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依据从时间序列变量中分离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的CF滤波方法,对广东1978~2009年间包括实际GDP、人均GDP、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每万人口大学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在校生、毕业生、生均经费等在内的9个时间序列变量进行了消除趋势的处理,进而采用相关度研究,对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基准周期退势后的GDP或人均GDP时间序列与退势后的其他7个时间序列变量之间的共动性进行经验统计分析。通过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波动性和协动性分析,总结出广东高等教育周期波动的经验特征和典型化事实(Stylized facts)。  相似文献   

2.
从产品异质的角度分析中圆人均收入水平与人均汽车拥有量之睫的荧系,结果表明:实际人均GDP与人均民用载客汽车拥有量都是囝阶平稳的时间序列,两者之阃存在协整荚系,实际人均GDP对人均民用载客汽车拥有量存在Granger因果性。人均汽车拥有量的收入弹性大,弦与理论分析中关于收入分布参数的假设一致。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力工业的环境学习曲线与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1991-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选取万元产值能耗、水耗、SO2排放、COD排放等9个主要指标,建立了电力工业能耗和大气污染、水耗和水环境污染随着人均GDP变化的环境学习曲线,并根据这些曲线分析了不同时段我国电力工业的环境负荷和节能减排潜力。结果发现:我国电力工业资源环境9项指标均随人均GDP的增长呈幂指数衰减;不同时段电力工业万元产值环境负荷逐渐下降,同时节能减排的潜力也逐年下降,这是由环保意识增强和经济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必然结果;1995年之前节能减排潜力较大,2000年以来节能减排潜力逐渐下降,十一五期间电力工业的节能减排需要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多数经济时间序列存在惯性或迟缓性,通过对这种惯性的分析可以研究时间序列的内在规律并预测经济的发展。本文用BOX-Jenkins模型和指数平滑法对四川省人均GDP时间序列进行建模和短期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省提出的“十一五”经济增长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应防止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带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5.
采用时间序列法和相关分析法,对新疆普通高校本科分科毕业生的人数与新疆的人均GDP做回归分析,并通过预测今后5年的人数分析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数量以及新疆产业结构发展与高校学科建设、毕业生数量的协调性。研究产业结构与高校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对把握好毕业生数量的供需平衡,促进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提出中国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中长期(至2020年)预测的时间序列-因果关系结合法。该方法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解释变量,利用多项式回归模型拟合集装箱吞吐量时间序列,形成GDP时间序列对集装箱吞吐量序列的因果关系。根据中国工业化进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环境,预测中国GDP在合理增长率区间下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得出若中国GDP年均以6.0%的速度增长,2020年中国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2.258亿TEU,为中国海港集装箱港口布局和规划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各地区市场化指数和人均GDP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各地区市场化程度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指数和人均GDP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说明市场化程度越高,人均GDP越高、增长越快.  相似文献   

8.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大庆市1990~2009年耕地面积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耕地面积变化起主导作用的因素1990~1997年是复垦面积和油田开发占地面积1,997~2003年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GDP和复垦面积,2003~2009年是复垦面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油田开发占地面积和第二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占主导地位,从1990~2009年长序列来看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复垦面积、人均GDP和油田开发占地面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复垦面积、废弃地利用面积和第二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对耕地面积变化具有正影响,其中废弃地利用面积最显著;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油田开发占地面积和人均GDP对耕地面积变化具有负影响,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最显著。  相似文献   

9.
总量GDP、人均GDP、总量财富和人均财富是用来认识和确定中国经济的国际比较位置的四个维度。以2011年轮国际比较项目( ICP)报告的购买力平价为货币转换系数,测算了世界主要国家的以美元计价的上述四个变量,从国家维和时间维两个角度来评价中国经济的国际比较位置。研究表明:中国2014年GDP已达到了17.6万亿美元,为美国GDP的101.1%,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是,中国的人均GDP水平、人均消费水平、居民财富和人均财富水平仍然较低,分别排在90名外、120名外、第3名和60名外,仅是美国的21%、10.1%、30.8%和7.4%,中国居民的金融财富要远远小于美日。从时间维来看,中国2013年的人均GDP水平与美国1941年的相当,中国的人均GDP水平直到21世纪中叶才有可能达到美日等发达国家现在的水平。中国处在经济第一大国与人均水平低下(特别是人均居民消费水平更低)的一种经济状态,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因此,“稳增长”是中国经济当前的首要任务,而“惠民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以改变当前这种矛盾状态。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GDP总量、GDP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恩格尔系数等几项经济指标对武汉和北京、天津、上海1997年~2002年的经济实力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了武汉在经济实力上存在的优势、差距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社会差别的重要体现,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借鉴国内外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的方法,对1978—2011年30多年来北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发现,20世纪90年代市场化改革以来,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变动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特征,在经济增长、收入分配政策调整和城市化进程中,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人均GDP增长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并不同步,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但是,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态势有所改变。与城市居民相比,北京市农村居民的收入与城镇居民还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2.
选取1996-2009年福建省碳排放总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基于EKC假设,建立了福建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函数模型,发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呈倒U型关系,目前福建省碳排放量还处于倒U曲线的上升通道之中,即还处于上升阶段。同时,通过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预测,认为"十二五",既是福建省经济快速发展期,也是福建省碳排放转型关键期。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迁移会先扩大再缩小不同区域间经济增长的差距.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估计我国近年来各省市的GDP生产函数模型,并结合各省市的具体劳动和资本投入数据,可以确定劳动投入与人均GDP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即劳动投入增加/减少时人均GDP同样增加/减少.结合对2006-2010年各省的劳动力净流入量与人均GDP水平之间关系的考察,证实较高/低的人均GDP水平会有正/负的劳动力流入,即我国正处于劳动力迁移扩大区域间经济增长差距的阶段.为避免区域间差距的过度扩大,建议对经济落后省份加大资本投入,使其劳动力净流出带来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上升;提高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边际收益,引导人力资本的区域内聚集和流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山东省1981~2010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人均GDP与典型环境指标关系计量模型,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废水、烟尘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EKC)呈现出正"N"型关系,而SO2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没有明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关系;山东省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GDP和单位GDP能耗.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真实人均GDP增长率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以时间变量衡量的地区一体化在一般意义上能够提高真实人均GDP增长率,其变化轨迹遵循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现实观察基本吻合.通过考察个体-时刻固定效应模型避免了事件虚拟变量间接衡量一体化的模型设定问题,结果表明以地区贸易、人口流动、服务业发展和政府对经济的参与四个方面衡量的地区一体化,虽然个别变量存在选择偏误和代表性问题,但在总体效应上与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预测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