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要寻求电视民生新闻的最佳社会结合点,就应当在定位上,确立民生新闻依靠品牌生存的理念;在选题上,认真策划,确立在党和政府与老百姓之间寻找共振点的思路;在栏目设置上,强化调查性、评论性的深报道,使栏目丰富多彩;在采编制作上,要围绕“三满意”和“三贴近”下功夫;在队伍建设上,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新闻素养。  相似文献   

2.
满足群众的知情权是信息社会的最大需求。用关注"民生"的方式来体现对"国计"的关注和参与,已成为许多地方新闻煤介的自觉选择。"以人为本"是全面解读民生新闻的逻辑起点,"三贴近"方针赋予民生新闻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新闻写作是现实生活中最普遍被人关注的一种写作。新闻写作要有价值 ,体现价值的关键在于把握人文视角。人文视角 ,也就是以人为本 ;其价值的解读是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当今社会 ,人文视角是衡量新闻写作价值的尺度。合格的新闻写作者及媒体 ,必须身体力行 ,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4.
经济新闻报道不仅涉及报道什么,还存在一个报道视角的选择问题.不同的报道视角,所产生的报道效果不同.目前经济新闻报道的明显缺陷就是报道视角单一.要想使经济新闻报道真正"活"起来,建构经济新闻报道的多元视角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从政治视角、经济学视角、人文视角、社会视角以及受众需求视角等多角度进行报道,对于改进经济新闻报道的效果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所蕴含和折射出的新闻理念值得研究。主要包括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平民化的创作理念、服务民生的工具理念、重在建设的批评理念和区域文化的认同理念。其中,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是民生新闻的精神内核,是支撑民生新闻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的发展需要处理好与“三贴近”原则的结合“度”问题,以便在发挥新闻传媒喉舌作用的同时能够积极介入现时代的社会生活,成为真正的民生话语类型。民生新闻的这一诉求也就意味着要在新闻素材、报道方式、舆论监督等方面保持与社会生活的有效对接,谋求自身的现实有效性,进而成为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7.
新闻传播绩效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新闻传播绩效评估的现有方式进行总结、归纳、评析的基础上,借鉴公共管理中的绩效评估理论,在新闻工作"三贴近"的总体目标下,构筑了新闻传播新的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市党报发展的形势,论述了地市党报必须走民生新闻之路的时代要求,并认为以民生新闻为报道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是地市党报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地市党报如何走民生新闻之路:(1)拓宽视野,增强民生新闻报道理念;(2)以"三贴近"为原则,把握平民视角;(3)锤炼队伍,提高地市党报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三贴近”是党中央对加强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新闻宣传工作“三贴近”,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报道群众身边事。各报纸传媒贯彻落实“三贴近”,最显眼的是增加了新闻评论,使报纸评论形式多样化,因此,报纸新闻写作必须创新,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真品、精品。  相似文献   

10.
对电视民生新闻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民生新闻是本世纪出现的电视新闻新新现象,具有亲民性、现场性、互动性的优势,但也存在同质化、庸俗化、肤浅化的问题。公共新闻可能是民生新闻发展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的理论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生新闻"是对<南京零距离>、<法治现场>等电视栏目最早尝试实践并产生全国性影响的新闻类型的概括,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含义和鲜明时代特色的电视新闻概念.民本主义取向是它最基本的品格,关注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中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是它的主要职志.这也就要求民生新闻在以后的实践中要尽量避免流于题材琐碎化、视野狭窄化、叙事道德化等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三民主义中之民生主义既有对中国近代先进经济思想的继承,也吸收了西方近代经济思想,民生主义是融合东西方近代经济思想而形成的中国近代最先进的经济纲领。  相似文献   

13.
电视民生新闻以其独特的民众视角、民本取向、民生内容和短小快捷的特点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受众。这一传播方式引发的传播热潮仍在继续。它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远离传统新闻的“宏大叙事”,并体现出新写实主义风格,形成了电视民生新闻的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生新闻随着中国媒体人文精神的复苏而兴起。进行人文关怀是民生新闻的功能定位和社会责任,也是受众的期望需求。内容琐碎、题材狭窄、报道肤浅、主体偏斜是目前民生新闻的主要问题。应把握"人文关怀"的核心,从生活关怀、理性关怀、生命关怀、开拓报道领域、进行舆论监督等方面加强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由于报道量、报道方式、编排形式等因素所导致的电视民生新闻中负面报道失当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往往会误导受众和新闻报料人,产生负面报道通胀效应并破坏收视情绪。媒介从业人员应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负面报道产生正面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6.
《新闻日日睇》是广州电视台著名的民生新闻栏目。它在品牌塑造上的主要手段是准确定位和题材本土化、语言方言化、立场平民化,大打亲民牌;叉注重通过跨媒体和其他社会活动对节目进行有效推广,使节目在短期内成为品牌。由于同类节目的竞争加剧,及该节目自身题材的局限、过于追求本土化和平民化等因素,该节目品牌出现了进入衰退期的迹象。要保持民生新闻节目的生命力,需要提升其格调,妥善处理媒体在政府和市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十七大报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目标与着力点,主要包括坚持一个"根本利益"、确立两个"人人享有"、强调三大"政策取向"、着力解决"四大问题"、努力"实现五有"。  相似文献   

18.
民生决定民心。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着社会的进步和政权的兴亡。只有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才能赢得民心、赢得政权,历史上许多政权的得失都证实了这个规律。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并进一步改善民生,它是关乎政权能否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