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近出版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迄今我国研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著作中,阐述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一部,它的出版对于当前我国发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该书对中国近代中外合资企业发展史的阐述中有几点值得商榷。一,关于近代中外合资企业的开端。该书对此语焉不详。例举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是1897年中日在上海合办的一家轧棉工场。其实,近代中外合资企业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872年。据《申报》1872年5月18日、6月28日、7月18日,同年《上海新报》1月30日及上海部分英文报纸报道,上海成立了一家中英合办的华利银行。该银行是由英商为主体的七家大洋行发起,利用华商资本建立起来的。当时,上海、香港的许多中国商人都  相似文献   

2.
中外合资模式 ,作为国家引进外资的成功尝试 ,对我国落后生产技术的改善 ,落后工业生产体系的完善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外合资企业创建初中方资产流失 ,外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中税收、利润流失 ,中外合资企业董事会制度建设 ,中外合资企业内部企业文化的培育及中外合资企业的合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外合资企业控制模型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外合资企业控制机制模型中外合资企业中的控制 (或反控制 )不是一种个别的孤立行为 ,而是一种系统化的行为。在中外合资企业中 ,尤其是在合资的外方是跨国公司的中外合资企业里 ,事实上存在着一套完备的控制机制。中外合资企业的控制机制可通过下面的模型来反映在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外合资企业的控制机制是这样运行的 :控制者遵循合作的、充分的或完全的利已主义原则 ,根据以确保本方战略利益的安全与最大化为目标这一控制的战略思想 ,充分运用各种控制力因素 ,对合资企业实施股权控制、组织控制、非组织控制 ,并积极施加文化影响力。控…  相似文献   

4.
付蓓 《学术论坛》2001,(6):103-106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此期间中外合资企业作为中国模仿西方工业社会的一种重要企业制度形式,其发展受政局影响很大,它的经营、运作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拟对此期间所开办的中外合资企业的数目作数量统计与分析,以从总体上把握近代中外合资企业的状况,从而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如何管理好中外合资企业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地发展。八年来的实践证明,它对于我国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正象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它在发展中也是会遇到一些问题的,认真总结经验,有助于完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进一步办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本文仅对其中目前存在的一些基本的比较突出的法律问题作些剖析。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外合资企业中劳资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外合资企业的劳资关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调查显示 ,中外合资企业劳资关系主体明确的特点使其劳资冲突日益表面化 ,而其主体对立的性质引起工会角色的重新定位。中外合资企业雇主不尊重工人的情况比较严重 ,此外 ,劳资关系的发展使劳资冲突正演变为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冲突。政府作为劳资关系的第三方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 ,中外合资企业劳资冲突的焦点是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7.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颁布以来,催生了大量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为我国改革开放发挥了有目共睹的积极作用。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受制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在企业盈亏分配立法规则的设计上十分粗糙,进而产生了企业盈亏分配实质不公的问题。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盈亏分配制度的重构,应当按合营各方实缴资本分配盈亏;在区分行业的前提下原则上禁止外商控股;改进现行的出资作价方式。  相似文献   

8.
国有控股中外合资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而存在,由于其所处的内、外部企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在这一领域开展党建工作,既不同于纯粹的国有企业,又不同于纯粹的外资企业。本文以国有控股中外合资企业湛江新中美化工有限公司为例,论述国有控股中外合资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及探讨如何加强国有控股合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辟建,将有一大批三资企业陆续在我市登记注册,生产营业。从金融角度看,如何提高对中外合资企业特殊性的认识,在贷款管理中正确把握政策界限,完善对中外合资企业的管理措施,是摆在我市金融理论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笔者对此进行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中外合资企业纷纷建立起来,并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其关系纷繁复杂,且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几年来,中外合资企业法律的理论探讨已成为法学界的热点,但多属解释性、介绍性的编、译著。在当前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中外合资企业的法律,并在实践中总结实施法律的经验教训,实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上海高阳宾馆是由上海国际贸易信息和展览公司与上海实业有限公司(香港)共同投资经营的中外合资性质的中型宾馆,位于市中心,座落在上海黄浦江畔,上海国际客运码头与公平路客运码头均可举目望及,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采取有效的经营管理,去年在全市旅游  相似文献   

12.
陈义华 《理论界》2014,(7):102-104
由于《公司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法律规范体系在立法目的和立法理念的差异性,致使中外合资有限公司国有股转让在法律适用上存在五大法律冲突。在我国,确有必要修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完善《公司法》中有关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制度设计,并在《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操作规则》中增加有关股东优先购买权的立法规定。  相似文献   

13.
<正> 党的十三大报告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作为我国今后经济发展战略的三个重要问题之一.举办中外合资企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实现党的十三大确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加速我国经济向外向型转变,我认为,有必要对中外合资企业的性质重新进行研究.现就这一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拙见.一、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对于我国中外合资企业的性质,目前较普遍认为是国家资本主义,其理论依据就是列宁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外合资企业多被经济史界学者认为是外资在华企业;即使把它独立于外资企业加以考察,一些学者也认为它是外国资本侵略中国的工具。当然,从外国资本侵入中国这一角度来认识问题,这一结论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近代中外合资企业不是单维的事物,因此,对它的考察必须运用多维的分析方法。如果从近代中国利用外资的角度来探讨近代中外合资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确是近代利用外资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中外合资企业与中外合作企业,虽然都属于外商投资企业,但从法理上看,却是两类不同性质的企业。 中外合资企业是一种股权式责任有限公司,它由投资各方商定并在合同中严格明确各方出资比例,按规定外商投资比例不低于注册资本总额的25%。 合资者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用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或其他物料、工业产权(包括商标、专利等)、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等折价作为投资。这种企业具有法人地位。 中外合作企业则是一种契约式的合营企业。它由  相似文献   

16.
国家在1983年9月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中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职工有权按照我国工会法和工会章程建立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工会活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合营企业)是我国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形式,其内部的领导组织体制和生产管理形式与我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继续扩大开放,加快外贸体制改革的步伐,实施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管理,才能增强外贸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而组建中外合资外贸公司不仅是一条盘活现有国营外贸公司的途径,而且有令人鼓舞的前景.最近上海兰生集团公司与韩国株式会社、上海东方集团公司与日本东芝有限公司、美国大陆谷物公司等中外组建的合资外贸公司取得了外贸效益新突破就是最好的说明.本文试就如何组建中外合资外贸公司及其发展趋势和潜在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现行的涉外税收法律制度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1980年、1981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第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991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为一个《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从而建立了一套专门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其来华的其他外籍人员的涉外税收法律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1994年我国进行…  相似文献   

19.
合资企业资本制度虽然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合资企业资本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即概念并没有得到解决;虽然学术界普遍认为合资企业注册资本制度属授权资本制,但这一重要的理论问题仍有探讨的必要;由于外商投资企业法与《公司法》的规定不一,在注册资本问题上如何适用法律在理论上已经出现了混乱;与注册资本密切联系的投资总额制度普遍被误解,以致不断受到质疑,由于相关制度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参照中外合资企业办理,故这些理论问题对各种类型的外商投资企业具有普遍的意义。  一、合资企业资本确定原则的实现方式  学理上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引进外资的工作成绩巨大.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 以后,仅1992年批准的中外合资企业就有4万余家,吸收协议外资金额逾500亿美元,超过前13年吸收利用外资金额的总和这无疑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冷静地考查和反思,在引进外资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总是不免“饥不择食”,泥沙俱下,使我国的经济蒙受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其中之一,就是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假合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