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地方广播电台的新闻工作者,我与全国近百家报刊台有过交往。要说至交,却莫过于《民族团结》。结识这份沉甸甸的刊物,至今已有10个年头,她是我10年前就读于中南民院政治系时,在院图书馆众多的报刊里发现的。1984年晚秋,院里组织我们进京参  相似文献   

2.
我们蒙古族有句俗语:“炒米不掺沙,老友无虚假”。我做为《民族团结》的一名老读者,掏心里话讲,我与《民族团结》的感情绝非一般,不然的话,怎么能同她结下不解之缘呢?十多个春秋我一直自费订阅这个刊物,她成了我朝夕相处的良师益友,也成了我精神上的支柱与食粮。回顾这些年的历程,我觉得自己的点滴长进,都与《民族团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六十年代初期,我从县城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的坝上草原,当上了这里有史以来的第一名蒙古族小学教师。记得开学典礼那一天,县民委的一位老干部,从百里之外的县城驱马赶来祝贺,向我赠送了新出版发行的《民族团结》杂志,  相似文献   

3.
说起《民族团结》,与我还真的十分有缘。每与人提起她,总有一种熟识感和亲切感溢于言表。她的强烈的向心力,有时甚至让我自以为是其中一员,归属意识竟那么的浓烈。这大概是另一种“熟人效应”吧。我是1985年走出校门的一个青年民族工作者。初识《民族团结》,却是在1982年。作为民族院校的一名大学生,班主任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几种刊物,其中之一便是《民族团结》。老师说,由于她的政策性、资料性、知识性和生动性,是我们民族工作者的“日用必需品”,也是做民族工作的向导。于是我便欣然自费订阅了《民  相似文献   

4.
《民族团结》牵着我的手/尹善龙还在很小的时候,在滇西北高原的雪帮山下,在成天与原始森林和珍禽异兽打交道的普米山寨里,我就曾有过天真的幻想:有一天,一位热心肠的长者,能牵着我的手,到遥远的地方做点于民族、于家庭、于父母和自己有益的事……二十多年后,这个...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在北京毛纺织科学研究所任副所长.因工作关系,要经常深入到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等地的草原去考察了解山羊绒的生产和使用情况.一次到内蒙古伊克昭盟出差,在当地的文化馆里,我首次看到了《民族团结》杂志.通过这个杂志,我了解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  相似文献   

6.
张儒 《中国民族》2007,(7):20-21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民族团结》杂志创刊50年的风风雨雨中,我不过是其间一个匆匆的过客。但是,我把生命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和全部的聪明才智都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她。为此,我感到自豪和骄傲。  相似文献   

7.
1957年至现在,《民族团结》创刊35周年,我订阅她也是35年,她给予我灵感,启迪,我受益不浅。本来,我是一个汉族教师,从小生长在城镇。1955年正当年方十八、  相似文献   

8.
位于新疆天山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史诗《玛纳斯》的主要流传地域。阿图什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首府,它又是南疆的一座文化名城。我曾多次去过阿图什,但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三次。 第一次是1965年,那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文联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到单位后接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到设在万里之遥的新疆阿图什的《玛纳斯》工作组报到,参加《玛纳斯 》的翻译工作。那年,我24岁,刚走出校门。7月底到单位,8月底便提着一个装满春夏秋冬衣物和书籍的大箱子启程。我坐了5天4夜的火车,到了乌鲁木齐。在那里停了一…  相似文献   

9.
祝福你,《民族团结》!(部分祝贺单位名单)中共中央统战部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广播电影电视部建设部冶金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国家旅游局国家地震局中国轻工总会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自治...  相似文献   

10.
总结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在加强民族团结,开展民族工作中的成绩和经验,并通过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民族关系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团结工作中的任务和措施,展望团结奋进的云南各族人民的美好明天,这对于振奋全省各族人民的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中央、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前进是十分重要的。 (一) 云南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复杂。解放初期的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存在着三种矛盾:一是帝国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各…  相似文献   

11.
我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团结》的缘份/黄颖我是1936年参加革命的。今年80岁,不期而遇《民族团结》创刊四十周年大庆。我的一些老战友和家乡故旧,都派他们的孩子到家祝贺。我们共产党人是不做寿的,也不请客吹蜡烛。但也得招待这些小字辈,在欢愉闲谈中,他们问我:...  相似文献   

12.
今年10月,是《中国民族》杂志(原名《民族团结》)创刊50周年。50年来,《中国民族》杂志全程参与报道了中国共产党执行民族政策的伟大历程,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在50年时间里的社会发展史和中国民族政策史、民族理论的创建史、实践史,对于党和国家民族宣传工作做出了重要而特殊的贡献。为此,本刊特开设纪念专栏,邀请曾经在我社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及各族作者、读者撰文,回顾总结我们一起走过的风雨岁月,共谋发展、再铸辉煌。  相似文献   

13.
1957年10月12日,一本报道中国民族问题的综合性社会政治期刊,在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期待中,诞生了。她,就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民族团结》杂志。从此,她担负起宣传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报道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的重任。她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国内各族干部,特别是从事民族、统战、宗教、宣传工作和民族地区的各级干部、各民  相似文献   

14.
沐浴《民族团结》的春风文/冯家一(白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春风化雨,香港回归祖国的钟声在这个神圣而庄严的时日敲响,十五大正在孕育着一个古老民族新世纪的春天。这是一个生机勃发的季节,一个充满希望、渴望创造的时代。《民族...  相似文献   

15.
铁木尔 《中国民族》2007,(11):55-56
1998年12月至2000年4月,是我在民族团结杂志社工作的日子。虽然时间不长,但当时正赶上新中国成立50周年,同时也是人类迈向21世纪、喜迎千禧年的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点。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年头,我们杂志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既回顾新中国成立50年以来的民族工作史,又回望一百年的中国民族史,进而还站在一千年的历史高度,展现中华民族的历史——这些文章、栏目,可谓生机勃勃地展示出这一本杂志面对新世纪、新千年的豪情与意气。  相似文献   

16.
1957年10月,国家民委机关刊物——《民族团结》杂志创刊了.实际上,它的筹备工作是从1956年开始的.记得是在1956年春天,我的主管领导——民族出版社汉文室主任李宏烈和编审梁瓯弟找我去谈话,说是国家民委指示要创办一个民族方面的刊物,专门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介绍民族地区的情况;这个刊物是综合性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以文字为主,图文并茂,筹备工作从现在就开始.当时筹备组只有一帅一卒:李宏烈兼筹备组组长,我是小卒.梁瓯弟先生未参加筹备组工作.当年秋天我  相似文献   

17.
我们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是1956年成立的,有苗、瑶、侗、黎、回、汉等13个民族,地处湘桂交界的边远地区。我县县委书记杨盛俊同志在《民族团结》杂志上曾发表过城步宜发展牧业的文章。他看到文章发表后,亲自到牧草丰富的长安乡做过细的工作,现在这个乡已办起家庭牧场十多个。我自1980年以来,也在本刊发表了四篇文章,在城步各族人民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穿过《民族印象》色彩缤纷的画廊,极目四野:广袤的草地、蜿蜒的山,崎岖的路和拓荒者的脊背,我们的心在震颤,责任在感召,使命在呼唤,职业的魂灵使我们踏上了《兴边富民行动大追踪》,足迹留在了雪域、边寨、草原、荒漠,在《孔雀石》下《开卷关注》着一份份反映焦点、难点、热点和亮点的《特稿》,昂首走进《风雨共渡》的《网络时代》。这里贫与富的悬殊、灵与肉的抗争、希望与困惑的交织、竞争与机遇的并存伴随着人们向往明天的脚步。   纵览当今之《科技大看台》,知识经济撞击着新世纪的门槛,各家媒体的《新闻快递》着高科技的…  相似文献   

19.
特稿叮代重任赖英才司马义·艾买提1·4加强民族理论研究司马义·艾买提2·4总结过去开创牙:米司马义·艾买提3·4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胡锦涛9·4当前民族工作的新环境新特点和主要任务 李德沫l。·4深切怀念爱国老人喜饶嘉措大师卓加6·26祝贺《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出版发行 国呆民委副主任文精8·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发达地区经产发展田成文12· 18一条重要的经验鲁生1·18巨大的动力喜人的形势 —全国落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情况综述本刊记者6·4新形势下的民族干部工作李云昌8·4短暂的访问良好…  相似文献   

20.
特稿做国家主人享充分人权 —首都各族人士座谈《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 本刊记者柴克俭l·3实行计划生育促进民族繁荣彭佩云1·8积极发展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布赫1·10国务院发出进一步实施自治法的通知本刊记者2·3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文精4·8在民族文化史册上陈昌本6·10我国的民族识别 —杨候弟答记者问杨瑞雪李云昌6·13沙特朝觑纪实哈宝信6·20有奖募捐扫描—来自怀柔的报告许桂林6·22国门全方位打开 —我国内陆边疆对外开放扫描汪金福7·3峨边,走出差距拉大的泥沼刘增林7·5寻访神秘红土地黎曦7·8从民俗学看回回民族的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