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时俱进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关系到高校生存和发展的一件大事.随着就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择业能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从就业机构建设、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就如何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全面培养医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医学高等院校学生教育和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可以在学生基本能力塑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市场被逐年挤占、失业率逐年增高的巨大压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就业观念存在误区。高专学校应在大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分层次、分流就业,以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实现最大程度的就业。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变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对植保专业"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以就业为导向,从更新教学观念、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大胆尝试,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上形成"讲授、讨论、实验实习"三位一体教学法,结合生产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与人协作的综合素质.通过几年的探索,明显地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就业能力获得与第二课堂教育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现状,根据当前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结合白城师范学院学生实际,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六个方面)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平台,使学生在第一课堂学习的基础上,以"提思想,求创新,促能力"为主导整合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实践载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其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学生就业与教育教学改革相辅相成,两者相互依存。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高校应紧紧围绕"指导和促进学生就业"这个中心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就业服务体系构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出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就业需求的合格人才,实现学生与就业市场的高度对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技工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加强就业指导、加强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就业长效机制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解决技工院校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与教育引导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每一个高职学生都无法回避的话题。面对复杂的就业环境,许多高职学生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对其就业和成长非常不利。因此,探讨并构建科学的就业教育引导机制,促使高职学生摆脱自卑、正视现实、正确定位、积极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院倡导的"两课一训三结合"模式立足于高职教育的实际,把就业教育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相结合,有利于高职学生摆脱心理问题,增强综合素质,从而有利于整体上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科学定位。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在于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行"订单式"培养是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加强表达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大学生求职就业难问题更加凸显.许多大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但因为自身缺乏良好的表达能力,无法向用人单位更好地"推销自己",不能在面试环节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造成求职就业困难的局面.按照表达能力的培养过程,学校在课程的系统设计方面,将表达能力的培养分为大学生表达能力的基础培养阶段、全面提升阶段以及强化冲刺阶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竞争日趋激烈,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所需的能力门槛也逐渐提高,各就业单位对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学生干部由于较高的综合素质、组织管理以及处理问题等各项能力,往往成为用人单位青睐的人选。高校学生干部既是教育对象又参与学生管理,是优良校风、学风建设的推动者,是活跃校园文化活动的骨干,他们的就业优势明显高于非学生干部,其优势来源于其较强的执行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徐公伟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0):121-124
通过对近年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总体情况的分析,指出经管类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缺乏正确的就业目标和职业导向、实践技能不强、专业素质不高、就业内动力不足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必须适时调整、修订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就业竞争力培养的顶层设计;开展多证书认证工作,实现学生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精心设计团学活动,寻求团学工作与就业工作的结合点,全面提高学生就业的综合素质;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以职业化、专业化为目标,优化师资配置,打造"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队伍;建立和完善校地、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实习实训、产学研动态管理,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强化措施,分类指导,实行导师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述了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思路.指出,推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应用型人才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也是职业院校毕业生增强就业竞争能力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4.
王北阳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1):112-1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就业指导工作充分结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加强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深入到学生个体中,坚持强化榜样效用,不断增强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解决思想困惑、强化诚信教育,加强职业素质训练,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强化自身承受挫折能力,做好就业准备.  相似文献   

15.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同时由于心理、身体、学业或综合素质某个方面处于弱势的"双困"毕业生,他们的就业问题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对"双困"生开展就业观念、就业政策、就业心理、求职技巧和自主创业等方面的系统指导,并采取相应就业支持措施,才能帮助"双困"生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6.
高校辅导员对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就业压力急剧增大,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实施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确立个人职业生涯目标,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改善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指导大学生就业技巧,构建信息化就业平台,收集毕业生就业信息,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作文中的"假话现象"除了与应该应试教育中教师的"指挥棒理论"和学生的"分数第一"心理有关外,还和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本文剖析了产生"假话现象"的深层原因一、在教学中没有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作文观念和作文态度;二、许多教师采用"先导后写"的不正确教学模式.要克服这些弊端,应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校纺织服装学院构建了"第一课堂为主线、第二课堂为补充、成才教育和就业指导为辅助"的培养模式,以实践教育为平台,延伸"第一课堂";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丰富和活跃"第二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了学校、学生、用人单位的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19.
张文强 《南都学坛》2012,32(4):105-109
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包括核心就业能力和基础就业能力。核心就业能力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基础就业能力主要指毕业生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与交往能力、团队精神、良好的身心素质、环境适应能力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学生自身要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学习能力,注意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围绕社会需求进行知识重组,建立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方面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各项基础能力的锻炼,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其原因主要是我国进入了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高校扩招,毕业生的数量每年递增;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以及大学生思想中的"精英情结"及其就业心理准备不足等。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可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广开就业门路等几方面入手来积极应对,大学生则应在择业过程中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使职业目标大体符合主客观条件,进而追求就业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