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也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体系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个核心要素构成。知识体系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的载体。由于西方知识体系在清末民初对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带来了“覆盖式”的冲击,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重构价值观念的历史任务迫在眉睫。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体现出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特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胡方 《晋阳学刊》2001,(4):14-18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成份在经济中的比重加大。知识的作用贯穿经济过程始终 ,并促进新一轮的经济循环。在经济活动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过程中 ,也是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知识经济价值是知识的对象化、交换的表现 ,是具有一定历史条件的。哲学社会价值才是知识的永恒价值 ,它使人们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所以 ,今天的知识 ,就是明天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必须正确认识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论述了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需要深入研究和正确认识的若干问题:一是分析劳动价值论与知识价值论,说明知识价值的来源;二是探讨无形产品的价值,非物质生产劳动、科技劳动和私营企业主的劳动与价值创造的关系;三是讨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阐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四是研究劳动价值论与剥削论的相互关系,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剥削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品价值的形成与垄断价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市场性的知识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生产。创造知识使用价值的劳动包括直接生产者的劳动以及被合并于生产的原知中体现的他人的和前人的劳动,即间接生产劳动;创造知识价值的劳动则只包括直接生产者的劳动和原知的有偿部分中体现的劳动。知识产品价值构成的简单公式可以表示为(c1+c2A)+(v+m)或(c1+c2A)+(v+m1+m2)。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不完全是知识产品垄断价格形成的前提,对于知识产品的高市场价格的解读,无需诉诸效用价值理论,完全可以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对知识密集型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科技企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企业作为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购并浪潮中的主角,为企业价值理论及其评估方法提出了新的课题。知识和能力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价值的基础。本文运用系统科学思想和综合集成方法论研究企业系统及其价值评估问题,并探讨对知识密集型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IT企业知识管理的测度是 IT企业知识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评价一个 IT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是否有效的依据。对 IT企业知识管理测度应当遵循整体性、层次性、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和实用性原则。IT企业知识管理测度的内容应包括主体层、技术层、制度层和环境层。 IT企业知识管理测度的基本过程应包括信息收集、对关键测度点进行现状分析 ,采用性度测度方法产生测度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已成为主导性的生产要素和主导性的生产力。但是,知识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往往被人们认识不清而忽视。对知识的经济价值及知识的价值溢出效应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引起人们对知识经济价值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论实践性法学教育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在高等法学教育的一系列变革中,实践性法学教育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实践性法学教育的价值就是主体对实践性法学教育的需要,体现为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和职业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关系的IT企业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关系下,IT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再仅仅取决于企业本身的治理和企业单一网络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由企业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网络关系,需要更多地利用非财务行为测度指标.在以网络关系为基础的企业治理中,IT企业应致力构建公司的价值网络关系、社会网络关系、顾客网络关系和知识网络关系,以利益相关者为立足点,根据不同的网络关系,实施分类治理,协调、维护好各种网络关系,使各类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进而实现IT企业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何晓庆 《天府新论》2013,(2):157-160
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宝库,具有天然的知识属性,是知识管理的必然对象.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再造图书馆,把图书馆的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生产更多更好的知识产品,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和追求目标.知识管理本质上是以人的需求为起点的人本管理,图书馆的内外需求决定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本质属性和社会职能.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图书馆知识管理,需从内在的知识共享和对外的知识服务入手,形成内外交互循环的知识运行体系,推动知识创新,实现知识价值,发挥出图书馆的知识宝库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博客的低成本、高互联性成为学校进行知识管理的理想工具。运用博客进行知识管理的活动形成了一条知识价值链。知识从输入端进入,经过一系列加工、传递,最后从输出端输出,其间知识的价值得到了巨大增值。分析并优化这条价值链可以帮助各类学校提高知识生产效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并进一步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文章运用知识价值链理论,分析了运用校园博客进行知识管理的活动,对在知识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链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并认为强调目标意识、不定期激活知识和绘制知识地图可以优化知识价值链,从而产生更大的精神和物质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中西知识观在知识的来源和性质、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知识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形成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类知识,在这两类知识的影响下,中西社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对比这些差异,寻找原因,分析利弊,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很有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证了知识论与价值论美学的内在统一性问题 ,认为古典美学、近现代美学因缺少知识论与价值论的内在统一 ,而存在体系上的不同缺陷 ;当代美学也存在类似的错误。本文从“价值承诺与知识还原的统一” ,“有与无的统一” ,“知识原创与价值伸发的统一”三个方面 ,论述了知识论与价值论美学的基本特征 ,指出 2 1世纪中国美学应当以知识论与价值论美学的根本原则为自身发展的合理趋向。  相似文献   

14.
徐复观是在传统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双重背景下思考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在他看来 ,古代中国知识分子虽然在观念上突破了专制政治 ,但无法在思想上建构民意的主体性。中国的“道统” ,徒有个人道德 ,缺乏制度化的组织。在政治之外 ,没有社会的立足之点。因而 ,徐复观提出了现代知识分子必须在知识和人格的基础上重建社会的立足点。这一观点 ,继承了传统主义又批判了传统主义 ,吸收了自由主义又反思了自由主义 ,有其跨世纪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科学认识脑力劳动的经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力劳动是人类历史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劳动形式和实践形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同属生产性劳动。脑力劳动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脑力劳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经济活动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危机影响过程就是危机信息活动与演化过程。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往往存在信息和知识不能共享的问题,信息缺失、沟通断裂、决策失误是导致公共危机产生、演变的重要原因。危机管理的核心就是对危机信息的管理,以信息管理支持危机管理的全过程。文章在提出知识管理框架的基础上,整合多重信息技术,为政府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收集、分析、管理信息提供借鉴。同时建立危机信息管理的数学模型和价值选择模型,以引导危机管理者和危机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创新与否,是论文与经验性工作总结在写作内涵上的根本区别;强调新颖性与强调针对性,是论文与经验性工作总结在写作选题上的区别;相对的普遍性与局部性是论文与经验性工作总结在材料收集和运用上的区别;逻辑性与事理性;是论文与经验性工作总结在表述过程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圣经》、《论语》的知识论,以建立在认知和价值观基础上的解释模式,从原初存在的出发,将道德作为知识论的价值核心,将知识的"真"联系价值上的"善",最终使知识化为信念。《圣经》、《论语》以不同的价值判断体系揭示了人的知性存在,主张在对"道"的人生体悟和经验中,将求知修身融于人有限的生命,最终将人的物质生命提升至精神世界,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侯桂华 《理论界》2014,(6):180-18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并存。知识教育是其价值取向的基础,认识不到这点,就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失去牢固的根基。信仰教育是其价值取向的最高目标,认识不到这点,就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迷失方向、丢了灵魂。知识教育的有限性依赖信仰教育的无限性才能得以长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取向必须经由知识教育升华为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20.
知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而我们需要对知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