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境内的那乃人与我国的赫哲人原本是同一个民族,在清代,我国称之为“黑斤”,在十月革命前俄国称之为“果尔特”,只是在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才成了跨国而居的民族,走上了各自的发展道路。对那乃人传统观念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赫哲人的传统观念,因为那乃人的传统观念实际上就是赫哲人的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2.
赫哲人也有一部抗战史刘增林抗战八年间,日本军曾对我境内的赫哲族人进行了多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到日本宣布投降时,东北三江流域的2000多赫哲人.只剩下了300来口……。前不久.日本进步作家新井利男第12次自费来华采访,应他的要求,抗战时期的赫哲族老战士...  相似文献   

3.
生活在三江流域的赫哲族,世代以捕鱼为业,食肉衣皮.赫哲人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用鱼皮作载体的剪纸是其中的典型之作;鱼皮剪纸材料独特,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内容表现了赫哲人的审美追求与信仰崇尚,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鱼皮剪纸是赫哲人宝贵的遗存文化,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赫哲文化是我国东北赫哲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世代创造的一种传统文化;萨满教文化则是流传于世界许多地区的原始宗教文化。二者之间既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又有不同的特点和本质上的差别。 黄任远同志在(《伊玛堪与萨满教文化》一文中提出:“赫哲族原始的萨满教影响到赫哲人渔猎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渗透到赫哲人的传统习惯和道德观念,由此而产生了赫哲族渔猎文化,即萨满教文化”。的结论。这种独特的观点、新颖的结论实在令人难以苛同,特写拙文,同黄任远同志商榷。本人初涉赫哲族文化研究的领域,如有不当之处,恳请黄任远同志赐教。  相似文献   

5.
关于赫哲族早期的图腾崇拜物,学术界目前存有几种不同的看法,如龙、鹰、虎、熊等。这也不足为奇,一个民族是完全可能有若干种图腾崇拜对象的。笔者认为,赫哲族先民曾经也以鱼作为图腾崇拜物。现就这一问题作些粗略的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一、鱼与赫哲人社会生活的关系 赫哲人居住在我国东北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地带。这里河道纵横,江流宽稳。所以赫哲族的社会文化与水有一定的联系。有水必有鱼。该地区盛产各种鱼类,以鳇、鲟和鲑鱼(大马哈鱼)最为著名。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得赫哲人在食物结构上与其他少数民族相差殊异,成为我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象太阳(赫哲族民歌)毛主席,共产党,好象升起的纽太阳,晒化了千年的冰雪冷霜,照亮了苦难的赫哲家乡。从此赫哲人得了解放,从此赫哲人翻身作主把家 当,从此赫哲人走上幸福路,从此赫哲人儿女上了学堂。开探先学毛主席,唱歌先唱共产党,赫哲人有了重生的父母,祖祖荤辈永不忘。翰船不禹航标走,吃鱼不能忘三江,赫哲人永远跟着毛主席,赫哲人永远跟着共产党。岛苏里江东边有大海 (赫哲族民歌)岛苏里江东边有弋海,海深比不过毛主席的大恩 情,多亏共产党领导的好啊,赫哲族走上了人民公社好前 程。山连江水水连村,赫哲族和汉族亲又亲,各族人民太团…  相似文献   

7.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古称“肃慎”、“黑水殊困”,几千年来一直繁衍生息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一带,以捕鱼、狩猎为生。信奉“萨满”,崇拜太阳向往光明,自称是生活在东方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除生活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称“那乃”的赫哲人外,我国境内的赫哲人大多都生活在黑龙江省的同江、饶河等边境市县)。赫哲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但凭着他们的勇敢和勤劳,在漫长而艰辛的历史长河中,在他们特有的渔猎生活中创造并发展了本民族丰富的物质文化和多彩的精神文化,赫哲民歌(赫哲语为嫁令阔)就是其中瑰…  相似文献   

8.
世世代代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沿岸的赫哲族,是我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主要生产的民族。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渔猎生产。解放前,赫哲人将捕获的鱼加工晒成干鱼,大量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食用。鱼不仅是赫哲人的主要食物,而且鱼皮也是衣著的主要来源。赫哲人早年穿过的衣服和鞋是鲑鱼、哲罗、鲟鱼、怀头等鱼皮制做的。历史上赫哲族曾因食鱼肉、穿鱼皮衣而被称为“鱼皮部”。省博物馆现存的一条鱼皮裤是赫哲人早年穿过  相似文献   

9.
论赫哲族聚居区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口比较少的赫哲族 ,自古就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居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代的更替 ,赫哲人的聚居地也发生着变化。从努尔哈赤整合赫哲地区开始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止 ,赫哲人终于完成了从离散、奔波、迁徙到安宁、祥和地在某地居住的过程 ,形成了今天的三乡一村的赫哲族聚居区  相似文献   

10.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他们长期生活在祖国东北边境,即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及松花江流域地区。这里山河秀丽,物产丰富,为赫哲人的生存提供了优裕的自然条件。“赫哲”一语,含有“江边上的人”之意,说明赫哲人长期沿江而居,以渔猎生活为主;同时在渔猎之余,赫哲人还兼行采集,即从天然的野生植物中开拓食源,以植物的根茎叶果作为补充食物。采集曾是人类早期的原始经济生活方式之一,赫哲人的采集生活,无疑  相似文献   

11.
简讯     
街津口赫哲人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为改善赫哲族群众的居住条件,去年,黑龙江省财政厅拨专款100万元,同江市政府投资57万元,赫哲族人自筹100万元,在街津口乡建设了赫哲小区,有93户赫哲人搬进了新居。目前,95%的赫哲人住上了砖瓦结构的房屋,提高了赫哲族的生活质量。(佳民)湘西自治州“十五”期间将建设1000个专业村为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委1999年18号文件精神,着力抓好全州农村新一轮的扶贫攻坚工作,湘西自治州近日提出从2000年到2005年,全州逐步建设1000个专业村,专业村比例占全州2663个行政村的376%…  相似文献   

12.
赫哲族居住形式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在人类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自然条件的利用,人们的经济活动、社会结构、观念、外来文化等都会体现在居住形式中。赫哲人居住形式的变迁反映了赫哲族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乌日贡"大会是以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为背景,以表现古今赫哲人生产生活为主题,集民族民间文化体育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节日.在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逐渐成为濒危文化遗产之际,"乌日贡"大会无疑承载着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相约乌日贡     
半个世纪前,一首唱响大江南北的《乌苏里船歌》,将赫哲族人独特的渔猎生活揭示给世人,让人们对这个古老的民族充满了无限遐想。时至今日,面对渔业资源的锐减,赫哲人迫使改变薪火相传的生产生活方式,弃船上岸,由渔猎向种养殖业、特色旅游业等多元经济转变。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启开思想闸门的赫哲人,正在科学发展的征程上实现新的梦想。今年6月下旬,在赫哲族第九届乌日贡大会举办之际,本刊记者走进赫哲故里——黑龙江省同江市,与赫哲族同胞一起欢庆民族的盛会,寻访赫哲儿女为传承民族文化、实现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而努力奋斗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赫哲族在期盼周明甫,张京泽一曲乌苏里船歌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出了赫哲人对新中国的感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对赫哲人的关心。解放45年来,赫哲族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次我们深入到同江市的街津口、八岔两个赫哲族乡,发现由于受单一渔...  相似文献   

16.
赫哲族“伊玛堪”作为古老的说唱艺术,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用它生动的语言和演唱形式征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赫哲人,成为赫哲族人民最喜爱的文学样式之一;“伊玛堪”包容了赫哲族的历史、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所有的精神和物质文化,堪称赫哲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既是研究赫哲族历史、文化、经济、习俗的宝贵材料,又是该民族在记忆里牢固保留的尽可能多的思想文化记录.  相似文献   

17.
赫哲族人口虽少,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民族。根据赫哲族古老民歌《想情郎》、《狩猎的哥哥回来了》改编的《乌苏里船歌》早已家喻户晓。赫哲人灿烂精美的鱼皮文化更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历史上赫哲族曾和我国东北其他兄弟民族并肩战斗,抵抗沙俄入侵、反对日本侵略,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辽阔的东北边境。  相似文献   

18.
由于19世纪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一个完整的民族分隔两地,即黑龙江的赫哲族和俄罗斯的那乃族。两个民族名称不同,但由于同根同源都有着相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他们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一直吸引着中外游客,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为两国边境旅游走廊的构建带来巨大契机。两民族跨境旅游走廊的建设不但可提高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活力,切实提高当地人货币性收入,最重要的是对于民族文化延续和保护具有长远意义,是赫哲人和那乃人的民心所向,加之两国政府的支持,构建两民族旅游走廊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一、社会职业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在西伯利亚与远东居住着30个小民旅,人口共100多万,占全西伯利亚人口总数的4%.居住在阿穆尔河下游的小民族有:那乃人(赫哲人)、乌尔奇人、尼夫赫人(费雅喀人)、涅基达尔人、乌德盖人(恰克拉人)和奥罗奇人.在苏维埃政权年代,这些小民族的人口差不多增长了1倍(见表1).这些小民族人口的增长,是和他们向较大居民点集中的过程同时进行的.据洛帕金的调查资料,1915年那乃人的一个村落平均有6户人家(仅3个村  相似文献   

20.
赫哲人的食鱼习俗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自古以来就繁衍生息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下游流域,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以鱼肉为食。当你步入赫哲家庭,你会看到,每桌菜上都有丰盛的鱼。赫哲人的鱼菜做法十分丰富,光生食的就有杀生鱼、冻鱼片、刨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