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东南亚与海上丝绸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咽喉孔道,它的社会历史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东南亚国家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对东南亚地区的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邵艳平 《兰州学刊》2014,(1):201-203
两宋时期,我国对日贸易不仅肩负着商品流通的使命,也进行着文化传递,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宋朝商船将搭乘船只的中国商人、僧侣、工匠、医者等送入日本,更有部分人士定居当地,为日本的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整个宋代319年的历史中,北方、西面少数民族势力突起,常年战事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迫中断。但是,造船术的改进、航海术的提高、手工业的发达带动了海上贸易渠道的发展,成就了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3.
宋朝与高丽朝之间的海上航路,是中韩两国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发展,宋丽海上航线先后经过由山东半岛的登州(今山东蓬莱)至高丽翁津(今朝鲜海州西南)航线变迁为宋明州(今浙江宁波)到高丽的礼成江碧澜亭(今开城西海岸)航线.宋丽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体现了两国物质贸易的繁盛,也承载着两国人文往来和精神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国家提出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是海洋大省、海洋经济强省、中国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广东又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是地处中国南大门的广东义不容辞的担当。  相似文献   

5.
在海洋世纪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必要认识并梳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就此而言,海上丝绸之路从经济、技术、政治、文化、伦理五方面宣示了正能量。  相似文献   

6.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之路,也是和平友好之路,更是文明互动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南海、印度洋沿岸国家及非洲、欧洲诸国物质和精神文明双向交流的通道。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中,无论地处东方的中国人、马来人、印度人,还是位于西方的埃及人、希腊人、波斯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均对这一海上交通的开辟、诸水域网络的连接与拓展做出了贡献。与绿洲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开辟时间晚,但其辐射范围广,社会影响大,持续时间则更为恒久。通过这条航道,古代东西方国家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促进了其肌体的新陈代谢和营卫调和;同时沿线国家通过海上交通干道所系连的分支网络,交流往来,取长补短,促进了各自的发展。就此意义来讲,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亚、非、欧各国走出封闭,打破孤立,开启门户,放眼世界的助推剂。  相似文献   

7.
李金明 《东南学术》2001,(4):167-175
1565年,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自菲律宾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把墨西哥银元载运到马尼拉,换取由福建商船载运到马尼拉的中国丝绸等商品。这条航线人们普遍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它前后维持长达两个半世纪,为世界航海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且经历最多艰难险阻的航线之一,它促进了拉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开城 《南方论刊》2011,(11):14-17
自秦汉以来,中国利用海上交通主动开展中外商业贸易交流,形成与陆上丝绸之路相对应的海上丝绸之路。广东有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近年来得到一定的开发利用但还很不够,要放眼国际、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利用现代科技、开发现代旅游,做好广东海上丝绸之路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9.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商业贸易、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而且对于我国在南海传统疆域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作者对海上丝绸之路对我国南海传统疆域的形成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南海传统疆域的历史变迁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一带一路”是我国世界“大棋局”视角下的“国家战略”,是国家最高层次的工作总方略、国家运行的总目标,具有长期性、国内整体性、世界全局性和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融合的特点.国际上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点,俄罗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则集中于东南亚国家联盟国家和印度.基于国内各省区地理位置、区域发展与周边国家联通优势等因素,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广西作为与东盟合作的“桥头堡”、内蒙古作为我国对蒙古和俄罗斯开放的前沿、黑龙江作为与俄罗斯合作的重要省区等得到了基本认同,这些省区与周边国家在铁路、公路、口岸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问题,成为新一轮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阳江地区是广东南路与珠江三角洲的交通咽喉,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一个重要转运港,在一千多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不少相关的文化遗产,从文化遗存的历史功能看,可分为港口与贸易遗存、文化景观和海防设施遗存三大类,其中有的保护、开发科学到位,但是有一些保存一般。  相似文献   

12.
铜鼓文化的传播、传承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铜鼓的创造者百越族群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创者,因为西南和岭南的越人在先秦时期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造就了秦汉时期岭南经济的繁荣;铜鼓文化的传播是海上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互鉴的生动案例。铜鼓文化在传播中交流互鉴,在传播中创新发展。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海上丝绸之路内通外联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中国-东南亚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壮丽图景;放眼新时代,保护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必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意义重大,其传承发展可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民族文化复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14.
《琼州学院学报》2016,(1):25-29
中国丝绸誉满天下,早在公元前就分海,陆两路向外传播。"海上丝绸之路"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该航线主要以南海为中心,分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起点主要为泉州。南海是中国的最大外海。南海属于中国最南部海域,该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必经之路。在历史上,许多国家就曾与中国有着友好往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上交往密切,中国人民和南海地区的各国人民早就拥有深厚的友谊。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进一步促进了南海地区在古代和近代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上看,华人与新西兰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紧密和丰富多彩。在新西兰成为英国殖民地后不久,华人即来到这片土地上生活。陈达枝是新西兰华人移民的先锋,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西兰华人中最成功的果菜种植园主和商人。他开创的事业,与他个人的商业头脑、经营管理能力有关,也与华人的关系网络、娴熟的农业耕作技术和新西兰南北岛的快速开发有关。一个具有庞大人口数量的源远流长的农业文明古国,与一个土地广袤而人口稀少的新兴农业国家相遇,其间发生的技术借鉴、移民往返、贸易开拓,既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共通面相,又因环境与国情的特殊,孕育出新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冯润  陈仁  罗浩 《社会科学家》2020,(8):103-108
广东省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优势。通过分析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沿线国家粤籍华侨华人情况及与广东合作交流情况,探讨广东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历史、文化、资本、人才、亲缘、地缘等优势,提出发挥粤籍华侨华人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服务的主要方面,推动广东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从而促进广东新一轮经济增长和文化建设,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琼州学院学报》2015,(1):49-53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是中国在新时期扩大开放的伟大战略构想,也成为海南省继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后经济崛起的又一重大利好。研究认为海南与非洲经济合作的前景高广阔,海南有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比较优势,对非洲合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琼州学院学报》2017,(1):18-24
在经贸合作自由化的全球背景下,海南又快又好地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积极融入发展过程中,海南仍然存在着海洋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海洋经济总体水平差距较大、人才科技力量投入欠缺、海洋意识较为薄弱等问题。在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概念建立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海南融入新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优势,提出促进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以丝绸贸易为象征的、曾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中外之间的海上交通线及与之相伴随的经济贸易关系。明清时期 ,是其发生演变并最后终结的时期。虽然从形式上看 ,中外海上交通的道路并未如古代陆上的“丝绸之路”那样因阻断而荒废 ,反而借着西人的东来殖民而更趋畅达和兴盛 ,然而中西之间贸易关系的性质却在发生急剧的变化 ,传统模式的“海上丝绸之路”正日渐让位于隶属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近代中西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20.
琼粤"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潜力巨大,需要统一编制旅游规划、完善区域协调机制、共同进行旅游开发、合作开拓旅游市场、共树区域旅游品牌、促进企业跨省合作和构建区域信息平台等,推进琼粤"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不断向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发展,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推动两地区域经济合作的先导先行产业,把琼粤"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打造成我国相邻省份区域旅游合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