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乃至学校的健康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校中的每一个主体所应重视的。针对当前大学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师生关系功利化、情感淡漠化、冲突化等,简要分析出现的原因并着重提出相应的措施,使各个主体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并加以落实,为大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作出各自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的坚强基石。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如何利用新技术提升高校转型发展速度,加强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了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对于应用型大学及师生关系界定的基础上,针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师生关系进行调研后,发现在师生关系认知观念存在偏差、师生关系存在淡漠化倾向、师生关系存在功利化倾向等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转变师生认知观念,促进交流合作、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规范价值取向,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学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对关系。探究大学师生关系的概念、特性与维度,实际上是对“什么是大学师生关系”“如何辨别大学师生关系”以及“如何评价大学师生关系”三大问题的回应。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力的存在,是大学教师与大学生之间所形成的相互影响力与作用力。大学教师与大学生基于知识发生交往而形成的高等教育联系即为大学师生关系,其具有教育性、独立性、自由性、创造性、精神性等独特属性。交往与知识是大学师生关系研究的两大重要观测维度,其中,交往是大学师生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与决定因素,知识是大学师生关系的生发动因与重要目标。理想的大学师生关系形态应该是紧密型交往与平权型知识的良好契合。  相似文献   

4.
大学自诞生以来就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和文明的传承者而存在着,探求知识和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使命。当前,随着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教育市场化的影响,我国大学正在背离基本使命,呈现出“办学目标就业化”、“培养方式工厂化”、“师生关系市场化”的异化趋势。我国大学要克服这一问题,就必须回归使命,确立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建设自由包容的学术环境,塑造共同探索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大学自诞生以来就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和文明的传承者而存在着,探求知识和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使命。当前,随着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教育市场化的影响,我国大学正在背离基本使命,呈现出"办学目标就业化"、"培养方式工厂化"、"师生关系市场化"的异化趋势。我国大学要克服这一问题,就必须回归使命,确立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建设自由包容的学术环境,塑造共同探索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由于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社会环境等因素所导致的师生关系淡漠化、紧张化、功利化,已经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效果.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目标,分析了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的现状、特点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提出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校行政化是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各方面问题的集中体现。它是历史的产物,已经影响到大学的办学管理、人才培养、科研活动、师生关系、环境建设等方方面面,演变为体制顽疾,成为大学改革与发展的绊脚石。高校行政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为高等院校行政级别化、机构设置上级对口化、高校管理行政科层化、学术管理教师边缘化。导致高校行政化的根本原因是官本位的历史文化环境、办学资源的行政控制权和办学决策的行政操办。高校去行政化改革不是简单地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而应全局考虑、整体设计、逐步推进、双管齐下。核心问题是理清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资源调配权,完善大学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师德集中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师生关系与师德建设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然而,现代大学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疏远与隔膜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师生关系的"职业性"和世俗化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直接影响到了师德建设。所以,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师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本文坚持以生为本理念,从教师素养、民主平等、道德规范、大学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师德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大学教师作为学术研究和教学的承担者,在大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斯韦伯主要从学术研究出发,对大学教师资格的取得、在教育学生上起到的作用以及面对大学企业化和官僚化过程中,大学教师面临的丧失独立的危机都给予了思考,这对我们现代在大学教师发展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维护大学教师的独立和权利、大学中的师生关系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最近,关于师生关系的讨论成为热点,一句"大学: 师生关系就是没关系"[1]拨动了大学师生的心弦, 我们的大学教育怎么了, 我们的师生关系怎么了?无可否认,这是一个并不简单的问题.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也应该反思,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加强师德建设,发挥师德的作用,促进师生关系,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论构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而和谐师生关系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在教学和学生日常管理的多个方面都出现了问题。文章从师生间的尊重与包容、教师的深厚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品德、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间的良好沟通、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等四个方面来探讨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如何构建。  相似文献   

12.
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特别是学生缴费上大学后,高校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受到冲击。加强师生之间的尊重和沟通,用爱心融化师生之间的隔阂,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进行分析 ,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并指出为了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 ,重视挫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教育 ,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和综合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医学生医德水平的高低与其所具备的医德知识呈正相关。对武汉地区5所医学院校在校生的调查表明,医学生的医德知识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各年级、各专业在对医德基本概念的掌握方面呈现出不平衡性;在基本的医德判断上,部分医学生存在认识偏差,如死亡标准问题、对待克隆人的态度问题等;对医学伦理学的前沿动态,部分医学生不甚关心。针对此问题提出如下改进措施:转变教育理念,增强对医学生认知心理的把握;加强教材建设,注重教材内容的更新;加强师资力量,可聘请德艺双馨专业课教师为医德教育的兼职老师。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师生互动的内涵及其理论机理,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正确运用师生互动对在教学活动中人才培养的效果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文中还指出了师生互动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师生互动是现代教学的需要,运用师生互动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会工作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针对这些新的变化,如何对学生会进行合理定位,如何对学生会干部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文章以对现有情况的分析为基础,提出了高校学生会应找准在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中的位置,并提出了对学生会干部进行引导、培养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把握好教育的主流方向;要追踪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把握好教育内容的时代性;要突出“人本意识”,关心大学生自身问题。与此同时,要做到网络之中师生平等,灌输与引导相结合,增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针对性;要强化网络阵地意识,加快网络建设,净化网络内容,提高网络教育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确立建立一种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师生关系处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并从教育观、交往渠道以及教师素质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新型师生关系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大学文科生的写作素养存在严重的缺失现象,主要表现为写作基础差、创新能力差、写作人格差的三差特征。而教育制度缺陷、教师素养缺陷、学生素养缺陷的三缺是造成三差的基本原因;强化教育改革、强化教师素养和强化学生素养的三强措施是解决三差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0.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的基石。无论是理论定位 ,还是现实状态 ,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都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不平等性 ,其实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必然引起师生关系的一场革命 ,即由人与物的关系 ,变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 ,这是一种交往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中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主体 ,教师和学生都以平等的、开放的、真正的人出现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交往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行动 ,对话既是教育形式 ,又是教育情境。师生交往是一种共同实践活动及交互作用 ,师生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相互影响 ,共同成长。师生交往是一种双向理解 ,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