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观点传真     
《四川统计》2010,(6):43-43
中国未来十年或面临低增长高通张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未来十年,中国可能面,临着低增长、高通胀,这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紧密相关。他分析,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劳动力将少于上一代。  相似文献   

2.
李小平  陈勇 《统计研究》2007,24(7):22-28
 要素流动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两者的关系反映在“结构红利假说”中:当投入要素从低生产率或者低生产率增长的部门向高生产率或高生产率增长部门流动时,会促进总生产率增长。本文使用常用的和扩展的shift-share方法实证检验了1998-2004年期间中国省际工业间的劳动力流动和资本转移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发现劳动力流动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资本转移对生产率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考虑Verdoorn效应后,劳动力和资本转移对中国工业TFP增长的总贡献较小,即结构红利假说并不显著;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绝大部分原因还是内部增长效应。因此,更合理的配置省际工业间的生产要素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程人达 《统计研究》1990,7(6):32-36
一、农业劳动力剩余状况(一)农村劳动力的变动江西省的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由于受到五、六十年代两次高出生率的影响,近几十年来一直以非常高的速度增长。1952年,农村人口为1483.88万人,占全省人口的89.6%。  相似文献   

4.
1997年十大统计新闻1月7日,中国信息报编委会成员(由国家统计局部分领导、各司司长和各省区市统计局长组成)投票评出1997年度十大统计新闻,依次如下:一、宏观经济环境显著改善,国民经济初步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态势。1997年是我国巩固经济“软...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同时也是第一劳动力大国。低劳动力成本的“中国制造”走向全球,成为一张世界级的中国名片。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优势,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近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恰好造成了目前适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老少抚养负担较轻的“人口红利”时期,造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所谓“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6.
梁君林  徐峻 《山西统计》2001,(4):31-31,33
失业保险基金规模的大小取决于一定时期当地的就业形势和由此决定的失业者的人数。山西省未来20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经济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低于体制改革和劳动力人口自然增长对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客观上要求失业保险基金的规模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年龄移算法预测了我国2020年以前各年劳动力供给量,使用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以及经济计量模型估计了2020年以前各年劳动力需求量。经过研究发现,我国未来五、六年内劳动力就业的巨大压力和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现象将同时存在,2016年以后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现象将更加突出。我国应该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变用人观念,以满足劳动者充分就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的产业转换,特别是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低的农业向边际生产率高的非农业转移,是结构变迁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浙江就业结构的变动明显加快,第三产业就业总量增长和内部结构转换进入了一个新的变动时期。“三产”普查数据显示,1992年浙江从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已达460.57万人。其中;第三产业企业、事业、行政单位295.94万人,个体户64.63万人,比“六五”时期末的1985年的310.09万人增长4巳5%,均决于同期第一卢业增长6.8%,第二产业增长4…  相似文献   

9.
2001年至2010年这十年间,中国汽车市场达到了25.3%的高增长速度,高于20世纪最后十年的增速,也远远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增速。2011年中国的汽车市场结束了一轮高速增长,进入市场低潮期,汽车市场负面因素比比皆是:从宏观经济上讲,国家宏观调控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10.
观点传真     
如何保卫春节?中国股市流动性严重不足,股改推动中国段市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为何“产权70年,寿命30年”?。未来30年我国仍有较充足劳动力供给,储蓄入市是正常分流,  相似文献   

11.
研究的目的在于回答中国经济增长及生产要素的趋势到底是什么样的?其结论对中国经济的长期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所研究的与现有的收敛性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不同,但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长及生产要素有着自身的时间特性,各种影响因素是经济增长短期波动的原因。通过分析发现:中国经济(GDP)增长、资本存量服从指数时间模型,而劳动力增长则服从增长曲线时间模型。据此,并对中国GDP、资本存量及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进行了区间估计。  相似文献   

12.
构建劳动力供求关系模型并对相关参数校对与说明,研究了2018—2050年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假定的高速、中速和低速GDP增长条件下,全面二孩政策都能够显著改善中国劳动力供求关系。以生育政策不变时为基准,当二孩生育比例处于10%~30%较低水平时,相对于生育政策不变时缓解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效果约1.055~1.188倍;当二孩生育比例处于50%~70%中度水平时,缓解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效果约1.344~1.584倍;当二孩生育比例处于90%~100%高水平时,缓解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效果约1.856~2.112倍。无论在高速、中速和低速GDP增长假定下,各二孩生育比例指标设计下对应的劳动力供求关系整体上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各指标在2022年出现劳动力短缺后,至2050年整体上呈现劳动力短缺加重的趋势。这表明,在2018—2050年仅仅依靠全面二孩政策无法扭转中国劳动力短缺加重的局面。在保障二孩生育比例的同时,如何寻求全面二孩政策之外的方法来扭转中国劳动力短缺加重的局面,应成为后续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月6日,中国大陆人口已达13亿。这是个喜忧参半的日子,喜的是,上世纪7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的国情,制定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组织全国人民进行了计划生育的伟大实践,短短的三十多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为“低出生、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蛛网模型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动态均衡分析,给出了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条件及影响因素,利用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有关数据对其进行实证,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中国未来几年的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进行预测;提出了改善我国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活跃程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率以及农村人力资本水平都对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但滞后期相对较短;一单位农村劳动力流动率和农村受教育人口比重的冲击对中国产出水平具有正向响应趋势。因此,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应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迁出,并关注和改善农村劳动力流出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中国1978~20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作为实证分析的样本数据,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测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各因素的产出弹性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贡献率。得出以下结论:技术进步、资本投入、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劳动力投入、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最后根据实证结果,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本文从提高资本利用率、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推进制度创新等角度提出保持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快速增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十五计划中,结构调整作为现在乃至今后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提出,根据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经济增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的不同特征,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也不同,而结构变动则是现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结合江苏省1978至1999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动、劳动力配置变动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指出江苏省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着力以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带动配置带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未来劳动力价格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一股"中国劳动力价格优势正在丧失"之说悄然兴起。本文就这一问题试图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预测方面着手展开分析,运用大量数据信息对中国未来劳动力价格趋势进行估计,为我国未来劳动力价格走向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部分学者在运用经济增长率分解法时存在的误区,对现有经济增长率分解法进行改进,推导出多因素指数分解的一般公式,并利用这一原理测算出1978—2013年期间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省际配置效率,结果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劳动力投入总量的增长,在只考虑有户籍变动的劳动力跨省迁移的前提下,劳动力省际配置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有限,总体配置效率较低;只有当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逐渐发挥主导作用或当劳动力资源转向相对短缺时,劳动力省际配置效率才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口的基本态势是:数量多,基数大,增长快,人口总体素质低。人均资源短缺与劳动力素质低下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有关统计,1998年末,中国人口总计12.48亿。当前我国的生育率已经降低到了更替水平,但是由于人口惯性,每年仍以1300多万的平均增长量增长。尽管执行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人口学家预测,人口增长仍会持续到下世纪中叶前后,届时人口总量将达到16亿左右。人口数量膨胀会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的减少,人口压迫生产力的现象还将长期存在。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的推进和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