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条普遍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是由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等部门构成的有机整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马克思指出:“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715页)。农业正是提供食物等基本生活资料的部门。农业劳动是人类社会“第一个历史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1页)。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十分重视马克思制定的辩证的逻辑方法,他在介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时指出:“这个方法的制定,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22页)。这个辩证的逻辑方法,马克思本人称之为“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同上书第103页),有时又称为:从一定的社会经济时期出发的“分析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第415页)。这种逻辑方法是以宏大的历史观为基础、为“着手之点”的,恩格思说:“实际上,这个方法无非就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运用他发现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理论,在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中,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学说。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就初步提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经历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参见《资本论》第一卷,第95页;第3卷,第926页。)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明确地区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参见《马克思恩斯格选集》第三卷,第12页。)后来,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把第一  相似文献   

4.
一百年前,当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逝世的时候,恩格斯在为他举行的安葬仪式上,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称他是位“科学巨匠”.并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5页)马克思一生中十分注重自然科学,长时期的从理论上研究自然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特别是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问题,他早就明确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三分册,第350页)他为写作《资本论》作准备,从1861年8月-1863年7月写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学手稿,《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不仅全面考察了从古代到十九世  相似文献   

5.
列宁认为,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彻底完成”,表现在1843年底—1844年初《德法年鉴》上的两篇文章:《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参见《列宁全集》21卷第59页)。同时,把1844—1845年作为马克思观点开始形成的年代。这位伟大导师的  相似文献   

6.
十八八三年三月十七日,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的葬仪上指出:“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6页)一百年过去了,历史雄辩地证实了这一英明预言。  相似文献   

7.
一八五九年一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表述他研究工作的结果时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恩选集》2卷第83页)这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第一次完整、明确、公开的阐述。虽然,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从  相似文献   

8.
<正> 第一章 总论 一、会计的概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多次提到薄记(即我们现在所说的会计),虽然马克思没有正面论述会计的概念,但在下面这段论述中涉及到了这个问题,马克思指出:会计是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 (《资本论》第2卷第152页)。马克思这里所说的“观念总结”,就是指运  相似文献   

9.
<正> 一、马克思提出了“统一战线”这一概念 早在1869年,革命导师马克思提出了“统一战线”这一概念。1892年,恩格斯也提出了这一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85页)  相似文献   

10.
1913年的欧洲,正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历史大变 动的前夕,列宁在这时写下了《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 运》。他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 “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 的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 的世界历史作用。自马克思阐述这个学说以后,全世界 的事态发展是不是已经证实了这个学说呢?”(《列宁选 集》第2卷第305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列宁正是从 社会主义运动历史进程的角度,考察了马克思学说的历 史命运的。  相似文献   

11.
张薰华、洪远朋两位同志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二十章《Ⅳ.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一节的注释中认为,工人阶级也参加奢侈品的消费,这是马克思的假定。(张薰华、洪远朋:《资本论提要》第二册,第140页)这种解释,我认为是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的。  相似文献   

12.
1907年,列宁在《<约·菲·贝克尔等致弗·阿·左尔格等书信集>俄译本序言》中明确使用了“马克思的历史方法”(《列宁选集》第1卷,第696页)这一概念;毛泽东也申明:“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499页。以下引文出自该书只注页码),并在他的创造性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历史方法。(一) 所谓历史方法,既不同于世界观意义上的对社会历史作出最高概括的历史哲学,又不同于进行历史研究的史学方法,而是一种哲学方法论。我们试概括毛泽东的历史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声明     
因本杂志社排版原因,尹丹发表在《书画名家》2012年5月期的文章《艺术品市场机制及其抵抗力量》的注释被遗漏,在此刊登遗漏的"引文注释"并特作声明。1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第54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文第2段)2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第276-277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北京。(文第5段)3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第116页,重庆出版社,1993年。(文第7段)4哈贝马斯著,刘北成、曹卫东译:《合法化的危机》,第10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文第9段)5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第247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北京。(文第9段)  相似文献   

14.
(一) 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论》中指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92页)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然不可能解决;列宁、斯大林也没有明确论述这个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上的一个新课题。一八八四年恩格斯在一封信中谈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曾经讲到这样一段话:“如  相似文献   

15.
搞清马克思关于掌握世界的方式,无疑将对我们从事学术理论研究的思想方法有很大启示。 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中,通过“人的历史发展”总结人们掌握世界的方式说:“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52页),主要是说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是从  相似文献   

16.
(一)马克思在研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时,常常对比性地研究英法两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不同观点。他曾说:“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是以李加图和西斯蒙第(两个正好相对立的人,一个讲英语,一个讲法语)结束的,正象在十七世纪末是以配第和布阿吉尔贝尔开始的。”(《马恩全集》第46卷上册第3页)后来,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也说过同样类似性的话。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出了“人化的自然界”的概念。马克思究竟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为了弄清这个问题,除了精细地释读《手稿》外,还须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十从世纪法国机械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批判中去寻绎。一、抽象物质的观点是机械论的要害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以及怎样和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解决这些对立([1],第42卷,127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唯灵主义在这里当指思辨唯心主义(见《神圣家族》,[1],第2卷,7页)。不约而同,恩格斯在他的同一时期的著作《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写道:“十八世纪科学的最高峰是唯物主义,它是第一  相似文献   

18.
农业结构含有多个层次。本文仅就建立合理的农业内部结构(这里主要指农、林、牧结构)对于农业自然生态的影响及其重要的经济意义做些初步分析和探讨。 (一) 马克思曾经指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398—399页)这里,马克思科学地指出了农业生产的一个基本的、显著的特点。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即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生命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有其自身运动的特殊规律性。例如:它同自然环境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受着光、热、水、土等自然  相似文献   

19.
早在1888年恩格斯写《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序言”时指出:1883年马克思逝世了,然而“马克思的世界观运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文明世界的一切语言中都找到了代表。”(《马恩选集》第四卷第208页)恩格斯生动地说明了,通过1848年的欧洲大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起义,马克思的世界观已经在国际无产阶级中广为传播,同时也预见了马克思的世界观将成为中国无产阶级从事革命运动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的世界观在中国的代表,它直接继承了马克思的世界观,与马克思的世界观同属一个思想体系。实践性和阶级性既是马克思的世界观的显著特点,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显著特点。同时,“代表”又不能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41页)这里,马克思论述了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揭示出消费是社会生产的客观目的,这是一条适用于各个社会形态的普遍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