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研究——基于政府制度创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燕 《城市》2010,(1):21-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发展的区域经济要求突破单个区域资源与生产率的限制,区域合作成为区域间经济协调的必然选择。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成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京津冀正处于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加强京津冀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2.
正在全国的经济发展区域中,珠三角、长三角是开发时间较早,发展较好同时对周边经济辐射中起重要作用的区域地带,作为中国经济第三级增长地带的环渤海经济圈无疑成为了时下关注的焦点,在环渤海区域中最为活跃又最具影响力的要数京津冀两市一省,这三个地区的发展直接关乎未来华北区域的整  相似文献   

3.
周长林  孟颖 《城市》2009,(5):29-33
一、京津合作战略新趋势 京津冀地区将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后.又一引领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将在新世纪代表我国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4.
正区域协同发展问题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继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区域协同发展在实践中成功推进之后,新的区域协同发展区也相继开始规划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在学界早已提出,但始终处于理论研究层面,实际推进缓慢,远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已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其政策背景可归结为区域生态恶化严重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开展京津冀生态保护体系建设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应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破口和优先领域。  相似文献   

5.
正京津冀是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出台,要求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对全  相似文献   

6.
郁鸿胜 《城市观察》2009,1(1):101-107
中国区域合作的发展正呈现出从“极化发展”向“泛化发展”的新态势,在这一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特别是国家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提出,更为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方向。研究《指导意见》,有助于从宏观上把脉长三角地区发展的重点及难点,并为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少芳  吴伟  李甡  张慧 《现代妇女》2014,(11):79-79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积极开展人才资源合作,区域整体人才竞争优势不断提升,为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但是,与京津冀区域发展对人才的客观要求。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人才一体化程度相比较,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还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满足首都经济圈建设的需要。研究探索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继明 《城市》2010,(6):20-24
加强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势头仍然很猛。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京津冀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深入研究京津冀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互利共赢,促进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雪媛  邬晓霞 《城市》2022,(5):15-27
城市群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紧密的经济联系有助于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从微观企业角度进行研究,有利于明晰城市群内实际经济联系情况。根据2000年、 2010年和2019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4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行业资本互投数据,基于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东部三大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东部三大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均不断增强。京津冀城市群以北京为核心,京津“双城”互动趋势显著;长三角城市群的多中心发展趋势显著;珠三角城市群呈现以广州和深圳为双核心的发展趋势。未来,应持续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增强京津“双城”协作,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巩固长三角城市群多中心发展格局,优化核心城市与边缘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广州和深圳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核心城市间的分工协作。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着力打造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的重大战略布局。当前,推进京津冀文化产业协调发展,适应国家改革发展要求,回应社会各界关切,恰逢其时,水到渠成。对于处在北京上风上水的特殊区位的张家口来说,服务于京津冀文化产业一体发展战略,加强自身文化发展,必须活用"齿轮思维"、"导弹思维"、"战略思维",坚持锐意创新、主动有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主动做好首都申办冬奥会协办方、区域文化中心城、休闲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