对于有自卑倾向的人来讲,通过室内装饰,可从两方面增强你的  相似文献   

17.
道家顺应自然原则与民族性格吕锡琛顺应自然是道家思想的主旋律,在这一主旋律的支配下,构成了道家所独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以及现实态度和理想追求。这一切,通过各种途径,世代相沿,在中国人的心灵中凝结积淀,逐渐融入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之中,对于中...  相似文献   

18.
所谓当代意识形态的流向分析,主要是对当代意识形态中某些共同倾向的分析。这些倾向,是随着二次大战以来,世界范围内社会存在、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笔者认为,正确分析和认识这些倾向,将有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 一 二次大战以来,科技革命不但在自然科学领域改变了人们对世界图景的认识,而且使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的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科技革命使生产自动化和高效化,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缩短了劳动时间,同  相似文献   

19.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早期文本中,马克思对劳动及其实现个人自由的有效性,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然而,G.A.科恩通过对《资本论》第三卷有关"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论述的解读,发现马克思对劳动的态度变得消极和悲观:即使是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劳动也不具有可欲性,故应消除一切劳动。对此,莫伊舍·普殊同指出,应注意区分两种不同形式的劳动必然性。而大卫·詹姆斯、扬·坎迪亚利等人则指出,在马克思这里,劳动对于劳动者享有自我决定、自我实现的自由而言,仍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意义。回到马克思的文本,我们发现,马克思对待劳动的态度只是变得更加现实,而非悲观。马克思主张消除的是劳动的异化,而不是消除劳动本身。  相似文献   

20.
杂艺、博学使道教保留生活情趣和学理探究热情;家境贫富的两个极端均有助于宣扬或论证道教对世俗功利价值的超越,增强道教的跨阶级吸引力;心智超常"神童"归宿于道教、暗示道教是个人精神发展的高级阶段.著名道教人物挫折很少、且挫折率与道教衰落呈高度正相关;在人格内倾/外倾比例上是32;长寿效应中以外炼为主导行为的两个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北宋时期、高寿道士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