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面发表张国光先生的这篇文章,指出几十年来在我国红学研究中一直存在着“左”的干扰,并强调了只有排除这种干扰,才能恢复红学研究实事求是的学风。本刊将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导下,继续刊登各位专家学者的文章,以推动我国《红楼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问世二百余年来,在如何理解和评价这部小说的问题上,一直存着激烈的斗争。新旧“红学”家们居心叵测地制造出种种谬说,极力抹煞和歪曲《红楼梦》的战斗锋芒和社会意义。他们很懂得事情的要害所在,首先在什么是《红楼梦》的总纲这个关键问题上大做文章,散布种种烟幕,妄图把读者引入迷途。他们有的说第一回是“一部之总纲”;有的说第一第二两回“是读全书的关键”,因而把《红楼梦》说成是作者“感叹身世”、“情场忏悔”的作品。有的说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是全书的“大纲领”,《红楼梦十二支曲》是“《红楼梦》之点睛”,因而把《红楼梦》说成“为十二钗作本传的”。可见,究  相似文献   

3.
从《红楼梦》的原文、抄本序文、书中批语、评语等里面,找不出否定曹雪芹是《红楼梦》原创者的依据;拿已被新红学家驳倒的旧红学家的观点,不加分析的拿来作否定曹雪芹原创权的依据,方法陈旧;卒于康熙十年的吴梅村没有看到康熙南巡,没有写《红楼梦》的背景;从吴玉峰、孔梅溪和棠村名字中推测“吴梅村”名字,牵强附会;从吴梅村的著作包括诗中寻求吴梅村“创作《红楼梦》的蛛丝马迹”是捕风捉影,等等。  相似文献   

4.
文化大革命以来,在《红楼梦》研究中流行着一种说法,即《红楼梦》第四回是小说的总纲,是正确阅读和理解全书的一把钥匙。有不少著作和论文从这一论点出发,对其他不同的观点,诸如以第一回、第二回或第五回为纲等作了批判,并不加分析地一律提到路线斗争的高度,斥之为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的文艺观点。总之,是否以第四回为纲已成了《红楼梦》研究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梦”字取义虚幻,比喻人生若梦,并寓有醒梦、警梦即醒世、警世之意.《好了歌》是醒世歌,《红楼梦》寓有劝惩之意,书中虚幻人物的设计和谋篇布局也都体现了警世主旨.《红楼梦》的主题既非政治主题,也非爱情主题,它的主旨是警世,《红楼梦》是警世书.  相似文献   

6.
残雪将她的所谓切入"核心"与"本质"的"新实验文学"("纯文学")置于文学生态建构的金字塔顶端,视为最伟大、最先进、唯我独尊的文学形态。在此标准下,她认为《红楼梦》不符合她的文学价值标准,因此视之为"过时"的"人的幼年的文学"。残雪在卡夫卡、博尔赫斯、陀斯妥耶夫斯基等大师的坐标下,贬低或否定了《红楼梦》的作为一部人类伟大作品的价值与意义。残雪对《红楼梦》缺陷的批判并非全无道理,但是,她采取的是"非此即彼"的一元化思维方式,没有将《红楼梦》所代表的文学价值形态视为多元化的文学生态中有机积极的组成部分,而将之视为落后的文学形态和革命与否定的对象。残雪所标榜的一元独尊的文学秩序价值观无疑是偏激僵化与形而上学的。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是一个美仑美奂的艺术世界,这里汇聚了众多“天地钟灵毓秀”的青春少女,她们或情或痴,各上演了一段“花开易见落难寻”的人生悲剧。其中的十二官作为曹雪芹笔下的“异样女子”,“平生遭际实堪伤”。  相似文献   

8.
9.
《复旦学报》1978年第1期上刊出了《“夜来香”》,同时发表了胡奇光同志文,考证此篇当是鲁迅佚文.陈福康同志在该刊同年第2期上发文对此提出异议.我在1979年第6期该学报上发表了《<“夜来香”>应是鲁迅佚文》,不同意陈文中的种种有疏误的说法.福康同志又在《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6辑上发表了《<“夜来香”>是鲁迅佚文吗?》一文,其中对拙说作了批评.但我读了此文后,感到陈说的纰漏愈来愈多,因而愿  相似文献   

10.
《风赋》是战国后期著名作家宋玉的一篇重要作品.由于作者文笔优美、想象丰富、描述细致,因而几千年来一直广为流传,为人称道.《风赋》究竟是怎样的一篇作品呢?解放后出版的古典著作介绍和大学古典文学作品选教材,几乎一致认为它是一篇"讽谏"作品.说它"讽刺楚襄王一味淫乐骄纵,毫不体恤百姓的疾苦",便是这种观点的代表.最近编印的大学教材中,竟把它说成是"借风为譬喻,用艺术的夸张,针对所谓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共产党产生、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出发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分析什么是“三个代表” ,党要做好“三个代表”的深远意义 ,以及如何做好“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2.
郭象关心万物的"性",他给予"性"以"分"、"当"、"极"的规定性。但是"性"只是理性思维下的产物,它作为理性的规律性要求是很难达到本体的。为了消解这种主体与"性分"之间的知性关系,必须上升到更高的程度之上。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文本语符充满了多义性,反映了汉语语符结合的基本规律。描写、分析《红楼梦》语符的转换机制,有助于较为深入地探讨汉语语符转换的系统规律。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一九七八年四月出版、现在正在使用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选了鲁迅的重要杂文《三月的租界》。这篇杂文象匕首、投枪,直刺国民党特务狄克即张春桥的心窝,使他心惊肉跳。同时,也严厉地批判了“有人”的“田军不该早早地从东北回来”  相似文献   

15.
《小雅·无羊》是《诗经》的名篇之一。从文学方面说,这首诗有很高的写作技巧,它描写牧场情景,生动如画,历来深受赞赏。如清姚际恒说:“此两章(按指二、三章)是《群牧图》,或写物态,或写人清,深得人、物两忘之妙。”王世祯说:“如《小雅·无羊》之‘或降于阿、或饮于池……’字字写生,恐史道硕、戴嵩画手擅场,未能如此极妍尽态也。”从史料方面说,它反映了西周时代畜牧蕃盛的一个侧面,从中可以看出奴隶制牧业经济的表面繁荣和残酷剥削,以及当时某些经营管理制度。但对这首诗的描写对象和主题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分歧的关键在于对诗中的“尔”究竟怎样理解。  相似文献   

16.
200年前,百二十回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由北京萃文书屋用木活字排印问世。从此,《红楼梦》有了全帙本(全壁本),而后四十回也便成了《红楼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广大读者所认可。平心而论,程高本流传之广泛,影响之深远,远远超过了手抄本的八十回《石头记》。可是,自程高本诞生之日起,直至今日,红学界总有人对程高本看不入眼,对其本身的价值,以及它在“红学”史上的地位,似乎亦未作过认真的研究、科学的评价。这不能不令人深感遗憾。为此,笔者不揣残陋,略述管见,以就正于红学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7.
1978年11月出版的由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著的《中国小说史》,在谈到《红楼梦》一书的思想性时,有这么一节专论:“一部伟大的政治历史小说”。其中的论断是这样的:“红楼梦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过程的描写,形象地反映了这一时期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广泛地触及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文化、教育、宗教、婚姻、妇女等各方面的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伟大的政治历史小说。”  相似文献   

18.
文章立足于巴金的整个创作历程,从众多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特征和情感基调等方面,论述了巴金代表作《家》在其一生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文章认为,《家》是巴金文学创作的总纲,其他作品是在不同层次和方面扩展和深化着《家》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9.
《语文战线》一九七五年第六期上,发表了薛绥之同志《〈流氓的变迁〉的针对性》一文,其论点和研究方法,有些值得商讨.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评论《水浒》的重要指示中,特别提到了鲁迅的《流氓的变迁》一文中的一段话,肯定并赞扬了鲁迅.为此,《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分别专门发表了鲁迅在该文中关于《水浒》的一段论述,还在社论或评论中赞扬鲁迅评《水浒》评得好,完全  相似文献   

20.
霍氏姐弟的<红楼解梦>前些年轰动一时,其最根本的观点是:<红楼梦>隐写了"一部历史",实质上是"一部史书".霍氏姐弟赖以立论的,主要有四大概念--"野史"、"史公"、"<春秋>微词"和"史家曲笔",但是他们根本漠视这些概念的文学意蕴,对其做了错误的理解.因此,<红楼解梦>建立在这些错误理解上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