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内在地包含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思想,并以新的时代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凸显了人是社会发展主体的人本理念、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动因的人力思想、人是社会发展目的的人本观念、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等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2.
李春生 《兰州学刊》2006,2(3):112-113
“以人为本”不仅是一个单纯的价值判断,而且也是一个深刻的事实判断。其科学的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人本维度的客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借鉴了世界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坚持以人为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人本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概括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3.
侯智  党玲 《兰州学刊》2008,(6):32-34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本思想。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也实现了其中国化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中,都包含了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到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论,到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中国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实现了与时俱进,标志着我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提高,也标志着我党执政能力的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4.
人的生活、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心态培育的理论依据;认知价值、导向价值和育人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也是社会心态培育的价值依据;社会心态培育应当从营造环境、建立机制和创设目标着手彰显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人本管理以满足人性诉求为重点,物本管理以满足物质诉求为重点.向内用力的中国文化孕育了人本管理思想,创造了社会稳定的奇迹;向外用力的西方文化孕育了物本管理思想,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马克思主义“社会人”假设需要人本管理去实现人类理想,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需要物本管理去验证理论正确.人本管理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物本管理有助于组织的竞争与发展,实现世界和谐、天下大同目标则需要人本管理与物本管理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目标。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对这一理论的坚持、弘扬、提升构成了新时期党的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理论支点。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社会运动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极大的拓展了社会主义价值的时空和内涵。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社会建设思想蕴涵着马克思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执著追求,对人的个性的尊重,充溢着他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为全人类解放而奋斗的仁爱情怀。马克思的社会建设思想人文关怀向度昭示出人本精神,是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来源,也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其深刻内涵及精神实质,能为当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8.
主体间性哲学观的人本特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主体间性哲学观强调以人为中心来审视人的存在方式;第二,主体间性哲学观关注人的社会属性与社会价值;第三,主体间性哲学观彰显人的道德与伦理;第四,主体间性哲学观重视人的发展。要领会和运用以人为本的主体间性思想,尤其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活动中,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引领主体间性哲学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本思想,萌生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发展于江泽民,成熟于胡锦涛,完备于党的十八大,是几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其内涵彰显了人的主体价值,其体系则以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为内在要求。它既继承超越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同时也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有其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现实依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围绕发展问题的艰辛探索。作为党的新的执政理念,必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糜海波 《学术论坛》2006,2(10):32-35
文章认为中西传统功利主义思想的理论共性是主张以利来规定义,德行为功利服务,把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视为道德的最高理想,肯定了个体追求功利的合理性;它们的学术分歧是前者主张人我两利、社会功利本位,强调志功合一、义利并重以及节约论的功利主义思想;后者主张合理利己主义、个人功利本位,强调效果论、重利轻义以及幸福主义的功利主义思想。它给我们的启迪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功利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的义利观为价值导向,确立人本理念,弘扬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为人民服务》是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光辉篇章,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重要文献,其核心思想“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忠实地代表和发展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注重人文关怀,更好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重视促进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显然,人的所有价值创造实践皆围绕人的主体需要而展开,这决定了人本价值在所有价值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梳理《为人民服务》人本价值的这四重意蕴,对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中国化走过了不同的历程,形成了独特的理论进路和逻辑.其历史进程是:毛泽东思想指导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在中国确立和建构,注重法的阶级性与人民性;邓小平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的发展与转型,注重法的物质制约性、阶级性与社会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突出人民利益性;科学发展观指导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建立人本法律观.其理论进路为:在坚持中发展和创新了法的物质制约性;由注重法的阶级性转向注重法的社会性;法的终极追求回归人性又超越人性.其理论逻辑为:逻辑起点和终点是人;逻辑展开是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利益;逻辑结构包括根源本质、功能本质和目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诸如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等实质上就是人的危机。反思人的危机的现象和根源 ,必须以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作为切入点。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 ,是顺应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 ,是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精髓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的科学发展观对人类走出目前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全宇 《学术探索》2013,(9):136-14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历史的进步,也是伦理道德的进步。人本德育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契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新的德育模式的诉求,即在德育目标的设定上向公民道德转向,道德价值的衡量上向多元一体的集体主义道德转换,道德社会化途径上向交互隐性转轨,这为人本德育的生成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突显了人的发展问题,有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切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人学基本精神,全面确认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人学价值目标,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和谐发展的社会,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辨证统一的人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物本·人本·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奎良 《东岳论丛》2004,25(4):39-43
唯物主义的“本”的问题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传统的物本论坚持了观察和实践的客观性原则 ,具有巨大的价值 ,但同时存有在人自身之外寻求世界本源的缺陷。马克思认识到了人的作用 ,使传统的物本论转化为人本论 ,实现了人向人自身的回归。我国的中央领导班子整合中国传统人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潮 ,继承并超越了马克思主义人本论 ,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思想从中国当下的国情出发 ,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 ,同时包含着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寄予人全面发展理想的高远情怀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思想博大精深,涉及领域众多,但其思想体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综观其整个体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毕生追求的目标,也是马克思思想的核心价值.由于所处时代的原因,马克思以物质生产性传统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对于马克思著作的深度犁耕和爬梳,蕴藏其中的服务经济思想清晰可见.服务经济与物质生产性传统经济相互补充,共同推动人类经济活动走向人本化的深度,奠定了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周育国  沈诚 《理论界》2007,4(4):22-23
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出发,根植于人的现实存在和社会本质,科学地界定人,使抽象的人本思想现实化,使虚幻的人本理念客观化,是马克思人本理念的坚实基础;关注人的命运,勾勒人的命运轨迹,描绘人未来美好的愿景,使人从现实的各种奴役、束缚和压迫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人本理念的丰富内涵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社会协同学是研究和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发展理论具有丰富的社会协同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协同思想的创新:第一,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结构的内涵;第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第三,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第四,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协同的内涵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吸收前人思想和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科学的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学说。而中共第一、二代领导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本价值观,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和“七一”讲话则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