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重阳节,我去看望外公外婆。很久没去了,见到我,两位老人家非常高兴。尤其是外婆,乐得像个小孩子似的,拉我在她对面坐下,便开始跟我唠叨个没完。  相似文献   

2.
麻将声声     
从我记事起,每到双休日,爸爸妈妈都要带我去外婆外公家一趟,到那儿没别的事,就是陪外公外婆打麻将,不知是手气不好还是怎么的,每次和他们打麻将,爸爸妈妈都要输几张“大钞”,乐得外公外婆满面红光的。我的心里急得不得了,因为我的零花钱这几天又要缩水了。不仅如此,每次打麻将都打到很晚,影响了我的睡眠时间,好几次迟到,被老师找去谈心,我对麻将深感不满,为了我可爱的外公外婆,再有委屈也只好忍着。  相似文献   

3.
16声脆响     
外公外婆每天都要和电视机拼命。亮亮和妈妈必须翻开沙发睡觉。外公外婆轮流在沙发上打呼,实在没得看了,外公摁8下,外婆摁8下,然后心满意足地安  相似文献   

4.
最后的嘱咐     
外公和外婆相濡以沫几十年,干活时帮对方擦擦汗,回来时帮对方拿拿锄头镰刀,有个头疼脑热帮对方抓抓药.外公是个话极少的人。外婆患上高血压之后,外公总是不放心她。外婆出门前,外公总要千叮咛万嘱咐:“慢点,路上小心”  相似文献   

5.
张鹰 《百姓生活》2012,(2):23-23
外婆的名字是我小时候久探而不得的秘密。我外公姓谢,别人喊我外婆总喊“谢婆、婶、姨”之类的。我甚至怀疑常在家吹胡子瞪眼睛的外公,也不知道外婆的名字,因为我只听到外公口口声声叫外婆“阿秀娘”。“阿秀”是我母亲的小名。  相似文献   

6.
【像要看透我的一切】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那种没有故乡的人。 不到一岁的时候,父母就把我留在外公外婆身边,自己去三线支援革命建设了。在我后来的岁月,我要么跟着外公,要么跟着父母从一个三线迁居到另一个三线。故乡对我只是个空洞的名字而已。  相似文献   

7.
<正>重阳节来了,你是否会记得去看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许你会说我没时间,这个城市快速的生活,已经让我觉得吃饭  相似文献   

8.
永恒的母爱     
晓蓉 《社区》2008,(27):61-61
去年秋天,年过八旬的外婆突然得了老年痴呆症。一向聪慧善良的她,变得令人不可思议。她先是不认得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并强行把他推出门外,害得外公只好与我弟弟同居一室。然后,她又一声不吭地出走了,急得全家人兴师动众、八方寻找,并在报纸和电视上发布寻人启事。幸亏城郊一对好心的夫妇收留了外婆,但她怎么也说不清要去什么地方,原来她突发奇想,想要找到自己童年时的家。  相似文献   

9.
正外婆20岁那年嫁给了外公。那时外婆在乡里的初中教数学。乡里的办学条件比较简陋,语文组和数学组被安置在同一个办公室里。新学期开学的头一天,校长领着一位浓眉大眼的小伙进来,给众人引见:"这位是新来的李老师,以后初中二班的语文课就由他来教。"布置妥当后,校长便把李老师交由外婆带着熟悉环境。这个李老师,就是我外公。  相似文献   

10.
可爱的外婆     
李宣萱 《老友》2011,(1):41-41
外婆有60多岁,可见过她的人都说她只有50多岁。她性格开朗,为人热情,见人常带三分笑,左右邻居对她是友好加羡慕。外婆对穿着很注重,每天出门都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就是去买个菜那也不含糊。在我眼中,外婆有许多可爱之处:爱管闲事,也很健谈,遇到熟人要说上半天的话。外公说她就是见到石头都要敬个礼。  相似文献   

11.
正晚上,我给女儿盛好饭,一转身,却发现她碗里的饭突然多了很多。不必问,一定又是孩子的外婆外公怕她吃不饱,迁就着孩子"贪"多的心理。难道是有其母必有其女?母亲说我小时候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也是这个样子,总是嫌自己碗里的饭菜少,每回都要很多,可  相似文献   

12.
亲情·性情     
黄雯 《中国农村》2007,(11):64-64
在QQ上与表妹聊天,她说:“我再也不相信亲情了。”我并不诧异。 表妹是舅舅的女儿,她的感叹也有她的道理。 去年,八十多岁的外公走了,留下八十多岁的外婆。外公在世的时候,尽管舅舅家早已经在同一座小城买了很大的房子,尽管外公外婆连煮饭都得费老大劲,但是老两口始终没有搬去跟儿子一起住。那时候,舅舅和舅妈每周末都到外婆家,换换煤气,交交水电费,一家人围着包饺子,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13.
龚文根 《老友》2015,(3):42
不知不觉外婆已经90多岁了。从前那个风风火火、做事麻利的农家妇女如今已被时光打磨成一个弯腰驼背、满脸皱纹的老太太了。外公外婆一共育有一儿三女。舅舅年轻时参军入伍转业后进了一个工厂成为一名工人,老妈是一名小学教师,小姨在机关上班,只有大姨家在离外婆家相距不远的村子里。1998年,外公因病去世后,外婆便一人守着偌大的一个庭院。那时她已经70多岁了,但身板挺直,整天忙里忙外。那时,我家和大姨家还  相似文献   

14.
李静 《老友》2014,(7):65-65
外公今年91岁,外婆87岁。别看他俩年纪大,身体却很健朗,没有一点儿病痛。如此高龄,两人仍活动自如,生活自理。当大家都在讨论着如何养生如何长寿时,我也在观察分析外公外婆的长寿之道,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生勤劳,劳作不止。外公从小就没了父亲,与他母亲和哥哥相依为命,艰难度日。他十几岁就早早出去当兵,在部队当了卫生员。  相似文献   

15.
社区外婆多     
《社区》2003,(10):38-38
每日清晨或黄昏,当你漫步在社区里,听到最多的是喊外婆、外公的稚嫩声:看到最多的是手牵着稚童的老太婆,蹒跚地走着,一路上与熟人打招呼,一面教导稚童:“快叫外婆”或“快叫外公”。  相似文献   

16.
老人鱼     
正外婆跟外公并不恩爱,他们只有通过宠爱穗子才能恩爱。外公天天在下午3时出现在托儿所门口。天下雨的话,老头手里一把雨伞,天晴便是一把阳伞。暑天老头端一个茶缸,里面装着冰绿豆沙,寒天他在见到放了学的穗子时,从棉袄下拿出一个袖珍热水袋。老头儿没什么话,有话就是咆哮出来的。他只是在穗子受了气才咆哮。外公隔三差五的呐喊终于镇压了所有孩子。开始穗子不懂外公的话,后来懂了便非常难为情。她觉得外公跟她的生活有些  相似文献   

17.
静听回声     
天空似水般透明,雨丝轻轻地飘拂在脸颊。我坐在窗前,静思。外婆今天照例又去了那条街,照例带着那只玻璃瓶,她捧着,好像捧着价值千金的珠宝,沿着街边的高楼,一步一停静静地挪动碎小的脚步。走过一遍,再走一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是雨雪天她也没间断过。从小我就知道外婆有这样的“必修课”,但从未追问她原因,只是好奇:她每天做着重复的事,究竟有何意义?还有那只奇特的玻璃瓶。妈妈说那是外公的遗物,我仔细瞧过,不过是只普通的瓶子,再贵也超不过10块钱,外婆却当作稀世奇珍。最奇怪的是瓶子里什么也没装,空空的。我猜测:一只空瓶有什么稀奇,…  相似文献   

18.
顺才是孝     
外公去世后,大舅不放心外婆一个人在老屋居住。一来老人年纪大了,虽然身体还算硬朗,自己居住太孤单;二来搬到一起,也便于随时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  相似文献   

19.
<正>要说最近的热门人物,那必属虹桥一姐了。这个疯狂追星的新时代代言人,让广大吃瓜群众见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追星?辍学追星,蹲点机场,只要看见明星就上前索要合影。虹桥一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什么才叫真正的巨无霸粉丝。个人介绍虹桥一姐,原名龚玉雯。龚玉雯18个月大时父母离异,从小跟外公外婆长大。外婆说,小学时老师说她智商有问题,要她去测智商,导致同学看不起她,还往她水杯里吐口水。后来,没有考上高中的龚玉雯开始  相似文献   

20.
现在大多数老师都感到教育孩子越来越头疼。原因是现在的在校中学生绝大多数已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的特点是,他们都是在一个越来越乐观和越来越富裕的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小在父母、爷奶、外公外婆的溺爱与重点保护下,性格极为任性,在家喜欢什么就得给什么,想吃什么就得买什么,想上哪儿玩就得去哪儿玩,一切都得按他们的意愿家中父母、爷奶。外公外婆六个大人像众星捧月一样的给予满足。如果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大发脾气,哭闹不休,非达目的不可;他们优越感特强,从而逐渐形成了个人高于一切的思想性格,在家中成了“小皇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