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方人》2006,(10)
有一所大学邀请一位资产过亿元的成功企业家演讲,在自由提问时,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问:“我参加过多次校内创业,可是没有一次成功,最近参加多次校园招聘也没有一次获得签约机会。请问我什么时候才能成功,怎样才能成功?”这位企业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述了自己登山的经历。  相似文献   

2.
一所大学邀请—位资产过亿元的成功企业家演讲,自由提问时,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问我参加过多次校内创业,可是没有一次成功;最近又多次参加校园招聘会,也没有获得一次签约机会。请问我什么时候才能成功,怎样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3.
故事一:一次招聘会上,某著名外企想招一个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人员。 在面试的时候,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当时即遭到了拒绝,但她并没有气馁,一再坚持。她对主考官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参加完笔试。”主考官拗不过她.就答应了她的请求。结果她的笔试成绩最好。人事部经理亲自复试。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在一所职业学校参加学生座谈会,感触颇深。当主持人问“毕业时谁将直接升学”?与会的11个学生中,有10个学生举手表示要升学。15分钟后,主持人又问“毕业时谁将直接就业”?有8个学生举手表示要直接就业。主持人追问“你们毕业时,  相似文献   

5.
为突破职场发展瓶颈,很多人都希望通过转行来获得新的成长机会。那么,转行是否意味着一切重新来过,长期工作积累的技能、经验、资源还有用武之地吗?对于转行,很多人都有困惑、顾虑,小胡就是其中一位。今年25岁的小胡,广告设计专业毕业,有4年的婚纱摄影工作经验,能操作各类专业图像制作软件。  相似文献   

6.
资讯     
观点我反对大学生退学创业和一毕业就创业——针对大学生提出的大学生该不该退学创业和一毕业就创业的问题,网易CEO丁磊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比尔·盖茨。当下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具备一毕业就创业的条件,即使有好想法,也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击败。因此,大学生需要先积累经验,成功的机会才会多。  相似文献   

7.
豆博士:最近,参加了一些HR同行举办的非正式聚会。 在交流中我发现,许多企业都在为初级员工的跳槽问题而头疼。 对于初级员工,我们的定义是毕业参加工作不到3年的职场新 人。很多HR都表示,在他们企业,工作3年左右的员工,流失 率要比其他工作年限的员工高得多,而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 是这些人员的离职。 为什么初级员工的跳槽会如此频繁?企业有没有责任呢? 在今天的职场聊天室里我请来了两位嘉宾,一位是正打算跳槽 的职场新人倪裴洲,还有一位是我的HR朋友王经理。  相似文献   

8.
“啃老族”是指已经成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靠父母供养的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啃老族”的队伍中,他们成为“啃老族”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些毕业后本该就业却没有工作的大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就业指导部门虽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其就业,但收效甚微。一、大学生“啃老族”现象形成的心理原因从校园到校园,大学生习惯了从一种学习环境到另一种学习环境的变化,毕业时需要走向社会,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工作与生活,面对这样重大的变化,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应。1.自我同一性混…  相似文献   

9.
2005年3月,记者来到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顶层的教室里,与社工系的30多位同学坐在一起,以“《社区》与大学生细谈志愿者”为题,交流了他们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时的感受。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参加了前文提到的社区“世界志愿者日”的活动,谈话也是从上次为老服务开始的。许多同学回忆和分析了上次活动的一些细节,凭着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解,他们也谈了自己对社区志愿服务和志愿者问题的观点。光有激情就够了吗?有一位男同学说,在上次志愿活动中,他和一位93岁的老爷爷聊天,但是老爷爷觉得自己和这个小伙子没什么共同语言,聊的时候有一两…  相似文献   

10.
石韵 《华人时刊》2005,(12):11-13
“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句形象的广告语正日渐成为众多都市青年奉行的生活准则。城 市中出现了“负翁”一族,靠向银行举债,提前过上了有房有车的幸福生活。然而,他们的生活,真的 如想象中的那么“风光无限”吗? “举债生活”愈演愈烈 刚刚毕业1年多的小陈现在和几个同事住在一起,各人占据一室。由于大家都有了女朋友,而 且也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但这样一来,一套房子里住了三四“家”,“总是不大方便。”小陈选择了  相似文献   

11.
物质的空间、生命的空间、意识的空间相互作用组合出人类文化的空间。这期《大学生专号》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留影。她迎着朝阳,闪着泪花,映出微笑向您倾述: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子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听;您再看:“创匠今安在?空留指墨精”。这个专号是我校中文系八二级毕业科研成果的汇报。《大学生专号》是学习主体性的思维之花,这些论文宛若欲放之花,含苞于青春的  相似文献   

12.
3月23日,两位同持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书”的先生,在深圳市人才大市场“文凭验证中心”不期而遇。 证上标明的毕业时间、所学专业完全一致,唯证书式样有细微的区别。到底谁真谁假,抑或都假?“中  相似文献   

13.
每当有机会许愿时,很多人都会选择“天天都有好心情”。而人的一生中,好的心情究竟拥有多少?喜爱剑走偏锋的国外研究人员经过长达20年的调查研究,居然真的给了人们一个结  相似文献   

14.
“玉在椟中求善价”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但找“饭碗”还得审时废势。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80万,比2003年增长6.8万,而2005年则有可能突破340万。可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找“饭碗”?不妨对国外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经历作一管窥。  相似文献   

15.
妖精:对于现在的学生毕业就等于失恋的问题,你怎么看?陈陈:不要太过计较这一场失恋,要感谢对方曾经给你的恋爱的体验与经验。妖精: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人在讨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更有很多女生大学第四年基本就是相亲度过,你怎么看待?陈陈:这样做也无可厚非,毕竟人都是有惰性的,能够只用一分力气就能达到目标,为什么非要用三分四分?只是捷径不是每个人都能走的,不经过社会磨练,你的社会阅历与生存能力会存在很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经验”两字犹如就业路上的拦路虎,把一个个刚从学校毕业欲奔赴工作岗位的学生纷纷拉下马来。面对林林总总的招聘广告,毕业生不禁想问:“我还没毕业,上哪积累经验?”。即将毕业的同学,你们想过如何改变这局面,积累就业资本吗?  相似文献   

17.
薛茜 《社区》2009,(4):50-50
大学刚毕业,22岁的我,因为毕业后党组织关系转接的缘故,第一次接触到了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参加党组织生活时,社区书记感慨地说:“社区就是缺少像你们这样有文化的大学生。可是社区工作艰苦,工资待遇又低,你们这些大学生怎么愿意来呢?”  相似文献   

18.
毕业了,怎样成功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许多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在这个人生十字路口上,往往心有困惑。是就业、创业,还是先就业再择业?希望下面三位成功人士的谈论会对大学生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参加一期培训班时,一位专家在演讲过程中,要求一名学员上台来配合他,于是他问:“在座的有多少人喜欢经济?”由于怕被“拎”上台,大家都选择了沉默。面对这一现象,专家苦笑着摇了摇头说:“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相似文献   

20.
《人生与伴侣》2011,(10):8-11
我们不是标题党,想要婚后幸福,你真的要先“玩”尽兴。瞧明星们都难逃这个定律:姚晨和凌潇肃大学一毕业就结婚,却不敌7年之痒;范范和黑人结束9年爱情长跑结婚,恩爱羡煞旁人;陶晶莹嫁了好老公放言说,女孩子35岁前别着急结婚,人生要累积很多经验才行,如果她25岁碰到现在的老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