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夜读随笔     
我多年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夜里睡觉前,都读几页书。没有计划,也不深钻,正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因深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凡有所得,便做“札记”,这就是此篇短文的由来。  相似文献   

2.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是辛弃疾《菩萨蛮》中的两句话。多年来国内注本对此仅作了字面上的翻译工作。如一九七九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的《辛弃疾词选》第三十一页注⑤:“青山遮不住东流的江水,它毕竟会冲破重重山峰的阻碍,奔腾向前。”又,一九六二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胡云翼选注的《宋词选》第二百六个三页注[四]:“青山遮不住两句——是说青山虽然能遮断人们瞻望长安的视线,却遮不住赣江  相似文献   

3.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这是晚唐诗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中的开头两句。但一本作“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两种不同版本共同流传。千百年来学者莫衷一是。然度之常理,当以一本为是。另本恐后人传抄之误。因杜牧决不会在同一首诗中,既写成“草木凋”,又写成“草未凋”。今人尽管拿不出什么根据来证何者为是,但综观全文,我以为还是“秋尽江南草未凋”为是。拙见如下:  相似文献   

4.
三、“謇傲”两面观唐代诗人众多,但个性分明见于史书的不多。杜审言却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杜甫的某些性格也来自祖父的遗传。我们且看史书的记载:  相似文献   

5.
·健步·款步走八方,岁月悠悠量,千里始足下,越走路越长。 ·浇花·甘霖沐花艳,锦绣巧织编,妆点好日子,四季春盎然。 .习画·彩笔蘸情浓,风,上,灿然夕阳红。·练琴·运指弦上舞,行弓如云舒,心声传曲韵,豪情飞音符。老年乐(四题)@敖明~~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世界统一性问题我们的一些哲学教科书,在谈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时,只讲物质本身(自然界和社会)的统一性,而不讲物质和意识的统一性,这就把世界统一性问题的基本点、主要点忽略了。因为世界统一性问题谈世界上多种多样现象的统一性(多样性统一),实质上归结为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因为世界上的多种多样现象可归结为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是否承认二者的统一性,区分为二元论和一元论,主张二者统一于什么(物质或精神),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谈物质本身的统一性,而不谈物质和  相似文献   

7.
杜审言是诗圣杜甫的祖父,也是初唐著名的诗人。关于他的生平行状,近十年来,傅璇琮、徐定祥、张清华诸君已先后著文,作了许多精到既考索与论述,读之大快,芬益良多。但仍有一些重要关节,或阙而未考,或语焉未详。现试作一点补充,偶亦与前作有商兑之处,非图标新立异,实属不得不尔。请海内方家正之。  相似文献   

8.
支点(随笔)     
生活,需要支点。 生活很脆弱,但是,有了支点,生命就会强劲起来;生命极易萎缩,但是,有了支点,生命就会挺拔和旺盛起来。 支点提供给生命的,不只是一种依托,一种凭借,一种支撑,支点赐给生命的,是永远的信心,永远的充实,永远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夕照(随笔)     
近来,我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不得不住进医院疗养。医院的正前方有一条500米宽的大河,我每天打完点滴,总要伏在病房楼的栏杆上观望,看河水潮涨潮落,看海鸥盘旋戏水,看渔船张帆逐浪,看渡轮往返运行。近些日子的傍晚,我发现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大河的渡口,执著地翘首观天,那神态俨然像是一尊塑像。直至夕阳落山,夜幕降临,老人才默默离去。这一奇特的“景观”持续了一个夏季。这天傍晚,我实在按捺不住好奇的欲望,来到渡口,走到老人身边。“大爷,您天天来这儿,看什么呢?老人转身打量了我一眼,他大概从我的…  相似文献   

10.
风景(随笔)     
新村的花园里,除了雨天,总能看到一对老年夫妇在打羽毛球。银球飘飞难得超过两个来回,但他们乐此不疲,兴趣盎然。那种悠然,那份愉快,成了花园里的一道风景。小小的羽毛球很轻很轻,他们却击得并不轻松,每次的拍击都是那样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在拣球,每次弯腰都显得困难重重,却总是喜笑颜开快乐无比,仿佛每次拍击都是一次激情满怀的奉献,每次拣拾都有一份人间真爱的收获。他们活得很轻松,有阳光在身上流淌,有恩爱在侧畔伴随,冷嘲热讽,只是一阵轻风,吹拂着他们花白的头发,微汗的脸庞。他们日趋衰老,却依然…  相似文献   

11.
有许多道貌岸然的事情就怕一笑。别看它严肃正经巍峨耸立,其实是虚张声势外强中干。你看着它,叉腰而立,上下打量一番,心里便有幽默感不期而至;于是扑哧一笑,那庞然大物便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12.
人有时会找不到自己,你信不?信不信由你,我是犯过这个毛病。刚丢下榔头錾子,走出机器轰鸣的厂房,闲在家里无事可做,坐站不是。本来是自己的家,却觉得有点生疏,很不适应,憋闷得难受,心里也烦,看啥都不顺眼,喝茶茶不香,吃饭没食欲,还老想发火。妻子见我闷闷不乐,建议玩玩麻将、扑克,或者去下棋。可我素来对打牌、玩扑克没有兴趣。下棋倒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消遣,可惜我不懂此道,只好坐在家里厮守着妻子,她看我,我看她,都老眉疙皱眼的了,有啥看的,有啥说的。早已过了那谈不完的情,说不完的爱的时候了,只能没滋没味地干坐着。还是妻子好,怕把我憋出…  相似文献   

13.
我准备自己到广东湛江探望年过七旬的姑公和姑婆。对于我来说,这是人生中第一次的独立考验,从北流到湛江是要坐火车的。  相似文献   

14.
一、付出与获得我们付出,我们收获。付出与收获,可能就是人生的主题和全部的快乐。只想收获,不愿付出,当然是无耻之举或是痴人说梦;付出只是为了等价的物质收获,还未曾超越物欲或私利,难脱尘俗羁绊、诱惑;"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才真正打破了名利两关,达到忘我的至高境界,"圣心备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农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  相似文献   

15.
象山佚诗近在金溪田《邓氏家谱·总录》中发现陆九渊一诗,未见他处收录,现转载于下,诗云:题云林宗相诗象山陆九渊绣谷青幽竹树深,寝堂高构奠山阴。文章继述千年道,礼乐开明万古心。窈窕丹青争绚鳗,英雄冠盖选登临。共乘骆马乌台使,此日分题试短吟。金溪云林是象山继母邓氏的娘家。《邓氏家谱》载:云林五世祖邓希道之女出嫁于青田陆贺。陆贺即象山之父。《陆子年谱》载:先生3岁时母亲饶氏孺人去世,39岁时继母大孺人邓氏去世。可见陆贺原配饶氏为象山生母,但早逝,故陆贺续娶了邓氏。年谱载陆贺逝于象山24岁时,算来邓氏寡居15年…  相似文献   

16.
日前,与一在外地谋生的朋友聊天,得知了一件朴实感人的小事。异乡热闹的街道,车流不息,行人熙攘。只见在过街天桥上,一位男青年背着一位女子,面容灿烂地稳步登着台阶,引得不少人驻足观望:那位女子大概是一位残疾人吧?待到这对男女走过天桥,在路边的石凳上小憩时,男青年又买来了两只蛋糕,女子才笑呵呵地告诉好奇的行人:原来他们是一对外地来打工的夫妇。今天是女子的25岁生日,因为初来乍到,手头尚不宽裕,于是男青年采用了故乡的结婚习俗,背驮着他心爱的人儿走过天桥,来庆贺她25岁的生日。男青年还认真许愿:再过20年,如果有了钱,一定陪妻子乘…  相似文献   

17.
我6岁的时候,教书的母亲独自一人带着我守在一个山村小学里。说起来或许不相信,幼年的我最想吃的就是鸡蛋。生活艰苦的年代,我脑子里根本没有鸡啦、鱼啦、肉啦什么的概念。即使是过年,也不过是在爷爷那里吃上一顿一勺子猪油拌一盆萝卜馅的水饺。年后,爷爷过年留下的猪油给我装在一个小瓶里,我随母亲带到了山村小学,想解馋了,就用筷子挑出一点放在碗里,捏上一点盐,再掐上一点葱叶,开水一冲泡上碎煎饼吃。盯着碗面上仅有的几朵油花朝我笑,真舍不得把那油花喝到嘴里。让我最解馋的一次,是我浑身出满了水痘子那次。还没领到工资的母亲没钱买狗肉…  相似文献   

18.
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向往年轻,拒绝衰老。 一位老朋友曾谈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乘车去郑州,车上人很多,拥挤不堪,他也感到郁闷而困倦。就在准备入睡时,他发现身后站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几乎没有思量,他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老人。我的这位朋友已经五十多岁  相似文献   

19.
回校领小学毕业证书,我既高兴又有一种莫名的忧伤。学校一点也没变,还是原来那么美丽。挨了-个月的假期,再看见同学,有种怀念的感觉。我怀念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和同学们蹦蹦跳跳的日子;怀念毕业前,大家同甘共苦,紧张复习的那段日子。现在毕业了,觉得时间过得快了,一眨眼,六年的时间匆匆而过。见了老师,甚至有点想哭泣  相似文献   

20.
我有一批极好的穷朋友。我也十分渴望早日致富,但穷朋友,我从不拒绝。我是贫苦农民的后代,我知道富的诱人,也体味穷的纯真。 其中一个穷朋友,是我的忘年交,50多岁了,做过大老板,曾阔过,后来在生意场跌了一大跤,至今已穷了近6年,就在这期间,我认识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