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以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统筹兼顾的方法论作为哲学基础并贯穿始终,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为逻辑起点,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逻辑展开,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理论课题作为进一步推进,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逻辑归宿,并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了自己真实的逻辑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同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兴国的神圣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和主要标志,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彼此贯通、有机统一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系统理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跳出“历史周期率”是饱经忧患的中国人民对百年中国共产党这一中华民族主心骨的真诚期望。从延安时期毛泽东探寻“民主新路”,到习近平擘画“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宏伟蓝图,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不懈努力相继找寻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和自我革命,并持续将这“两个答案”深深熔铸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以非凡勇气和毅力完成了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成功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新形势新任务下,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是要在道路逻辑中探寻“中国模式”、在理论逻辑中贯通“中国思想”、在制度逻辑中体现“中国之治”、在文化逻辑中彰显“中国气派”,从而更好地在坚守初心使命、巩固长期执政地位中充分展现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了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党的理论创新实质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观依据是时代新特点、实践新要求、人民新期待。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的先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只有进一步加强理论创新,才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核心内容 ,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史上的总命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这个总命题下展开的探索 ,而不仅仅是党建理论的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应“时代的呼声”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推进到新境界。实现这一理论创新的关键是“与时俱进” ,是对企求一劳永逸地完成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惯性裹胁的突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 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6.
段凡 《学术界》2022,(7):74-83
中国共产党法治观,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的法治基本观念,是对为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法治的认知确立和价值判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法治建设的价值坐标和价值指引。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领导进行法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法治观形成的重要思维方法。中国共产党坚持围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本质要求,发展着中国共产党法治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围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本质要求,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不断实现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路径。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奋斗历史经验和法治实践规律的有机结合。中国共产党法治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结合和彰显。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在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如何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的历史,其间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通过对"三大规律"的深刻揭示,给中国人民历史主动性的发挥以新的理论武装,必将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坚持用科学态度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17,(4):11-2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建设、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进行文化建设系列问题。关于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建设,他强调,中华文化发展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条件和支撑,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前进的必然要求。关于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他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于怎样进行文化建设,他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具体包括七个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手抓;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以我为主、择善而从的原则,正确学习借鉴别国别民族的文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实际正确、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贯穿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一根红线。  相似文献   

11.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实现了三次理论飞跃。在理论创新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围绕各个历史时期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指导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理论体系都有一个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在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中逐渐形成、鲜明和成熟起来的。"三什么"和"三怎样",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是围绕这个主题而展开的,它由世界观层面、基本理论层面和具体观点层面组成。从这三个层面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奠基、开创和不断向前推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深刻阐明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题,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方向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着力进行理论创新,逐渐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多层次构成的、逻辑严密的系统理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同质共向,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理论创新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连结,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小康社会思想和战略步骤思想的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思想的丰富与深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法治思想推进到新境界;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建思想的有力推进和重大发展。"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在理论形态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成果,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随着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的不断推进,"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必将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科学的理论支撑与指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是通过体制和制度创新来实现的 ,其价值目标是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发展论的建构中 ,毛泽东和邓小平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这一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阶段 ,从而成为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9,(7):189-19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基本方略之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原则和组成部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源的传承和发展;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民本思想的扬弃和超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时代内涵;厚植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社会基础。深刻理解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仅是全面把握和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而且对加快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指导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与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在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而且还指导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体来说,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中国梦等五个方面的理论创新,这些理论创新是尊重历史与研究现状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中,社会主义本质是根本问题。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更多的是党鼓舞人民群众破旧立新的一面旗帜,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邓小平创立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江泽民、胡锦涛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续丰富、发展和完善了这一理论,使得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研究,必须坚持一切从国情出发,坚持为改革开放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党的理论工作,使党在理论创新中永葆生机的源泉。  相似文献   

19.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之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共中央从时代要求、理论要求、实践要求出发提出的,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依法治国,从树立法治信仰,增强法治观念;维护宪法权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等多个方面来探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途径,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呈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理论特色,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一新的伟大思想,明确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课题,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深刻理解和全面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准确把握这一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