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73-78
《辛十四娘》是《聊斋志异》中较能体现蒲松龄叙事艺术的一部短篇小说。它采取"资助型"叙事模式,通过明暗双线叙事结构的设置,在遵循线性叙事的基础上,辅之以插叙和补叙,并利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变换的技巧,实现小说情节有条不紊又出人意料地推进,同时在字里行间塑造辛十四娘高洁自持、勤俭持家、善于识人、谋略过人、一心修仙的人物形象,做到了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推进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百道判》是白居易参加“书判拔萃”试前的习笔,它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突出而多方面的,如:体制精巧、穷极变化;情理相兼、条分缕析;按经据典、博奥典雅;抑扬起伏、委婉达意;对仗精工、比喻贴切等。探讨《百道判》的艺术成就,不仅可弥补《百道判》研究中的缺失,且对全面评价白居易的文学成就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清代著名戏剧家李渔也是一位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集《十二楼》被推崇为“清代小说之冠”。本文从作品的求变创新、大团圆结局、通俗感人等方面,探讨了李渔小说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4.
王立新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74-75
《世说新语》历来被视为表现“魏晋风度”的杰出范本,为我们提供了认识那个时代历史、政治、文学、风尚的珍贵材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说新语》文本获得的巨大成功与其所采用的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世说新语》的体例、人物塑造手法和语言运用三个方面加以论析。 相似文献
5.
徐文明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4):78-82
蒲松龄是一位善于营造悬念的大师。《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性作品 ,几乎篇篇有悬念。恰当地运用悬念是《聊斋志异》建构艺术大厦的一大特色。蒲松龄就像一个高明的魔术师 ,他充分运用悬念调动、控制读者的情绪 ,让读者始终跟着他手中的那根神奇的魔术棒走———时而愁 ,时而怒 ,时而提心吊胆 ,时而心花怒放。 相似文献
6.
陈东林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6):16-16
凡是读过《水浒传》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部书的前半部与后半部的成就相差非常悬殊。前半部精彩频出,后半部索然无味。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来看,前后的水平都不在同一个档次上。 相似文献
7.
许伯卿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诗经》宫廷乐歌除了在语法学、音韵学和修辞学等方面具有辉煌的成就外,还有表现形式的综合性、四言诗体的开创、多赋法而少比兴以及葳蕤炳蔚、温厚难洁的语言艺术等。这些艺术成就的取得.使《诗经》宫廷乐歌和民歌及其他作品一道,共同汇合成中国文学光辉灿烂的源头。 相似文献
8.
黄伟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它把中国古优讲说滑稽故事,以及受古优影响而形成的讽刺喜剧、笑话和相声艺术的艺术手法掺合进小说,构成了《聊斋志异》异于其他讽刺小说的戏剧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傻儿师长》是川渝方言剧的重要代表作品 ,它不但为导演束一德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而且是方言剧明星刘德益的成名之作 ,它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对川渝方言剧的发展和繁荣起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主要分析《金瓶梅》与《红楼梦》建构叙事时空及其对叙事时空进行艺术处理的方式 ,并由此管窥两者在白话小说发展历程中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艺控制论关于定向控制、定度控制、定势控制的基本原理 ,从敏锐发现重大主题、成功刻划典型形象、精心组织艺术结构三个方面 ,阐明了《子夜》伟大的艺术成就及崇高的文学地位 ,并对有意贬损其审美价值的“《子夜》模式”论进行辩驳 相似文献
12.
郭皓政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0-55
《聊斋志异》中有两篇作品与海南有关:《巧娘》中的海南作为蛮荒之地,是男权社会中女性边缘化社会地位的象征;《粉蝶》中的海南是仙人贬谪之所。《聊斋志异》对海南的描绘主要源自历史记忆,与现实中的海南有一定差距。蒲松龄将笔触伸向陌生的海南,不是出于搜奇猎异。海南在蒲松龄笔下,具有重要的象征叙事功能。蒲松龄自觉地运用象征叙事进行写作,从而超越了同时代的大部分作家,成为卓越的短篇小说大师。 相似文献
13.
白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Z2)
李渔的《怜香伴》传奇与蒲松龄小说《聊斋志异》中的《封三娘》篇是清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专门描写女性精神同性恋的作品。本文拟从两篇作品所叙述的感情历程、价值取向和情感体验的异同比较中,探寻中国古代女性精神同性恋文学的某些独特意蕴。 相似文献
14.
蒲松龄以深切的生活体验、严肃的创作态度 ,博采众长 ,继承前人的成果 ,从而使《聊斋志异》的人物语言“口吻逼肖” ,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特点 ,又引用方言口语、谚谣典故 ,并善于写出人物语言的变化 ,充分显示出性格化的特征 ,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刘方政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
1960年代前期,戏剧界针对孟超的《李慧娘》展开了不同性质的批评与批判:根据传统戏曲的发展历史和艺术规律,在尊重观众的欣赏要求和审美趣味基础上的学术批评;为了贯彻文艺服务于工农兵的指导方针和大力创作演出现代戏曲、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对鬼戏和因《李慧娘》而引起的“有鬼无害论”的学术批判;因毛泽东的第一次“批示”和刘少奇的“点名”而开展的政治批判(对作品)和政治斗争(对作家)。 相似文献
16.
茶志高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2):125-128
《聊斋志异·成仙》故事源于宋萧德藻寓言小说《吴五百》以及明耿定向《彻蔀篇》。《吴五百》与《彻蔀篇》着重表现人于世间追逐名利,执著于得失荣悴,最后迷失自我的愚蠢行为,哲理意味较强。《成仙》承袭了这一主旨,和《吴五百》与《彻蔀篇》二者相比较,《聊斋志异·成仙》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精彩迭出,人物关系更为复杂,性格形象更为丰满。而故事主旨中训诫世人、柄道觉世的意味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在这一主旨的贯串下,小说反映出蒲松龄重视友情道义和对现实的关怀,也体现了蒲松龄改造旧素材、创造新作品的高超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李莹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3):63-65
《葬花吟》是电视剧《红楼梦》中呈现黛玉才情与悲剧命运的一首插曲,亦是体现其冰清玉洁品质的凄美乐章。在初步分析黛玉人物形象与歌曲创作过程的基础上,对歌曲《葬花吟》进行一定的艺术分析,试图揭示出该歌曲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王立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7,7(5):74-75,80
<世说新语>历来被视为表现"魏晋风度"的杰出范本,为我们提供了认识那个时代历史、政治、文学、风尚的珍贵材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说新语>文本获得的巨大成功与其所采用的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世说新语>的体例、人物塑造手法和语言运用三个方面加以论析. 相似文献
19.
清代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收录了从先秦到乾隆前期的许多重要古籍,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的学术领域,但是却对当时已风行百年的《聊斋志异》"黜而不载",究其原因,有人从政治思想角度来分析,有人从文学角度来分析,但都不为全面。本文试图从清代的文化政策、纪昀的个人原因以及编纂《四库全书》目的和采书标准三个方面来全面分析一下《四库全书》不收《聊斋志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戴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3):74-75
元代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作品《窦娥冤》巧妙地运用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和重视细节描写的写作技巧 ,并做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使作品在艺术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