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在我国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但由于其消极功能的存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批判。本文从这些批判的关键点入手,通过对我国大众文化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分析,剖析了大众文化和大众的关系,指出大众是大众文化的主体,不仅是消费者更是生产者,其素质水平决定着大众文化质量的高低。因此,消除大众文化的消极功能的根本途径只能是通过教育提高大众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王立红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1):54-55
从大众文化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出发,探讨了大众文化时代文化的特殊性,以及这种特殊性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并试图提出教育改革应该怎样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3.
大众文化是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必然文化现象 ,它是以都市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 ,通过现代传媒手段广泛传播的一种无深度、模式化、意义缺场的、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批量生产或大量复制的、适应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对大众文化在满足大众享乐需求的同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尊重大众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合理性 ,同时尽可能限制其消极作用 ,全面健全文化市场机制 ,对大众文化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5.
大众文化,它应该是一种独立于它种文化的一种文化,作为独立于它种文化的一种文化应该有它自身的规定性。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产物,是构成人的精神再生产的母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进行自我抚慰的文化形态;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大众文化是对受众实施持续影响的技术性文化,大众文化和现代技术合谋,使大众 相似文献
6.
对大众文化批评及大众文化特征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主要来自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但这种理论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将法兰克福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非语境化和非历史化,会导致对当代和中国大众文化特点的误读。如果现实地和客观地去审视大众文化,就会发现大众文化其它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作为现代化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产物,它促进了文化的普及,拓宽了大众的现代化生活空间,推动了社会大众统一价值观的形成,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大众文化的发展中也存在着发展模仿化、价值取向紊乱、过度商品化、标准化等问题.我们既不能一味否认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也不能忽视其在迅猛发展中产生的的消极作用,而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定位,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大众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对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9(3):1-4
法兰克福学派对西方文化工业的理论批判为当代大众文化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并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但是 ,由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存在的局限性 ,需要对其再认识 ,以推动当代大众文化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本文重点阐述了其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对其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并指出其理论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相似文献
10.
11.
文化建构人的价值意识。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日益成为青年成长的主要文化情境。青年价值取向,是青年心理与周围文化世界的有机契合,在青年对大众文化的热情追随和狂热消费中,世俗与低俗共生、回归与沉沦同奏、感性与泛感性交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格局。加强大众文化建设和创新青年价值观教育是提升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理论、学术、经验,并不一定诞生在物质生产力水平最发达的地区。我们的国度并不富裕,但是,她终究背负着五千年光辉而灿烂的华夏文明,她是豁达的,这豁达,包容了无限的可能性。今天,我们依然能够为我们的文化骄傲,因为即使是最普通的“大众”,也同样具有着最前卫的“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3.
14.
大众文化的娱性文化逻辑建构了"狂欢中国"的形象,欲望叙事策略建构了"欲望中国"的形象,而其对民族主义情绪的生产与传播则建构了奇观化的"文化中国"形象,或隐或显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及其建构。由于将"大众"误识为"人民大众",将"欲望"等同于"民心",以及将"市场化"中性化,我们对大众文化缺乏深刻的哲学反省和有针对性的文化批判,而制度匮乏和制度剩余的状况同时并存则使大众文化生产缺少有力的体制引导。朝向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大众文化实践应在先进文化建设的框架内进行理念和制度的规划,以建构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经验与认同符号的"和谐中国"形象为旨归。 相似文献
15.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转向主要是指以鲍德里亚、杰姆逊等后现代理论家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相较于早期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来说,在内容和价值评价上都体现了一种后现代的转向.虽然后现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重新关注人在后现代社会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关注人在接受后现代传媒时所具有的主体抵抗意识,显示了现今文化研究的建设性意义.但由于后现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自身存在的理论局限性,显示了日渐式微的理论批判性. 相似文献
16.
17.
大众文化对青年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众文化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影响着广大青年的价值取向、人文素养和精神面貌 ;在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下 ,大众文化直接导致了青年文化追求低俗化和价值观失衡。面对大众文化对青年的负面影响 ,应对的原则和策略是 :“以精英文化提升大众文化 ,以主流文化规范大众文化” ,加强对大众文化的理论研究 ,加强青年文化建设 ,加强以文化为载体的教育 ,引导青年树立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大众文化的基本定位和特点分析出发 ,联系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实际状况 ,论述了发展社会主义的大众文化 ,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王伟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38-141
现代理性主义式的启蒙实践已经暴露出极大弊端,但作为一种自我否定态度的启蒙远未终结。启蒙需要在这个意义上再造与重塑,它要求充分认识到后现代主义历史语境下中国经验特别是其中大众文化的复杂性:既是蒙昧的来源之一,更是启蒙的重要资源与阵地,与此相关,启蒙的主体也不再局限于知识精英,而是日趋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之应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亚丽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12):58-60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和文化传播模式,借助其受众面广、内容通俗易懂等特点,在社会大众中影响愈来愈深远。大众文化是工业化社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具有通俗性、大众性、商业性和娱乐性等显著特征的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在文化层面的具体表现。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发展规律,熟悉掌握其应然建构并扎实推进其发展,日益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