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祥波 《学术研究》2023,(7):153-160
《诗经》汉、唐注疏以“诗史”阐释为核心,对诗歌文本作出带有具体历史人物、事件内容的阐释,“风教”“正变”“美刺”等《诗经》学理论都以“诗史”阐释为出发点。经学史重视文献和师法传承,强调《诗经》学的汉、宋之别,低估了“诗史”阐释传统在宋代以来的影响。传统上认为首开反拨汉、唐注疏之功的欧阳修《诗本义》,对“诗史”阐释传统的延续远高于否定,只是微调了具体阐释细节。首次提出“里巷歌谣”观念的朱熹《诗集传》,乃至推崇这一观念的方玉润《诗经原始》等,都保留了冗长的“诗史”阐释尾巴,甚至有所倒退。直到五四“歌谣”运动影响下以顾颉刚、闻一多、朱自清、朱光潜等学者为代表的现代《诗经》研究的出现,才从深度和广度上厘清了“民谣”观念,使《诗经》阐释彻底走出“诗史”阐释传统,呈现出《诗》的本义。  相似文献   

2.
释《卷耳》     
<正> 《周南·卷耳》一篇,自来不得确解。近年来出版的《诗经》选注本。选译本。全注本、全译本不少,对于《卷耳》篇大都袭用方玉润的说法,即:“此诗当是妇人念夫行役,闵其劳苦之作。”(《诗经原始》)然照旧无法讲通。惟独一九八○年出版的高亨先生的《诗经今注》提出了一个新见,他说: 这首诗的主题不易理解,作者似乎是个在外服役的小官吏,叙写他坐着车子, 走着艰阻的山路,怀念着家中的妻子。我觉得此说最有意思,可惜他没有详为推证,而且语气出于疑似,还不敢自信地决然肯定。我也正在读《诗经》,有相似的看法,兹不揣固陋,略为申述之。  相似文献   

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历代注家大多认为她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作品.但也有不少学者,如汉代的《毛诗》学派,宋代的欧阳修(《诗本义》)、苏辙(《诗经集传》、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朱熹(《代诗集传》),清代的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陈奂(《诗毛氏传疏》)、姚际恒(《诗经通论·商颂》)、方玉润(《诗经原始 》)、吴闿生(《诗义会通》)、王夫之以及当今的杨公骥、李松如、刘毓庆(《商诗非宋人作考》)、陈子展(《诗经直解》)、张启成(《论商颂为商诗》)、梅显懋(《商颂作年之我见》)、常教(《商颂作予殷商述考》)、黄挺(《诗·商颂作年作者的再探讨》)、赵明(《殷商旧歌商颂论述》)、程俊英(《诗经详注》)等人认为:《诗经》绝不全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其中也有殷商时代的东西,如《商颂》便是.近年张松如先生著《商颂研究》(1995年6月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系统地对《商颂》进行了绎释和考证.张松如先生指出:“所谓商颂,就是殷商的颂歌.”是“殷商奴隶主贵族祭祖其先公先王时所歌唱的.其制作年代不可译考,或非出于一时,盖当殷商晚期,在武丁之子若孙从祖庚祖甲到康了武乙及其以后,直到帝辛朝.”  相似文献   

4.
试论《诗经》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诗经》的叙事艺术张来芳在中国文学史上,叙事诗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过程,从古老的原始歌谣《弹歌》(见《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归妹》上六(见《易经》),到《诗经》的《七月》、《东山》、《生民》、《公刘》等,发展到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相似文献   

5.
法国著名学者葛兰言先生在《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指出一个事实:《诗经》中的情歌来源于仪式。我们不禁有个问题《:诗经》中《国风》以外的诗歌是不是也是来源于祭礼吗?就这个问题,本文试着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和巫术三个方面来探讨它们与诗歌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祝辞系文学属于文艺诸形态尚未完全分化的《诗经》时代,与原始巫术宗教结合紧密,具体表现为祈祷、祝颂、诅咒等多种特征。周初祝官制度对《诗经》祝辞系文学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诗经》中的祝辞系文学体现为两种样态,一是全篇为祝辞,二是包含祝官活动和祝辞成分。祝辞系文学之根源及兴盛时期在西周春秋,随着原始宗教信仰的淡薄,祝辞系文学由正统地位跌落回民间形态,并与愚昧迷信结合在一起,从此再也没有机会登上正统文学的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7.
《诗·邶风·燕燕》的解释历来异说纷纭,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种:其一是《毛传》,谓“卫庄姜送归妾”。郑玄《笺》云:“庄姜无子,陈女戴妫生子名完,庄姜以为已子。庄公薨,完立,而州吁杀之。戴妫于是大归。庄姜远送于野,作诗见已志。”因《笺》所言诗之本事与《春秋经》合,此说影响颇大,朱熹《诗集传》不得不“姑从序说”许多《诗经》研究者如姚际恒、方玉润、陈子展均从此说。其二是袁梅《诗  相似文献   

8.
《周易》《诗经》及汉赋狩猎主题作品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雪棠 《中州学刊》2000,(1):102-106
《周易》《诗经》及汉赋狩猎主题作品,昭示出原始与文明、游牧文化与农业文明的差异与交融。《周易》和《诗经》中保留的原始文化因子,表现为狩猎前的占问或祈祷以及射猎时的尚左习俗;文明社会的理性精神表现为戒备谨慎的狩猎心态及狩猎的礼仪性,制度化。汉赋表现出原始与文明的协调与碰撞。崇尚射技,赞美猎人的勇武,以狩猎为娱乐,是游牧文化特点;政治功利性,深刻的忧患意识,及不因狩猎而干扰百姓的正常生活秩序,为农业文明特征。  相似文献   

9.
欧阳修不仅是北宋前期的文坛泰斗,而且在《诗经》研究方面也很有创新精神,其《诗本义》结束了唐代以继承为主、汇总资料的《诗经》的研究方式,开创了有宋一代学贵发疑的《诗经》研究的新方式,并对明、清两代重视《诗经》本义的学者亦有相当的影响。其某些新见,对今天的《诗经》学者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而《诗本义》是《诗经》研究史上一部不可忽视的重要《诗经》专著。《诗本义》的编纂方式与体例,与孔颖达的《毛诗正义》、朱熹《诗集传》不同,它并没有对《诗经》的305篇诗歌加以系统地考证辨析,也不存录原诗,而是对《毛序》…  相似文献   

10.
孙雪霞 《阴山学刊》2008,21(4):52-55
《诗经》是先民的歌唱,其本真的天性原与庄子崇尚自然相契合。庄子时代,儒家学派重视《诗经》,但赋予其过多社会、政治的功用,《诗经》的原生态一定程度遭受破坏。《诗经》在《庄子》中出现频率不高,是庄子独创精神的具体反映。庄子抨击《诗经》,实际上是抨击儒家解诗传统;庄子反恩《诗经》,实际上是反思如何在喧嚣的尘世间保存本真的天性。  相似文献   

11.
《诗经》复合词构词方式浅析佟涤非摘要现代汉语复合词和《诗经》复合词之间,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诗经》中的构词方式,被现代汉语全部继承下来。《诗经》中能产的构词方式,如联合式、偏正式,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是能产的。《诗经》中非能产的构词方式,如动宾式,在现...  相似文献   

12.
夏传才先生的《诗经》研究成果集中于《诗经研究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台湾万卷楼图书公司,1993年版),《诗经语言艺术》(语文出版社,1985年版,台湾云龙出版社,1990年版),《思无邪斋诗经论稿)(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以外还有《十三经概论》(台湾万卷楼图书公司,1996年版)中的《诗经》部分。夏先生的主攻方向是《诗经》学,《诗经研究史概要》是其代表作,由于该书采用史论结合的论述方式,《思无邪斋诗经论稿》可看作《概要》的深化与补充。清人皮锡瑞说:“凡学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不别其得失,无…  相似文献   

13.
作为反映先秦"山水"涵义及审美特质变迁的代表性文本,《诗经》中的山水形象成为考察中古传统自然审美经验的合适载体。具体而论,《诗经》山水审美意识包涵3种类型:渗透着原始自然神崇拜;渗透于比兴方式的运用之中而成为情感表达的背景;蕴含着自然审美意识的发生。《诗经》山水意象参与了中国传统自然审美经验生成的重要过程,其流露的自然审美意识的先声弥足珍贵。这种倾向作为对《诗经》比兴山水之主流的补充,酝酿了此后山水文学兴盛必备的核心质素。  相似文献   

14.
80 年代初,是建国以来《诗经》研究的第二次高潮。通过对诗经成书、流变、创作方法;孔子与《诗经》的关系;《毛诗序》;《雅》、《颂》;《国风》中的典型篇目的研究,是对这一时期《诗经》研究的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三百零五篇作品。《诗经》中的情诗特别多,约占四分之一。可以说,《诗经》中的情诗,是我国爱情文学的源头;《诗经》时代,是我国情诗的黄金时代。《诗经》中的情诗,反映了恋爱自由和感情专一的思想,显示了中华民族健康的爱情况。今天的读者,可以从中得到许许多多有益的启示。同时《诗经》中的情诗还提供了“赋、比、兴”等艺术方法,这些艺术方法对我们当代的爱情文学创作也具有借鉴作用。限于篇幅,本文着重论述《诗经》情歌在运用“赋、比、兴”等艺术方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美。一、“比”的…  相似文献   

16.
钱钟书对《诗经》诗学的开拓林祥征《诗经》诗学研究是《诗经》研究的薄弱环节,却是钱钟书《诗经》研究最为辉煌之所在。他的研究可分两个层面:(一)对旧有诗学提出有心得的见解;(二)提出许多全新的理论命题,从而丰富了《诗经》诗学宝库。本文只着眼于第二层面的介...  相似文献   

17.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体系,展示了周代奴隶社会的完整风貌,揭示了该社会的发展、兴盛及衰亡的本质原因;同时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诗经》包容了它之前诗歌起源、发展的过程及成果,又孕含着它之后诗歌演化的萌芽、基础和趋势。从宏观研究的角度,我们将《诗经》包容和孕含的广泛的内容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称之为《诗经》的“点面系统”,把《诗经》的这种核心主导作用称为透视作用。深入发掘《诗经》的透视作用,弄清《诗经》点面系统的内在联系以及相关的外部形态衍流过程及状貌,对于这部分文学遗产的…  相似文献   

18.
评李子伟的《诗经译注》张启成李子伟先生的《诗经泽注》(国风部份),由兰州大学出版社于1992年6月出版。建国以来,国内与港、台出版的《诗经》注译本,包括全注全译与选注选译,已不下数十种之多。但李先生的《诗经译注》,相比较而言,仍有自己的特色与价值。这...  相似文献   

19.
《诗经》时代,诗、乐关系密切。《诗》三百篇,皆可弦歌,甚至形之于舞。于是有的论者认为,周代包括《诗经》在内的诗歌,都是属于诗、乐、舞“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原始艺术性质的作品。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所谓原始艺术,是指人类艺术活动起源时期的艺术。其最重要的特征,正如中外艺术史家们所一致认为的那样,就是诗、乐、舞三位一体,密不可分。世界各民族都如此,我国也不例外。在现有的文献资料中,《吴越春秋》所记载的相传为黄帝时的《弹歌》,是公认的  相似文献   

20.
体备文武的周代贵族士人与《诗经》《左传》的战争描写李炳海(东北师大中文系)周代社会建立在分工不够发达的基础上,周人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原始先民的整一体,没有过分地向片面化发展。周代贵族士人是各种战争的直接参与者,是军队的骨干,具有武士的才能;同时,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