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瑶"呜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歌的一种,源自于花瑶人辛勤劳作时的自我愉悦、抒情作乐的歌谣,其题材均来源于生活,而其中"高腔山歌"属于隆回瑶族山歌分支的艺术形式,艺术特征高亢嘹亮、悠远奔放,完整全面地反映了花瑶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美好生活的境界,体现了花瑶人民古老、神秘而独特的文化传统。由于瑶族女性服饰色彩斑斓、花俏抢眼,故名花瑶。从古至今,花瑶"呜哇"伴随着花瑶人耕息劳作,伴随着花瑶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民族奇迹,其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季慷 《中国民族博览》2016,(22):135-136
花瑶"呜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歌的一种,源自于花瑶人辛勤劳作时的自我愉悦、抒情作乐的歌谣,其题材均来源于生活,而其中"高腔山歌"属于隆回瑶族山歌分支的艺术形式,艺术特征高亢嘹亮、悠远奔放,完整全面地反映了花瑶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美好生活的境界,体现了花瑶人民古老、神秘而独特的文化传统.由于瑶族女性服饰色彩斑斓、花俏抢眼,故名花瑶.从古至今,花瑶"呜哇"伴随着花瑶人耕息劳作,伴随着花瑶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民族奇迹,其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花瑶挑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其奇特的技艺和精美的图案称绝于世。花瑶挑花精美奇特的背后隐藏着活态型、矛盾型、取向型、时态型等相互渗透的多维构思方式。多维构思方式规定着挑花的行为特征与文化特质,是挑花处理各种关系的根本方法和基本框架,使之呈现对称美、韵律美、和谐美和活态美等艺术魅力;支配挑花艺术地再现花瑶人多层面的习俗行为和伦理追求;是花瑶挑花的核心与灵魂,是保护和创意开发花瑶挑花的关键与要害。  相似文献   

4.
关键词     
《民族论坛》2014,(9):66-66
《花瑶》 9月27日上午,隆回首部电影《花瑶》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首映仪式。它以隆回少数民族花瑶为创作背景,讲述了祖孙两代两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全景展现了隆回花瑶的风土人情及民俗文化,再现了花瑶同胞在农桑、婚俗、服饰、神祀等独特的民俗风情,揭开了花瑶民俗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5.
大瑶山位于南岭西部广西弧形山脉中部偏东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总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这里不仅气候宜人,资源丰富,还居住着壮、瑶、汉三个民族,总人口为134719人(1987年),其中壮族57147人,瑶族45196人,汉族32376人。大瑶山早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以它神奇的民风民俗,独特的生态环境闻名遐迩,吸引着大批专家学者前往瑶山腹地进行有关民族、社会、自然资源等方而的考察,并为后人留下了大量丰富珍贵的文献资料。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曾于三十年代中期(1935年)偕同夫人王同惠女士在大瑶  相似文献   

6.
我带着千里苦苦奔波的劳累我带着漫长岁月久久思慕的饥渴寻梦———一片绿叶我看到了不远的希望一条小河我看到了前方的征程……永远的盘王,千里的瑶乡哟您的美丽正逐渐绽放。  相似文献   

7.
花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湖南雪峰山东北麓的隆回县与溆浦县交界地区。花瑶人口极少,文化形式却丰富多样。目前学界对花瑶的婚俗、宗教信仰、挑花艺术及其文化旅游开发等相关问题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瑶族神符     
瑶族神符,是瑶族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瑶族的宗教活动中,往往是经文、咒诀、神符同时使用.缺一不可。我们知道,瑶族宗教的主要特征是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在瑶人的传统观念中,宇宙间的天界、阳间、地府、水府,是神秘的鬼神世界,它们主宰着人间的祸福,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六畜兴旺,是善神的保佑和恩赐;而各种灾害,人畜疾病、则是野神恶鬼作祟所造成的。对善神,瑶人举行“还愿”等隆重的祭礼仪式和在节日庆典中,谢恩祈祷。而对付野神恶鬼的刹手锏,就是神符。瑶人认为,神符具有很大的神威,可以镇妖、驱邪、斩鬼、救疾、护身、保宅,“驱邪外出,引福归堂”。  相似文献   

9.
瑶女挑起生活重担1999年9月23日,我顺着桂北的乡道沙石路继续西行,道路崎岖不平,吉普车只能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行驶,直到中午才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侗族自治县的洞头镇。洞头镇明显比我刚离开的安太苗族乡要大一些,在街头偶尔能见到身着苗、瑶、侗民族服饰的人们。最近是农忙时节,上街赶场的人不多,沿街平房里的商铺格外冷清,偶有人下得山来,也多是妇女,她们带着山货,换了钱再去买些生活必需品,又匆匆赶回山里。我来到桥头的凉亭,看见七、八个瑶族女人,每人担了一担方形杉木来到乡木材收购站。其中有个15岁的小姑娘,也挑着一担比她…  相似文献   

10.
《民族论坛》2014,(8):67-67
8月13日,由溆浦县人民政府与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山背花瑶梯田景区项目启动。省旅游局局长张值恒、怀化市副市长杨开风等出席启动仪式。据了解,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拟投资5亿元建设的LU背花瑶梯田景区,将分3期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摄影家何东安,出生于湘桂边界的湖南省江永县松柏瑶族乡棠景村。1979年高中毕业后,在松柏瑶族乡当临时电影放映员。在制作幻灯片时,初次接触摄影,被那些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所吸引。1985年调入县文化馆担任摄影专干,真正开始了心仪的摄影工作,当时,他用多年积攒的工资,购买了一部海鸥4B相机,活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7月,以米莉、黄勇军为主要作者的花瑶文化研究丛书三种——《花瑶民族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国家、传统与性别——现代化进程中花瑶民族的社会发展与制度变迁》、《瑶山上的中国——花瑶民族的生存境遇考察》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些成果距离湖南省隆回县2004年立项的"花瑶文化研究"项目结题,已整整过去了九年。作者之一的黄勇军家族曾在花瑶聚居地长期生活,具备良好的地域优势。因此,丛书三种抓住了  相似文献   

13.
(一) 瑶族人口213万人,是中华民族重要成员之一。 长期以来,瑶族民间流传着:“先有理,后有朝”或“先立瑶,后立朝”的谚语,揭示国家未形成之前,这个民族群体胚胎已经产生,历史相当悠久。 瑶族称谓众多,支系复杂。根据史书记载和民间常用称谓,自称有91种,他称419种。民族群体形成,以自称“尤棉”或“荆门”即他称之盘瑶为主体,结合其他支系,构成一个复杂的、奇异的民族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4.
易子 《民族论坛》2003,(11):4-5
一直对这个“瑶”字向往,却是与民族无关,瑶池仙境。琼瑶琳琅,温润温软,只应存于天上。然而自进入民族论坛杂志社,自关注了这个民族——瑶族.我的“瑶”念便渐渐回归人间;而因编这期主题的机缘.我更加确信,美玉出于深山,来于那仁厚的大地,便忍不住要“赞赞”这三位瑶山凡人了。  相似文献   

15.
老后 《民族论坛》2001,(6):24-25
每逢春节前后,湘西南隆回县小沙江一带高寒山区,便冰雪皑皑白茫茫的一片。这里的花瑶山民,就爱选择这般圣洁的日子男婚女嫁,以合百年之好。  因为一直少与外界往来,花瑶依然承袭着他们先祖最古朴、奇特的婚嫁习俗。可这峭寒的季节、艰险的山道,每每又让猎奇的游客却步。“花瑶婚俗”这个谜便永远藏在了神奇的山寨里。笔者痴迷民俗摄影多年,曾连续四个春节浪迹于花瑶山寨,便有机会目睹他们奇异、独特、圣洁而疯狂的婚礼,现将我之所见所闻采撷成稿,以飨山外朋友。  媒公提亲  妹子要嫁人了,哪怕家里再穷,寨子里的人们都会…  相似文献   

16.
瑶族织锦     
瑶族织锦在瑶族发祥地之一的湖南省江永县(原名永明县)境内,至今仍保留和继承着许多传统民族工艺。瑶族织锦便是其中之一。瑶族织锦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洁白细致,且多织成各种花纹的瑶带、瑶巾,款式新颖美观,尤以“王”字格纹居多,间以花鸟人物,诗文佳句。这种工...  相似文献   

17.
瑶族的习俗     
1、历史 姓名和语言 自称“勉”的民族被其他民族称为“瑶”。它的全名自称是“Iu Mlen”(瑶人)。名称的第一部分写作“Iu”或“Yu”,但发音是“Ee—ye”,有些人认为“瑶”可能是这个术语的误用。在越南他们常被认为是来自中国术语“野蛮人”的“蛮”。  相似文献   

18.
宁远瑶族     
地处湘南九嶷山下的宁远县,全县现有18个少数民族,16000多人,绝大多数是瑶族。宁远瑶族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由黄河流域越江南下,进居江南广大地区。始称南蛮。经过南北朝大动荡,大迁徙,崇信盘瓠的蛮人部落,逐渐徙入南岭一带,至隋唐,逐步形成瑶族共同体。宋、元、明、清时期,湘南萌诸岭,九嶷山一带成为瑶族的主要活动地区。瑶族是个多难民族,世代受歧视,受欺侮,这里受  相似文献   

19.
九嶷山瑶族,属盘瑶支系,俗称“过山瑶”。是宁远县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其先民自隋唐已迁徙入境,依险山狭谷而居,凭刀耕火种而食。有“锄头扛神龛,到处是家乡”的游耕生活历史。由于地理环境特殊,练就了勇敢顽强、艰苦朴实的性格。在生产、生活、道德、信仰、节日盛会以及处世为人等方面,沿袭着山地民族的独特习俗。九嶷山瑶族的生活习俗,充满山的气息。他们注重名声,讲究品德。素有“宁可掉脑壳,不可损名声”的格言,还有“饿死不讨饭,冻死不做贼”的品行,“日不上锁、夜不闭户”、“老有所敬、幼有所抚,一人有事众相帮”。这些,在瑶族社会中早已蔚然成风。瑶家热情好客,久负盛名。他们喜交四方朋友,凡宾客临门,不论生熟,只要将雨伞、提包挂在主人堂屋板壁上,就会受到热情接待:用最好吃的腊味、山珍来  相似文献   

20.
美丽的鹤城     
郭正英  李长筑 《中国民族》2010,(11):I0003-I0004
在齐齐哈尔的扎龙自然保护区,美丽的丹顶鹤正在水边嬉戏捕鱼,一望无际的芦苇在夕阳的照耀下散发出点点金光,北国的江南如诗如画。勤劳的齐齐哈尔人一直守护着这方净土,不仅让子孙后代受益,也让很多外地人感受到来北国江南那美丽神奇的景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