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保卫”枸杞子枸杞是宁夏的“五宝”之一●宁夏市场上的枸杞三分之一是假冒●枸杞产业,宁夏退居老四●“重振河山”的希望在哪里“红(枸杞)、黄(甘草)、蓝(贺兰石)、白(滩羊皮)、黑(发菜)”号称“宁夏五宝”,其中的红宝枸杞被列为宁夏五宝之首,一直是...  相似文献   

2.
远方的客人,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都想买几斤枸祀带回去,供亲朋享用。枸杞是一种药材,向以珍贵名扬中外。由于吃了它可以滋补提神,增强体质,有人称作“却老子”;还因它能治疗眼疾,有人叫“明目子”;也有人誉名“雪压珊瑚”,因为那玲珑秀丽的姿态,很象一株迎风婷立的珊瑚树;河南有人还叫它“红耳坠”,的确,如果拣几颗形状大小适宜的鲜红枸杞戴起来,一定会使真正的玉坠失色。现在所以叫作枸杞,是因为它的剌象棘枸的剌,茎象杞的条而得名。枸杞依树性分,有软条茨,硬条茨两种;依叶色分,有大黑叶,小黑叶;依果形分,有长圆形,圆形、两头尖三种。其中以软条茨、大黑叶、长圆形的为最佳。枸祀在医疗上,可以润肺、清肝,对于治糖尿病、眼病和贫血症等都  相似文献   

3.
中和中寨,是水族聚居的村寨,是石尚竹的故乡。它地处离县城50多里外的山旮旯里。寨脚下,老榕树浓密的枝叶,笼罩着一片浓荫,浓荫里浸着一池油汪汪的碧水,水面上开满了淡蓝淡蓝的野葫芦花…… 13岁时,石尚竹跟着蒙冤的父母从贵州安顺迁回中和中寨。故乡的山水使她着迷,故乡人的生活之艰辛令她吃惊。妈妈曾是小学教师,妈妈懂得让女儿继续读书的要紧。全家人省吃俭用给她凑了学费,让她去读书。当父母无法再负担她的费用的时候,她便提着小篮上山了。山上的红刺果熟了。它红得象火焰,烧红了四面的山野。一篮一篮的红刺果在市集上为石尚竹换来了小小的收入。她把它们交给了学校,交给了父母。寨前的清溪流呀流呀,红刺果摘了一茬又一茬。  相似文献   

4.
兴安岭飘来的歌声刘晓春,刘晓红我的家乡在遥远的兴安岭名字叫刺尔滨河,那伊耶刺尔滨河水奔流向前青松、白桦满山坡,那伊耶一个青年猎手骑马挎枪守护着大森林,那伊耶刺尔滨河水奔流不息鄂伦春人的日子越来越好,那伊耶……这是一首母亲年轻时创作的鄂伦春族民歌,它曲...  相似文献   

5.
中宁枸杞     
吴迪  李晓林 《中国民族》2012,(6):120-122
淘宝网的五皇冠卖家嘉嘉,做中宁枸杞蜜代理已经好多年了。如今枸杞蜜成为了小店的明星产品,仅2012年4月上旬就已经卖了近800盒。在产品介绍一栏,嘉嘉是这样描述枸杞蜜的功效的:来自我国名贵中药——枸杞主产区宁夏中宁,由蜜蜂采集的枸杞花蜜酿造而成。本产品既有蜂蜜传统的营养保健价  相似文献   

6.
"五行"学说是先秦学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战国时荀子即批评思孟之"五行",但对"五行"所指之内容为何,学界看法并不统一。其实,先秦的"五行"说有四义:其一,《尚书》中之"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具体的物质;其二,五行之"相生相克"说,指的是五种物质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关系;其三,邹衍之"五德终始"说,指的是把五种物质的基本属性提升至道德高度,进而为政治模式提供一种解说;其四,思孟学派之"五行"说,指的是仁、义、礼、智、圣五种德行。这四种"五行"说在时间上存在先后关系,思孟学派之"五行"说受到前两种"五行"说之影响,又影响了它之后的邹衍之"五德终始"说。  相似文献   

7.
诗二首     
映山红久违的映山红在深秋的阳光里颤动随着视野的苍茫红,成为季节的温暖撒在大山的褶皱里秋意浓了映山红铺天盖地一片火焰一只山鹰在上空飞翔是的,这里拴过贺龙的红鬃马红鬃马长长的嘶鸣引我走入了怀想映山红开遍了湘鄂西外婆把它揉进了蒿菜糍粑隔着历史的风云我读懂了赤漆河也读懂了广藤花山地里成活的烟叶是喉咙中的火焰刀锋里沾上的盐是腊月天的雪尽管我不是英雄我却渴望一种冲动哪怕命运也把我捉弄孤独的野菊花有山的地方就有你偏偏在悬崖淡淡的情怀众生可仰宛若悬崖的桂冠,野菊花,你含情的眼睛韵幽如淡云冷眼深渊,禅者之风你的忧…  相似文献   

8.
五彩花糯     
五彩花糯,是壮族"红饭节"上的传统食品,又是最富于壮族风俗和民族特色的节日风味食品."红饭节"之所以得名,也是源于"五彩红饭"的称谓.每年秋高气爽的时节,只要到农历6月24日这天,云南壮乡文山的村村寨寨,各家各户,无论农活多忙,家务多急,都要用草汁树液浸染自家生产的洁白如玉的糯米,蒸一箩五颜六色的花糯饭或自家享用,或赠送亲友,或招待来宾.花糯米一般的做法是,把捣碎的可食用植物的根、茎、花、叶、藤搅拌在淘洗浸泡过的优质糯米里,待各种植物的天然色素浸透糯米后,再把糯米分盛在瓷盆里,放进甑子蒸熟,捏成饭团,或着散装,其颜色多达六七种.来客若能吃到五色花糯饭.既可一饱眼福,又能一饱口  相似文献   

9.
槟榔趣谈     
槟榔,是一种棕榈科的常绿乔木,它产在海南岛、台湾省和云南、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这种树,挺拔笔直,引茎冲天,上下同粗,如竹带节,且只一心,无侧枝,不倾不斜,宁折不弯。一些兄弟民族,都把它当作正直的化身、妇女的楷模。在海南岛黎族地区,生下女孩子,便在门口栽下一株槟榔;姑娘出嫁,这株槟榔也随着挖出,移植到男家;这个妇女死后,树也随之砍掉。其寓意是:  相似文献   

10.
《民族论坛》2005,(3):41-42
“美”之极至是一泓澄碧的水。树美 长白山的岳桦林很有名,它是长白山最顽强的树种,也是长白山最高的(1700-2000米)林带。它们外皮洁白似雪,黑疤累累,像白桦树,但又不像白桦树那样拔地而起,笔直冲天,而是主干似虬龙当空气舞,分枝屈伸如银龙探爪,如被岁月摧毁了身躯,而精神越发矍铄的老人。  相似文献   

11.
“民族心理学”(V(?)lkerpsychologie)这个词在我们德语中是一个新合成词,它形成于大约19世纪中期。然而,在这个时期中它以两种根本不同的意义出现在文献中。一方面,“民族心理学”这个词用于指对不同民族的智力的、道德的和其他精神的特点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以及这些特点对政治的、艺术的和文学的精神之影响的研究。其研究的目的是勾画出不同民族的特征,尤其重视那些其文明对于我们今天仍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文明民族——如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美国人,等等。这些就是那个时期引人注目的民族心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江永县夏层铺镇邓家瑶族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面积种植枸杞,走发展“订单农业”之路。2000年,全村种枸杞70亩,产枸杞525万公斤,收入158万元,种植户平均收入2200元。  邓家瑶族村有103户、490人,有耕地面积644亩,是一个田多地少的自然村。近年来,由于农产品销售不畅通、价格走低等原因,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镇、村干部及时引导群众改革“水田种水稻”的传统,帮助调整产业结构。他们得知县城永阳枸杞酒厂急需开发枸杞基地, 倏与厂家联系得U厂“瑶家种仰以Jts川【却曲、什技术 忖收购”的合同、R前…  相似文献   

13.
明末瞿九思《万历武功录》俺答传万历五年条有"五藏刺麻"一语,检查当时史事,五藏刺麻是乌思藏格鲁派僧人锁南坚措(第三世达赖喇嘛),五藏不是名号,乃是藏语地名■(dbusgtsang)的记音,而明清《西番译语》里■字读音近乎汉字"五"。至于清代西藏地区的满语名称wargidzang(意为西藏)是汉语地名"西藏"的翻译,并非藏语■(乌思藏、五藏)的翻译。  相似文献   

14.
陆九天  高娟  陈灿平 《民族学刊》2021,12(3):52-57, 99
网红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群体,随之产生的网红经济是一种新型商业模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脱贫攻坚战的推进,我国民族地区网红经济发展速度迅猛。网红经济在帮助民族地区民众增收脱贫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结合网红经济的生成逻辑和演化路径,对民族地区网红经济的生成逻辑、演化路径进行了探究,分析了网红经济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影响,摸清了网红经济在民族地区发展遇到的困境,并从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监管体系、特色民族文化等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疆、青海、甘肃和内蒙古一带,至今尚生活着许多清代厄鲁特蒙古族的后裔,他们的先祖即是斡亦刺。在我国史籍上,早就有关于他们活动的记载。元蒙时期,称之为“斡亦刺”、“外刺”、“外刺歹”,明代称“瓦刺”,清代称为“卫拉特”、“厄鲁特”、“额鲁特”。这些名称,都是不同历史时期“斡亦刺”一语的音转或异译。国外学者又往往称之为“卡尔梅克”。  相似文献   

16.
北元一蒙古第二位皇帝脱古思帖木儿究竟为何人,学界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第一位皇帝爱猷识理达腊之子,即曾被明朝俘虏后又被送回的买的里八刺,一是爱猷识理达腊之弟,即元末帝惠宗(顺帝)妥贴睦尔之子.本文考证应为爱猷识理达腊之子买的里八刺,希望进一步解决这一长期搅扰不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有明一代,西域回回人在中原与瓦剌的政治、经济交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马克顺即为他们中的代表人物.他谙熟明廷与瓦刺间的外交事务,身兼瓦刺平章与明朝都督佥事之职,多次以瓦刺正使身份率使团进入中原.土木之变后,他以其特殊的身份往来于明廷与瓦刺间,最终促使事件得以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18.
雨蔚 《民族论坛》2006,(5):27-28
在毛乌素大沙漠的南缘,陕北靖边县北端无定河上游支流红柳河北岸,曾经倚天耸立过一座赫赫有名的古城。它,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在鄂尔多斯高原建立的大夏国的京都--统万城;它,就是唐诗宋词中长河落日圆、一片孤城万仞山、沙头牧马孤雁飞、风沙满眼堪断魂之塞外;它,就是曾经西风萧萧、旌旗猎猎、刀剑纵横、烽火连天之古战场;它,就是强弩、硬弓、铁马、胡笳、羌笛、日中鸣镝、夜半刁斗之匈奴民族最后的绝唱;它,就是热血男儿横刀立马、马革裹尸、大小千战、皓首封侯、纪功凌烟之建功立业之地。  相似文献   

19.
壮族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医学,是壮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壮族医学宝库中,壮医浅刺疗法以其用具简单、操作简便、疗效确实而世代流传,经久不衰。本文拟就壮医浅刺疗法的源流,作个初步探讨。 (一) 浅刺疗法在我国古代应用相当广泛,对保护和延续人类作出贡献。根据古代医学文献记载和考古学资料,它可能起源于广西壮族地区。《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  相似文献   

20.
从哈、柯、汉亲属称谓看最古老的亲属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认为,按辈份划分的马来亚式五等亲属制是最古老的亲属制。对此,不少人提出异议。有的认为“马来亚亲属制的五种范畴,全是后起的”。但其最古老的形式是怎样的?有几个等级?它是如何划分亲属的?迄今为止,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亲属称谓,是人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在语言上的表达形式。它属于语言的范畴。而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我们可以从现代亲属称谓的分析,看到亲属制产生、发展的过程,窥见其最古老的形式。拙文根据自己调查、收集的资料,就最古老的亲属制作一探讨,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师长们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