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技术向科学转化的途径与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向科学转化的主要途径随历史时期的变更而变化。在原始科学时期 ,技术为科学提供了知识来源 ;近代科学时期 ,技术为科学提出问题 ;现代科学时期 ,技术为科学提供实验设备。技术向科学转化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开放性的技术才能转化为科学 ;二是要有对技术体系进行理论概括的社会要求 ;三是要有对技术体系进行提升的理论思维方法 ;四是要有对技术体系作出理论概括的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技术关系是科技史上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历史演进为中心进行论述。立足科技史,首先对科学与技术的定义进行了概括,辨析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然后着重阐述了科学与技术本质联系的演进历史阶段:平行发展时期、相互作用时期和融合创新时期。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科学和艺术而言,技术无疑是变革社会的直接力量。但技术的生成、演变,以及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发生的特定作用,都源于它所依赖的科学基础。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高层次需要,人类不仅追求技术(或技术载体——工具)的功用,而且追求技术(或技术载体——工具)的艺术美感;创造一个美的世界是人类实现其需要的必然要求,这也是人类对技术功能的本质要求;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就是在利用技术的过程中,追求一种美的境界和美的感受;对艺术美的追求,推动着技术的完善,也决定了技术完善的方向;归根结蒂,艺术旨向是技术发展的愈益显著的特征。科学、技术与艺术,是评价人类行为的三个维度,科学维度评价的是人类行为的理论可能性;技术维度评价的是人类行为的现实可行性;艺术维度评价的是人类行为结果的理想性或美感度。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是以人类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体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美学旨向,更体现了人的类本质。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技术的定义与划界问题一直是学界讨论的问题.科学和技术都有各自的内涵.我国常用的"科学技术"一词,抹杀了科学与技术的内在差异,当前如果过分强调"科学技术一体化",其负面影响很大.我们必须区分科学与技术,慎言"科学技术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科学教育"何以达成"教育"的价值构成了反思中国科学教育思潮的起点。对欧陆教育学的误解造成了科学教育的源头异化。现实中公民对科学教育的达成已有强烈需求。科学教育教育性失落的现实原因包括科学主义对科学本质的遮蔽、建构主义对科学精神的解构以及大科学对纯科学的碾压。科学教育的实现需要采取话语转换的方式,包括将科学本质转化为科学史观、将科学精神融于科学文化之中、将现代科学扩展为哲学-科学。我国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应在"文化移植"的视角下为科学教育注入中国智慧。?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思考技术的起源是理解技术本质的必要环节,技术的起源和劳动是同步的。提出了一种探讨起源问题的"整体规定部分"原则和"后决定"的解释学方法,并应用这一原则和方法,分析了技术(工具制造模式)和劳动(工具使用)的开端,揭示了"工具使用者"向"劳动者"转化的条件和过程,提出"发明工具的机制"和语言符号的产生是技术形成的标志,技术、劳动和人共同诞生于人工自然世界这个整体中。  相似文献   

7.
科学分为科学自身与科学的环境。科学自身具有主体间性。科学自身的经验实证性要求技术创新以满足理论的检验 ,从而科学渗透了价值。科学、技术与社会通过涌现生成一个复杂系统 ,于是科学产生了不等于科学自身的性质 ,使科学定律渗透了价值。科学向技术转化存在合法性问题 ,是否合法与价值有关。原子弹的研制过程表明 ,科学、技术与价值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相似文献   

8.
萨本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一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大学教育,成绩斐然.他提出的科学观,正确阐明了科学的基础与起源、分支与分类、转化与应用、继承与创新等问题.特别是提出"三步走"的科学方法论,系统论述了科学研究从搜集事实到科学解释、再到确立定律的全部过程,为达到"为着后代"的科学目的创造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科学本质观是当今科学教育研究与改革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究"以及"科学事业"三个维度就初中科学教师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开展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教师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之间的关系、科学家角色、科学发现的过程等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促进初中科学教师科学本质观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丁·海德格尔是现象学技术哲学的先驱,对技术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对科学、真理等重要观念也有深入地分析。从海德格尔的思想背景出发,厘清海德格尔关于技术本质的反思进路,探讨技术与真理、科学和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之关系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力图展现出海德格尔审视科学与技术之本质的独特视域。   相似文献   

11.
从科学技术总论的研究范式来看,科学技术研究大致经历了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等过程.与以上过程相伴随,存在对科学技术加以支持和批判及社会批判的不同技术哲学研究传统及范式,这是一种外在视角的科学技术审视;科学技术的现实复杂性使得外在论无法透视其社会本质,从内在视角审视科学技术发展的STS研究也就应运而生.但是,STS研究缺乏哲学基础,其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应该纳入STS哲学的研究范畴,这就是PSTS得以确立的基础.PSTS,是技术哲学与STS研究的有机融合,是一种新的科学技术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2.
绿色湖南本质上是生态文明的区域表现形式,代表着一种新的发展范式和价值取向.绿色湖南的实现具有对科学技术的高依赖性和选择性,因而建设“绿色湖南”首先要实现科技创新的路径转换与价值转型,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两型化科技创新是对传统科技创新所造成的生态价值困境的理性回应,推进两型化科技创新需要从思想观念、政策环境、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培育与建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际竞争的关键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具体体现。世界先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在很大程度上科技成果不断地、大规模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进行研究。如何有针对性地研究、探索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和方式,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尽快实施加强技术创新,实现产业战略,促进经济增长列为应当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技术与资本的互动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现代性的根源所在.它们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上的共契.现代技术的本质支配着现代科学,现代科学便成为技术本质的典范功能和形式,从而使现代科学具有了技术的本质,表现为精确性和定量化、预见性和高效率以及技术作为“订造”的权力.资本的本质体现在自然属性即增殖性、扩张运动和社会属性即社会关系与社会权力.二者的逻辑交融在于现代科学的技术本质与资本增殖的契合,控制意志的一致性以及技术权力是资本权力的统治力量和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技何以创造经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科技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已经内在地并入生产过程 ,通过对劳动、资源和资本品的作用和变革 ,现代科技可以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这应是新的经济价值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作者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佛山市经济发展的实践予以深刻剖视后指出:佛山市经济建设处在从物质投入主导型向科技进步主导塑转变的转折点上,在跨世纪的经济发展与经济竞争中,佛山市必须实行科技兴市的新发展战略,作者对佛山市科技兴市战略的涵义,目标,条件作了深入分析,并进而设计了科技兴市战略的运行机制和政策落点。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科学技术观是其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思想是毛泽东科技观的基础和核心,他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对科学技术的来源、本质和属性,对科学的研究对象,对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功能、进步功能、国防功能和经济功能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独具慧眼的真知灼见.他发展了物质无限可分原理,提出了"基本粒子无限可分"的科学预言.梳理毛泽东的科技哲学思想,对于研究毛泽东的科技观,进而深入剖析建国初期的科技政策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解决云南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科技创新是关键。要正确认识科技创新在云南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的思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云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制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科技政策,并将科技政策纳入国家政策体系之中。其中,科技研发思路是制定科技政策的关键性步骤;政府对科技研发的保障性投入,也属于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是当今世界科技和经济大国,探析并总结其战后科技研发思路及资金保障的经验教训,对后进国家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命科学技术所涉及到的是对大自然的最杰出成果———生命的变革,它使得人的自然身体在难以想象的程度上变成了可以通过技术加以支配的东西。它对人面目全非的改造,使人本身完全受制于技术的视野,人类在似乎获得上帝般创造生命的自由的同时, 有丧失自己类本质、导致生命客体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