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晋 《决策探索》2006,(1):36-36
一、当前“村官”涉嫌经济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村官”整体素质不高,容易被不正之风冲昏.迷失方向。 由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绝大多数“村官”的整体素质不高。近年来农村道路、水利等公共设施不断兴建.农业、工业开发项目日益增多.面对诱惑.部分村官忍不住伸出“黑手”,利用职权假公济私、以权谋私,走向了群众的对立面。据巩义市反贪局的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查办的“村官”经济犯罪的案件中.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犯罪案件已经占到了“村官”其他犯罪案件总数的73%。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学生“村官”工程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相对优厚的待遇和一系列优惠政策使这些不起眼的职位成了“香饽饽”,但很多大学生“村官”很快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而北京大学生“村官”通过发挥个人专长指导农民生产、生活实践,以及整合资源,发挥助理的智力优势和团队精神为农村办实事.办好事,给人们呈现了大学生“村官”们的新形象、新角色、新定位,值得各地大学生“村官”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3.
王生波 《领导科学》2000,(10):32-33
村民委员会实行直选,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在一些地方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配套措施不完善,致使直选的“村官”地位得不到认可、作用难以发挥、工作……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已经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和号召下进入基层,下到农村.但是他们是否适应工作,能否选择继续留在农村,又应该如何正确教育培养大学生“村官”是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来解决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变农村干部结构,促进新农村建设,2008年初,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这将试验多年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正式向全国推开。2008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数达到13万人以上。2009年,大学生“村官”热,已成为神州大地的一道亮丽景观。如江苏省有近5万人报名,经审核通过的有30722人,争聘5010个“村官”名额。在苏州市,招聘村官220名,报名者却达到了8087人,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并不断地根据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变化赋予其新的标准内涵。日前,江苏省射阳县画出一条“杠杠”:年收入达10万才能当村官。许多“老板”、“富人”因此纷纷走上“村官”岗位。这种做法经媒体报道,立刻引起轩然大波。这种“惟财是举”定“村官”的标准,是否合理、合法?让“老板”当村官,能否起  相似文献   

7.
“富人治村”是近十年来我国村民自治结构出现了一种新趋势,该政策在推动农村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亦是村民意愿的表达,然而,“富人治村”在实践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富人村官集权化与功利化;富人村官的有效性较低;富人村官经商与理政的冲突等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领导者》2008,(11):63-63
他们年轻能闯,知识丰富,他们想干、会干、能干、带来了新农村建设的崭新气象。且看淄博市傅家镇:“70后村官”上任以来,给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新农村建设带来崭新气象。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项既可以拓宽大学生就业道路,又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双赢”举措。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配套政策缺失、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基层干部群众“误解”等诸多问题。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入手,创新“大学生村官”体制建设,意在促进“大学生村官”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平谷区大学生“村官”群体特征;到期大学生“村官”再就业去向及其与群体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近年平谷区新入职的大学生“村官”中熟地生源比重增大、重点院校生源比重骤降;到期大学生“村官”的再就业去向与其生源背景、毕业院校层次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到快速发展,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发展过程。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江西、福建、青海、辽宁、贵州、陕西、山西、安徽、上海、吉林、湖南、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省市区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如何管理好“村官”,如何发挥“村官”价值,也已成为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试图以重庆为例从政府和“村官”两者角度探讨,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发挥“村官”价值。  相似文献   

12.
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人才。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对提高农村干部整体素质产生积极影响。提高农村干部素质,必须在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同时,加大对现有农村干部教育培训的力度,提高现有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做到“输血”、“造血”并举。  相似文献   

13.
刘建茂 《决策》2014,(7):59-61
淄川区的改革利剑,直指“审计难进村、村官不能查”问题。通过攻破制度盲区,为直审“村官”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一方面他们缺乏财务会计知识,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会计工作简单,一位老板说:“会计不就是加加减减嘛,连乘除都不用。”经常会听到小企业的老板们非常惊讶地说:“我明明赚了100万,帐上怎么只有50万?”,或者是“最近没怎么花钱,帐上怎么没钱了呢?”,然后他们就会找公司的财务人员寻求答案,其结果很少令他们满意。对此老板和财务人员都感到奇怪:自己的帐都很清楚,怎么就不一致呢?在会计学理论中有一个“会计主体”的假设,小企业的老板们常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于2006年正式推出了大学生"村官"工程,计划利用3年时间聘任一万名大学生"村官"。去年7月,北京市正式聘任了2016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到1800多个行政村分别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这些大学生"村官"干得如何?他们是怎样履行职能适应角色的?《经济日报》最近探访了京郊大学生"村官",透露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16.
何先武 《领导文萃》2011,(23):26-26
民主政府必须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国民。只要是取得同一国籍的人,在他们的祖国就应当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断无依据户籍属性,划分人的等级,进而区别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待遇,乃至司法待遇之理。有学者曾指出:“讨论户籍门槛的拆与不拆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因为在法律上,  相似文献   

17.
为积极做好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相关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得到合理有效的金融支持,我们对大学生“村官”的金融服务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  相似文献   

18.
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大学生“村官”日益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截至2009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人数达到18万人以上。2010年,团中央提出了大力推进“一村官一团建”项目工作,  相似文献   

19.
“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我拿出手机,“宿管办”三个大字映入眼帘。“宿管办?”我的心里顿生“不祥之兆”!悻悻地接通电话,“喂!吴老师啊,你们班的119寝室,今天没有做大扫除……”“啊?没做扫除,这些小子,好的,我马上让他们回去!”第一次我采用了“怀柔政策”,像神甫般心平气和地教育了他们,秉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宗旨,原谅了他们,让他们“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心想高一的新生犯一次错误以后应该没胆再“顶风作案”,也就不太介怀。  相似文献   

20.
效应透视 选拔大学生担当“村官”具有诸多效应。其一,优化结构。近年来,各地尽管加大了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村里能人、复退军人中选拔村干部的力度,但村干部队伍老化、弱化现象依然比较突出。据某县今年初统计,“村官”平均年龄达48.6岁,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4.7%,大专以上文化的仅占1.8%,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招考大学生任“村官”,可以给村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