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日本,常常是一个聪明人,领着99个"笨拙的傻瓜"拼命地干.99个"傻瓜"没有创新精神,但是有实干精神. 谁是领导笨拙的日本人的聪明人呢?他们是战前的经济支配者和战后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们,他们是聪明的日本男人,操纵着日本的经济命脉.  相似文献   

2.
傻瓜与智者     
东篱子 《人才瞭望》2011,(10):87-87
在一个城市里,住着一个傻瓜,他为大家都把他看成傻瓜而感到苦恼。有一天,一位专门为人解答人生困境的智者,来到这座城市,傻瓜便跑来向智者求助。"你有什么生命的困境呢?"智者问。"我不喜欢别人把我看成傻瓜,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别人把我看成聪明人呢?"傻瓜说。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做人办事的手段都是不一样的,可以讲,一个人就有一种手段.一个人就有一种靠自己手段获得成功的途径。手段从何而来?对于那些成大事者来说。他们善于总结自己、反思自己、比较自己,从而避实就虚.找到自己人生的强项——自己究竟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并付出实际的行动。这个过程就是确立自己成大事的过程。不明白这一点.一个人永远就会沿错误的方向走下去。成大事的九种手段为:  相似文献   

4.
英国人不看大报看小报尽管大报信息量大,可信度高,但英国人普遍认为大报上刊登的职位求职成功率不高。因为同一个职位可能有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竞争,他们宁愿选择小报上的招聘信息,以提高求职成功率。澳大利亚人落聘也写感谢信在澳大利亚,很多求职者接到落聘通知书,也要写一封感谢信,感谢公司给他们提供笔试、面试机会,使他们获得了求职经验。这一方面体现了求职者的礼貌,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的未来创造机会,表明自己仍有到该公司就业的诚意。很多公司保留落聘者的简历,当他们临时需要人才时,会从中挑选。那些写有感谢信的人往往在首选之列。某…  相似文献   

5.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给自己制定的生活守则是:不说泄气话,不发牢骚,不找借口,早睡早起,每天跑十公里,每天坚持写十页,要像个傻瓜似的。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人:落聘也写感谢信在澳大利亚,很多求职者接到落聘通知书,也要写一封感谢信,感谢公司给他们提供笔试、面试机会,使他们获得了求职经验。这一方面体现了求职者的礼貌,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的未来创造机会,表明自己仍有到该公司就业的诚意。很多公司保留落聘者的简历,当他们临时需要人才时,会从中挑选。那些写有感谢信的人往往在首选之列。某杂志社招聘五名记者,有三十多人面试,几个月后,五名录用者中有两人因为个人原因辞职,两位写有感谢信的入围者随即被补充录用。法国人:垂青团体求职在法国,一些大学常常会通过媒体发布团体求职广告…  相似文献   

7.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平均18个月就会换一份工作。在三十多岁的时候——至少是那些继续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业的人——也同样会频繁的更换工作,尽管比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更换的频率要慢一些。所以,如果你认为跳槽是不好的,你要改变一下你的想法了。跳槽者不是半途而废的人。事实上,他们会成为很好的同事和很好的员工,而且我相信他们都很满意他们的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8.
常听人说,只要一真心谈起恋爱,再聪明的人也会变成傻瓜。那么12星座在爱情中最笨的事情是什么呢?快来看看。 白羊座:太容易相信外表老实的人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层管理者,很多人认为他们仅仅是企业信息传递者、联络人、分配任务者.甚至是公司资源的浪费者,是公司变革的最大阻力.认为他们只是中间环节,并不增加任何价值,应该是业务流程再造中首先应被摒除在外的人,他们成为组织扁平化的过程中首先被裁员的人。中层管理人员真的这么一无是处吗?笔者认为绝对不是。  相似文献   

10.
过的人的话听了舒服,觉得都是言之有理的;看得惯的人的话听了顺耳,好象也如人一样就听得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他们分析判断对方讲的话、反映的情况是否真实可信,不是在听后、而是在听前就决定了,决定的唯一前提就是我对你是否信任,故称之为“偏信偏听”现象。 “偏信偏听”现象危害极大。其一,闭塞言路。讲话者在反映情况之前,首先要考虑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位置,是否被信任,而敢于直言的人往往是不被领导信任的,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人不愿实话实说。其二,假话盛行。一些被领导信任和看得惯的人,觉得自己的话领导是“句句听”,因而乘机说假话、空话、大话,以从中浑水摸鱼;还有一些人则用好听的假话以取得领导欢心和信任,以争得“发言权”。其三,决策失误。因为不全面地调查了解,只片面地听信某一方的意见,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决策失误,给事业造成损失。 “偏信偏听”不仅仅是思想方法问题,主要还是思想品质问题。“偏信偏听”者往往以我为中心,对下属有亲有疏,搞小团体,画小圈子。他们对自己信任的人言听计从,对看不惯的人的话置若罔闻,甚至视为“坏话”、“敌意”。因此,“偏信偏听”者除了要接受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育外,还要着重进行政治思想学习,改造世界观。 望“偏信偏听”者戒!  相似文献   

11.
用人首先要求用人者先要使用好自己,创人先创己,用人先自用。用人活动的成败,取决于用人者的素质,取决于用人者谋略和决策;用人者也有一个被用的问题,这是因为领导者一般都有两重属性,对于下级是领导者,而对于上级则是被领导者。用人者也具有两重属性,即被用和用人的属性。所以用人者在其用人活动中首先要考虑自用的问题。自用,就是在用人活动中自己使用自己。它包括三个方面:一、用人者应具备一定的素质。如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知识素质、现代的观念素质、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以及较好的身体素质。提高这些素质,…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让中国人用一句话向世界表达自己,他们会对世界说些什么?英国摄影师阿德里安·菲斯克通过这种有趣的方式了解中国。"我所遇到的那些中国人,他们是谁?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找了16至30岁的中国人,给他们一张纸,让他们写下想说的。然后让他们握着纸,我再把他们拍下来。我记录了46个人,拍下46张照片,将这组图命名为‘我说中国’。""当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站在镜头前,手里举着  相似文献   

13.
学历在兜里揣着,档案在人才交流中心放着,他们就像蒲公英,随风飘荡,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他们会在任何地方停留,只要那儿有适合他们生存的土壤。 这,就是都市“漂”族。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类人?怎样的一种生存状态?他们是如何工作、学习的?又是怎样发展自己、塑造自我?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这些都市边缘人!  相似文献   

14.
侯斌 《人才瞭望》2009,(6):64-64
是什么造就了冠军?这等于是让我来思考谁是命运的主宰。很多人最迷茫的可能就是这个问题:究竟是你选择了自己的命运,还是你的命运选择了你。多数冠军都认为是自己选择了命运,自己是命运的主人。但也有不少人失意的时候会认为自己是不幸的人,是不幸的命运选择了他们。  相似文献   

15.
说氛围     
常言道,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个“地”我想就是指氛围吧。 S厂陶工很有一套设计能力,原本想设计一种测量园的新式仪器测大小的园,平面的园、立体的园……并且用上电脑,可是,他“拜拜”了。是跳槽?去赚大工资?不是,不是。他是活生生气跑的。 古人韩愈说:“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 陶工程师所处的氛围,有着一帮子忌妒的人,他们自己的脑子一片空白,捧着“铁饭碗”,一年四季懒洋洋,但看到陶工开始设计、试制,便一盆盆冷水泼上来。他们“畏人修”。 最气人的事,陶工一心扑在设计,试制中,家的居室小得十分困难,厂里有了一套房源,就在陶工不知不觉中分给会拍马屁,成绩平平,居室比陶工略大的某工。 房,并没有过分伤陶工心,这次失去机会还会有下次。陶工设计,试制需要资金,却被一帮刮冷风者“撬”掉了。  相似文献   

16.
《人才瞭望》2003,(3):43-44
(一)因行而异某单位要竞聘商务情报科科长,有许多人去应聘。考官给了每个竞岗者一个信封,要求他们将信送给对面二十层楼里房间的一个指定的人。许多竞岗者都找不到那个人,无法完成任务。有个竞岗者拿到信就在楼梯的隐蔽处,偷偷打开了信封,只见信上面写着:你正是我们要聘用的人,请速到八楼报到。这个例子启发竞岗者:竞岗者不但要有热情去从事所要求的工作,而且要具备相应的能力、性格。否则即使侥幸过关,真正干起来也要比别人付出多得多的努力。并且还不一定能成功,不如找一个适合自己并能发挥特长的工作。(二)设下圈套小黄竞…  相似文献   

17.
跨国大企业选人用人各有绝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BM:不录用录用共恭顺者 美国IBM公司成功的经验之一是不录用恭顺的人,专用实事求是的人。IB第二代领导人沃森说“最容易使人受骗上当的是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的人。我宁愿用那种虽然脾气不好但敢于讲真话的人。作为领导看,你身边这样的人越多。办成的事也越多。”松下:爱用中等人才 松下公司选择人员,一般不用“顶尖”人才,而是取中等的,可以打 70分的人才。那么“顶尖”的人才会有什么错吗?松下认为“顶尖”人才,有些人自负感较强,他们容易抱怨环境影响自己的发挥,抱怨职务,待遇与自己的才能不相称。有这种心态的人…  相似文献   

18.
在查处各级领导干部贪污受贿的案件中,人们发现了一个显著的特点:临近退休而大捞一把者占的比重很大,有人把这叫做“五十九岁现象”。 看这些大权在握,却又为自己谋私的“五十九岁”干部,确实让人可恨。像中央纪委通报的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韦泽芳,在任省政法委书记期间,竟敢知法犯法,受贿人民币6万元。再如云南省人事厅原副厅长束开泰,仅凭自己的地位,从某卷烟厂要了张低价烟的批条,转给不法烟贩后,就得到了“好处费”27万元,超过一个普通工人一生几十年工资的总和。怎会让人不气、不恼? 但他们也确实可怜,细想,大凡在“五十九岁”中枪落马者,都有过自己辉煌的历史。有的在战争年代,把脑袋挂在腰带上,硬是从枪林弹雨中冲过来了;有的在三年暂时困难时期与党一同爬坡,没说过一声委屈;有的在“十年动乱”时受到非人的折磨,仍始终相信马克思主义相信党。由于学习努力,他们一步步走向成熟,由于工作突出,他们一次次受到奖励;由于政绩显著,他们又一级级得到了提拔。实事求是地  相似文献   

19.
事在人为     
成功——是所有人向往的目标,但奇怪的是,有些人终身勤勤恳恳,努力做好本份工作,但就是不得法。另一些人好像是有幸运之神为他们撑腰,一踏上社会就飞黄腾达,事事如意,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美国圣母大学哲学系教授汤姆·莫利斯曾整整花了20年时间,并先后访问过2000名在各个领域内有杰出成就的人,最后写成了《真正的成功》一书,他发现,一个人如果要有真正的成就,就必须做到以下五点: (一)确定目标——要成功必须先有目标。 像梦遊者般在人生道路上徘徊的人太多了,有的人每天依样画葫芦,从来不问“我这辈子要干什么?”实际上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因为没有目标。还有些人把人生的目标定在高薪职位上,哪里钱多就往哪里跑,也不问问该职位是否适宜,是否对它有兴趣,是否与自己的专长挂勾,像走马灯那样到处团团转,这种人是注定一事无成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国外,青少年很早就接受了职业教育,从学生时代起,他们就开始有目的地规划设计自己的未来生涯。而在我国,由于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职业生涯教育尚属新鲜事物,很多大学生没有想过做一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甚至不知职业生涯规划为何物。他们上的大学是父母、师长帮助选的,专业是父母、师长帮助选的,有些同学的父母甚至已经替他们安排好了将来的工作,很多人从来就没有自己为自己做过选择,结果很多人在未来的职业工作中,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所处的环境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